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初,四人小组在钱学森先生直接指导下为发展我国人造卫星进行早期准备工作。文章详细介绍了四人小组在钱学森先生指导下搜集学习国外有关卫星和空间技术的资料,编制《1964-1973年中国空间技术发展规划》(草案),为大学生讲授星际航行概论课,以及担任星际航行座谈会秘书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空间技术实验是空间技术发展的需要,是空间技术发展的先驱和阶梯。本文以美国、苏联、印度、巴西为例说明空间技术实验在过去和未来对空间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文中研究了90年代世界空间技术实验的发展趋势和具体项目,探讨了我国空间技术实验的现状。  相似文献   

3.
空间技术又称航天技术或宇航技术。这项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获得蓬勃发展的一项现代高技术,也是对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科学研究、国家声誉和人民生活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的一项技术。现在,全世界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或参与空间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各类卫星。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早已认识到空间技术的重要性,在1958年就开始了人造卫星方面的工作,并从1965年起开展人  相似文献   

4.
中国空间技术成就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成就,突出了我国实现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三大里程碑的跨越以及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最后展望了我国空间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会议召开本刊讯由中国国家航天局栾恩杰副局偿为首的中国代表团一行24人,出席了4月22~26日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召开的第二届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会议。这是继1992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研...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2,(6):690-690
据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京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的消息,2020年前后,我国将建成和运营载人空间站,作为空间科学和新技术研究试验的重要基地。载人空间站工程包括航天员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空间站系统、运载火箭系统、载人飞船系统、  相似文献   

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专业组于5月14~17日召开了2006年度学术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总装与环境工程部、以及东方红卫星公司等5个单位,与会代表共50人。大会首先由总装与环境工程部技术委员会主任向树红致开幕词,他指出:“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空间技术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是促进空间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领域,航天器环境工程技术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历史所赋予的使命,不断开拓环境工程与可靠…  相似文献   

8.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1,32(1):2-F0002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空间技术专家。我国空间技术的开创者之一,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主要从事空间技术的研究开发和航天型号的研制工作。曾主持我国第一枚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取样火箭的研制工作,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的成功发射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空间技术的主要特点,并从军事、经济、科学和政治角度阐述了空间技术在大国的重要地位,展望了未来世界空间活动的主要趋势,以及国际航天关系。  相似文献   

10.
《航天器工程》2011,(3):137-137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面向国家空间技术领域,尤其是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大力推进与高校合作,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积极开拓空间技术应用新领域,推动国家空间技术及其应用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为加快促进前沿科学和新兴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研究,加强未来空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营造空间技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国宇航学会将于每两年举办一次空间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并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12.
空间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空间资源的概念和空间技术作为高技术的突出特点;概括了近40年来国际航天活动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空间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进一步发展空间技术将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更加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武宣 《卫星应用》2012,(5):37-42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68年2月20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主要的空间技术及其产品研制基地,是中国空间事业最具实力的骨干力量。主要从事空间技术开发、航天器研制、空间领域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航天技术应用等业务。还参与制定国家空间技术发展规划,研究有关探索、开发、利用外层空间的技术途径,承接用户需求的各类航天器和地面应用设备的研制业  相似文献   

14.
亚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亚太地区各国必然要大力发展应用卫星及卫星应用等空间技术。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人口因素 市场是购买者的需求之和。因此,人的多少,素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空间技术市场的需求、规模和潜在的容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亚太地区有其明确的特点:人口众多,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7.2%;70%以上为农业人口,素质较低,印度等国的文盲率曾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意大利进行空间技术研究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济师张新侠和意大利驻华大使奎罗尼在研讨会上中国与意大利自1992年签署空间技术合作协议以来的第一次空间技术研讨会于4月15、16两日在北京举行。航天工业总公司与阿列尼亚公司的专家、技术人员就通信卫星与卫星通...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汇集了法国空间研究的现时情况和一些远景研究项目,重点是空间技术在国防建设上的应用。报告共三部分:第一部分空间技术在国防上的应用;第二部分法国的空间科研和国防建设;第三部分与空间技术相关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为加快促进前沿科学和新兴技术在空间领域应用的研究,加强末来空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交流、创新思维的碰撞,进一步营造空间技术创新研究的氛围,中国宇航学会将于每两年举办一次空间技术未来发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并由中国科技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空间法学会成立以开展国际空间法和其他与发展空间技术有关的国际法、国内法的研究,宣传我国的空间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我国空间技术的发展,推动外空领域国际合作为宗旨的中国空间法学会,于去年12月25日在北京宣告成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在外层空间领域...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空间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空间技术也经二次开发而应用于我们称之为“民用工程”的工业、农业、地质、医学等各个方面。由此,产生了许多新的产品和高级技术,它们都大大有利于中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把电子技术、测量技术、控制技术、温控技术、真空技术等从空间事业向民用工程的转化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二次开发。本文重点介绍该院空间技术二次开发所获得的某些成果。  相似文献   

20.
空间技术是我国取得重大成就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在21世纪初将有更大发展。为了总结和交流我国空间技术成就,展望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工程院特举办了题为《中国空间技术的成就与展望》的专题论坛。论坛于2001年2月6日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具体承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