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俄卫星相撞的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上午11时55分。美国“铱”33通信卫星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军事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发生相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卫星相撞事故。相撞事件发生在距离地面800千米的空间,产生了数以千计的空间碎片。本次卫星相撞事件引起了一系列国际空间法问题.特别是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在联合国框架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第一,空间碎片减缓国际法律制度亟待发展;第二,现行的国际责任制度亟待完善;第三,空间国际合作范围和深度亟待拓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2009,(3):35-35
分属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卫星于美国东部时间2月10日11时55分(北京时间11日0时55分)在西伯利亚上空约790公里处相撞,所产生的碎片云有可能威胁到在轨航天器的安全。撞击事件是由美国国防部的“空间监视网”观测到的。“空间监视网”随后开始对两团碎片云进行跟踪。  相似文献   

3.
艾薇 《航天员》2009,(2):32-33
不是新问题 就在美、俄卫星相撞事故发生后的3月底至4月初,欧空局主办了第5届欧洲太空碎片会议,这个4年一届的大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太空垃圾”专题会议,吸引了来自全球太空机构、政府、私营企业、和学术界的330多名国际专家。在为期4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分享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领域涉及太空碎片测量、环境建模、风险控制、缓解措施和太空政策。  相似文献   

4.
山珍 《航天员》2009,(2):28-31
当我们像放风筝一样,将一个又一个航天器送上太空的同时,应该冷静而理智地考量一下其相应轨道的承受能力及其相应区域内的交通状况,以免更频繁地发生航天器相撞事故。美国空军太空分析中心的首席主任凯勒舍在美、俄卫星相撞后忧虑地说:“50多年来才发生卫星相撞事故,并不意味着下次卫星相撞事件也需要50年。”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9,18(2):19-19
自从美国和俄罗斯卫星太空相撞后,欧洲航天局2009年2月16日宣布,他们已经决定采取行动,建立自己的太空监控网络,对太空垃圾进行严密监督。目前的太空监控网络是由美国创建的,主要监视绕地轨道上的1.7万个太空碎片。欧洲航天局在此次撞星事件后,向NASA索取了相关材料,并开始完善自己的监控网络——“空间状况感知”系统。该项目已于上月启动。启动阶段的耗资为6400万美元,2011年完成。据欧洲航天局专家介绍,项目最早可望在2017年或2018年完成。除了太空垃圾,他们还打算通过这一系统监视对卫星有致命伤害的太阳耀斑、近地小行星等目标。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2,21(3):34-34
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3月19日消息,俄罗斯表示将投资210万美元创建一个自动预警系统,防止飞船、卫星与轨道碎片相撞。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称,当飞船、卫星与其废弃物距离太近,或当某一物体失控再人大气层时,这套系统将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状态发出预警;这个基于望远镜的系统能够监视30个航天器,可在发生危险情况前30小时发出预警。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天》2009,(3):45-46
铱卫星公司首席执行官马特2月26日说,该公司认为在其一颗卫星与俄罗斯一颗退役卫星发生碰撞后,“铱”卫星轨道上的碰撞风险只是略有增加,所以该公司的第二代低轨卫星星座预计还将采用与现役卫星相同的轨道。“铱”33卫星同“宇宙”2251卫星在790公里高的轨道上相撞造成了几百块碎片,使那条轨道上的危险性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西伯利亚上空发生了卫星与空间碎片相撞的事故,发生相撞的卫星分别是美国的"铱"33通信卫星和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卫星。损害的发生正是相关国家缺乏完善的空间碎片减缓机制的体现,而损害的悬而未决,则归因于具有国际法拘束力的空间碎片减缓国际机制的缺失。可见,构建一个系统的空间碎片减缓国家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喻京川 《航天》2010,(9):63-63
“嫦娥一号”卫星 这两幅作品是描绘2007年我国“嫦娥一号”卫星掠过月球背面时的情景。银河灿烂.星光耀眼,这瞬间的美景令人神往。今年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又要启程了,祝愿她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相似文献   

10.
法一卫星与碎片相撞法国一军事卫星7月底与一颗已在空间停留了10年的空间碎片发生碰撞。这颗称为樱桃、重50公斤的卫星是由萨里大学和阿尔卡特空间公司研制的。去年7月阿里安火箭发射太阳神侦察卫星时被带入太空,用于研究可用于未来信号情报窃听卫星研制工作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思潮 《航天》2009,(3):8-9
今年2月11日美俄卫星相撞之后,国内外航天专家已将主要精力放在搜索和跟踪碰撞所产生的碎片云上,以评估这些碎片对在轨飞行卫星和空间站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安慧 《航天》2009,(3):6-6
2月10日,美国铱卫星公司的“铱33”通信卫星与俄罗斯已报废的“宇宙2251”军用通信卫星,在离地面790千米的太空中相撞,被称为有史以来首次完整的在轨卫星相撞事故。这一撞,撞出诸多疑问。最大的疑问就是,难道这真的是美国军方声称的“意外”相撞?  相似文献   

