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彩丽 《航天》2009,(7):53-53
6月4日下午.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京办事处与北京潞河中学联合举办的“儿童画宇宙”绘画展在潞河中学开幕。  相似文献   

2.
新年伊始,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接受俄《航天新闻》杂志专访,全面回顾了2010年俄罗斯民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果,并简要介绍了2011年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胡杨 《航天》2011,(7):1-1
人类首次载人航天飞行50年纪念日已渐行渐远,但有关纪念活动却仍始终未曾间断。仅仅是在我们身边,在俄罗斯驻华使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华代表处等机构的促成下,便相继有多名俄罗斯现役及退役航天员出现,进行友好交流活动:——3月下旬,为期一周的“中俄航天集邮文化周”上,出现了俄罗斯航天员帕达尔卡的身影。  相似文献   

4.
张彩丽 《航天》2011,(8):55-55
为了纪念人类首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50年,5月31日,由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俄罗斯航天署驻京办事处与潞河中学联合举办的宇航知识竞赛暨"儿童画宇宙"绘画比赛颁奖仪式在潞河中学举行。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政府新闻处2011年4月29日表示,现年53岁、刚刚被解除国防部第一副部长职务的弗拉基米尔·波波夫金被任命为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长,取代担任这个职务7年之久的65岁的阿纳托利·佩尔米诺夫。近年来关于佩尔米诺夫即将离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传闻不断,且在2010年底损失了三颗“格罗纳斯·M”卫星后招致俄罗斯副总理谢尔盖·伊万诺夫的严厉批评。  相似文献   

6.
周武 《航天》2011,(4):12-13
"亲爱的黄幸安,在我看来,你的问题最有意思……"3月3日下午,这封发自国际空间站第27宇航组的"天外来信",由俄罗斯联邦航天局驻华首席代表罗金博士送到了嘉兴阳光小学五年级  相似文献   

7.
辛田 《航天员》2014,(2):22-24
态度明确的俄、日、加俄罗斯和美国是国际空间站项目两大主导国,负责建造国际空间站基础设施,在获悉这一消息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主管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立即公开表示,国际空间站能够安全运行至2028年,在这之前完全没有必要退役。他同时透露,俄罗斯正在制定2015-2026年航天计划,制定过程中将考虑把再次延寿的国际空间站融入其中。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0,(5):54-57
为普及载人航天知识、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传播载人航天文化,"航天员进校园"活动再次拉开帷幕。2010年9月20日至22日,《航天员》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孙锦云教授和航天员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一行走进墨子故里——山东滕州与大、中、小学生亲密接触,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9.
《航天》2010,(6):58-58
北京一六一中培训中心成立于1997年,并从1999年起开始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活动。学生们在这里学习航天基础知识,制作、发射模型火箭,参加航天科普活动,撰写航天科技小论文……十多年来,有数千人参加了培训,其中10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三级证书,4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二级证书。  相似文献   

10.
王爱华 《航天员》2010,(1):33-37
在如今世界各航天大国航天员选拔已经习以为常,女航天员的出现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记得,曾经还有过一批开拓了女性航天选拔纪元的航天人。虽然她们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但他们的精神和为理想所付出的努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钦佩。  相似文献   

11.
周武 《航天》2011,(5):14-16
4月12日是人类首次进入太空50周年的纪念日。4月8日~13日,应俄罗斯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的邀请,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和本刊主编周武赴俄参加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感受了俄罗斯人民对加加林的深切缅怀之情,以及俄罗斯官方决心续写航天大国的雄心。  相似文献   

12.
日前,俄罗斯联邦航天局载人航天部门负责人阿列克谢·克拉斯诺夫接受了俄"红星"报记者的采访,采访内容如下:记者(以下简称记):阿列克谢·鲍里索维奇,目前在编的航天员人数是多少?什么时候进行新一轮选拔?  相似文献   

13.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使中国航天向着载人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作为载人航天工程的参与者,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11所研制的泵阀系列产品在神舟飞船热控和环控生保系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载人飞船提供了良好的温度环境,为中国航天员营造了一个温暖如春的天上居住环境。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飞船在太空中飞行,最关键的就是航天员的安危和整个飞行过程的成败,这要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来提供。  相似文献   

14.
单文杰 《航天》2012,(3):30-30
2012年1月13日,由中国宇航学会、北京宇航学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究发展中心共同主办的"航天创意杯"新概念飞行器创新大赛决赛在北京举行。通过初赛的7所高校的13支队伍参加了角逐。决赛分为作品展示及评委问答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15.
钱航 《航天员》2013,(2):66-68
当中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进入太空第一次俯视地球时,她被这“比仙境还美”的地球家园深深吸引。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种太空赏地景的“殊荣”只属于遨游太空的航天员。然而,随着航天科技的发展,连中学生们都能够一睹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芳容”,这要归功于EarthKAM计划。EarthKAM计划是NASA发起的一项太空教育项目,旨在借助国际空间站资源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探索地球知识。该项目仍在继续,我们也一起来参与吧!  相似文献   

16.
4月8日-13日,应俄罗斯方面邀请,中国宇航学会代表团赴俄参加了纪念加加林首次上太空50周年国际科学实践会议,会议期间,代表团与俄罗斯宇航界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与国际宇航联合会和国际宇航科学院负责人进行了会晤,并与出席会议的各国航天员进行了广泛接触。出访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宇航学会和齐奥尔科夫斯基宇航科学院的合作关系,表达了中国航天愿意开展平等互惠国际合作的意愿。  相似文献   

17.
伊丽莎 《航天员》2014,(5):54-55
众所周知,俄罗斯曾飞上太空的女航天员只有捷列什科娃(1963)、萨维茨卡娅(1984)年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女性)和上世纪90年代唯一进入太空的俄女性孔达科娃。今年9月。俄罗斯航天史上第四位女航天员叶莲娜·谢罗娃(Elena Selova)作为国际空间站第41/42长期考察组成员进入太空。这也是空间站建成以来进入的第一位俄女性航天员,另外,自去年纪念女性飞天50周年之后这也是世界载人航天首次有女航天员进入太空,因此此举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8.
刘斐 《中国航天》2010,(10):25-26
记者:集团公司是如何调动各系统协同,以保障嫦娥二号发射任务的圆满完成的?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11,(6):60-61
为激发全国广大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提高全国青少年对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的了解,中国科协、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将举办寻梦“天宫”——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技知识竞赛活动。本活动是“开启天宫的梦想”——全国青少年载人航天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宇航学会承办。此次知识竞赛采取书面答题和网络答题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举世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预定轨道,在太空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交会对接的那一刻。在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付出心血和汗水的研制队伍中,有一个"特别"的群体——研制天宫一号年轻的总体设计博士团队。这个团队诞生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部载人航天器总体研究室,19名博士都是"70后"和"80后",其中6人是近两三年与天宫一号结缘的。走近这个博士团队,能够感受到他们充满多彩梦幻和追求现实的内心世界。受航天精神传承的航天年轻一代,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为载人航天工程奉献着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