13.
在由俄罗斯国防部空间分部、俄罗斯空间研究院(IKI)和新组建的俄罗斯航天局在莫斯科举办的一次有关空间碎片的国际性会议上,俄罗斯首次承认其地平线电视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发生爆炸,并公开了爆炸的照片。爆炸的碎片将使在这一轨道上运行的一系列国际卫星面临碰撞的危险。到目前为止,在这一轨道上是否还有其它卫星爆炸过尚不清楚。 爆炸事件发生于1978年6月23日,引起爆炸的原因是卫星上镍氢电池爆炸。 在这次国际会议上,俄罗斯的官员们透露,前苏联的两颗低轨道卫星也租可能是因电池爆炸而被毁的。他们还透露,1981年,宇宙1275导航卫星被毁几乎可以肯定是由于与空间碎片相撞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许彤 《中国航天》2005,(4):45-45
3月初,我国唯一专门针对“太空垃圾”的观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研究中心在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成立。它将为我国在太空领域建起安全预警系统。空间碎片也称作“太空垃圾”,指的是人类空间活动废弃物,大到废弃卫星和各类航天器的金属部件,小到固体发动机点火  相似文献   

15.
欧空局最近呼吁采取措施阻止太空碎片的增加。它警告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7年寿命期内遭受碎片重创的概率为125。太空中现有大于10厘米直径的碎片8000个,大于12厘米的有15万个,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则可能数以百万计。12厘米直径的高速碎片会把卫星撞毁,而10厘?..  相似文献   

16.
士元 《中国航天》2004,(2):14-16
2003年12月28日,我国“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第一颗卫星——探测1号卫星(又叫“赤道卫星”)发射升空。双星计划的第二颗卫星——探测2号(又叫“极轨卫星”)也将于2004年发射,并将成为我国首次飞越两极高空的空间探测卫星。这两颗  相似文献   

17.
欧空局最近呼吁采取措施阻止太空碎片的增加。它警告说,哈勃太空望远镜在17年寿命期内遭受碎片重创的概率为1/25。太空中现有大于10厘米直径的碎片8000个,大于1.2厘米的有15万个,漆片和固体推进剂尘粒等微小颗粒则可能数以百万计。1.2厘米直径的高速碎片会把卫星撞毁,而10厘米的碎片则可能让航天飞机毁于一旦。过去一年里,发现号航天飞机曾为防止遭到用过的火箭级  相似文献   

18.
美俄卫星碰撞事件验证及其对我国卫星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北京时间2009年2月11日0时55分,美国铱星-33和俄罗斯宇宙-2251两颗卫星在太空相撞,在所在的高度产生了大量新增空间碎片,使得空间碎片环境更加严峻,低轨航天器运行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的风险大幅增加。文章通过碰撞前后轨道数据分析,确认并验证了此次碰撞事件;利用事前轨道数据进行碰撞预警分析,得出碰撞的相关的参数;通过分析此次事件产生的新增碎片的轨道数据,进一步验证确认碰撞事件;从空间碎片密度和通量角度分析其时当前空间碎片环境产生的影响;通过新增碎片寿命计算分析其对空间碎片环境的长期的影响;从碰撞概率出发分析对航天器运行安全的威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低轨卫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空间碎片碰撞风险,需要进行在轨空间碎片碰撞预警,以确保我国卫星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9.
正硅谷空间测绘创企低轨实验室公司(LeoLabs) 2020年5月13日新推出了一项服务,以帮助商业和政府卫星运营者避免同低地轨道上的碎片和其他卫星相撞。该公司运行着3部地基相控阵雷达,用来跟踪低轨卫星和碎片。借助雷达数据,该公司打造了一套云服务,称为"低轨实验室避撞",用以提醒客户注意交会事件,并帮助其评估  相似文献   

20.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2):26-29
H-2A发射“向日葵”8卫星 10月7日,日本H-2A-202型运载火箭在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了日本气象厅的“向日葵”8静地气象卫星。“向日葵”8和9是2009年从三菱电机公司订购的,拟用于接替“多功能运输星”(MTSAT)1R(“向日葵”6)和M T S AT-2(“向日葵”7)。它们均采用D S-2000平台建造,发射质量约3500千克,载有“先进向日葵成像仪”、“空间环境数据获取监测仪”和“数据采集分系统”,拟部署在东经140度轨位,设计寿命15年以上。AHI成像仪由美埃克塞勒斯公司提供,将同美“静地业务环境卫星”R系列的“先进基线成像仪”兼容,能增强短时预报、数值预报和环境监测能力。同MTSAT系列卫星还用于提供空管通信与位置信息不同,“向日葵”8和9将是气象专用卫星。“向日葵”9定于2016年发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