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欧洲和日本都在研制或酝酿研制未来的航天飞机(或航空航天飞机),包括霍托尔、使神号、森格尔、HOPE和美国的国家航空航天飞机。本文概括地介绍这些研制计划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航天》1999,(12):26-26,31
美国航天飞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系统。但这种航天运输系统自1981年首次飞行以来,实际上还未对基本设计进行过什么大的改进。今年7月28~30日,在美国航宇局艾姆斯研究中心举办了首次航天飞机发展会议。会上就美国航天飞机今后的发展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美国航宇局还介绍了有关航天飞机改进及其后续型号研制问题的打算。根据美国航宇局的规划,航天飞机的发展将采取三管齐下的方针,即在近期内对现役航天飞机进行多项重大改进,在2005年就是否招标研制第二代航天飞机做出决定,同时在2020年及更长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运输效率,日本提出了研制小型载人航天飞机方案。这种小型航天飞机,机身长度约14米,全部装备重量约11吨。它准备装备在大型火箭的头部,利用火箭发射入轨。机上最多装载4人,有效载荷500公斤左右(见图)。在轨道上使用轨道修正发动机,与其它人造卫星或空间站实现接近和对接,以便进行人员、物资的补给、回收或舱外活动。还可以作小规模的空间实验和观测。但这种小型航天飞机上不能配备  相似文献   

4.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根据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1977年制定的宇宙开发大纲中有关小型航天飞机的发展计划,已于1978年开始,由本团筑波宇宙中心的火箭技术研究室的伊藤哲一和柴藤羊二两人负责研制小型航天飞机。该机定名为“大和”号,全长14.2米,总重达10吨左右,其他技术数据见表1。  相似文献   

5.
日本未来载人舱JEM将停靠在美国空间站上,美国航天飞机和日本的H2火箭以及日本航天飞机HOPE每年需要向空间站运送10~15吨货物,并把5~10吨货物送回地面。H2火箭可把10吨有效载荷送往低轨道,6吨有效载荷送往极地轨道。日本目前正在研制小型航天飞机HOPE,它不仅可以作为运载工具,还可用于回收有效载荷,并将为研制日本未来单级航天飞机进行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6.
Peeb.  C  辛平 《上海航天》1989,(5):9-11
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之后,美国便竭力要为空军和民用用户提供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这些运载火箭包括“阿特拉斯”Ⅱ、“德尔它”Ⅱ、“大力神”Ⅳ,以及新研制的大推力先进运载火箭(ALV)和航天飞机C.与此同时,美国还正研制一种飞行轨迹全然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中发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7.
全面而详细地介绍欧空局“赫尔墨斯”小型航天飞机的性能及研制情况.可重复使用的“赫尔墨斯”是欧洲未来空间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借助“阿里安”5运载火箭垂直起飞达到预定轨道,返回时能像高超音速滑翔机一样水平降落在指定的跑道上.“赫尔墨斯”有载人和不载人两种飞行方式.法国宇航公司和达索-布雷盖公司推出了各自的“赫尔墨斯”方案.最后介绍“赫尔墨斯”最终方案的推进系统、防热系统、结构布局和电源系统等,以及该航天飞机的飞行计划.  相似文献   

8.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在研制“大和”小型航天飞机上,采用了一种碳/碳耐高温复合材料。该材料拟用在发动机喷管和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承受高温的壳体主翼底面等处。此种复合材料采用将碳纤维浸入碳粒子之中的方式,使烧蚀趋近于零,强度也相当  相似文献   

9.
裘王 《中国航天》1992,(10):30-31
1987年海牙欧洲部长会议决定研制阿里安5火箭和使神号航天飞机,以使欧洲人在本世纪末之有能搭乘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输工具进入太空,最终实现欧洲人的航天愿望。1991年11月,慕尼黑部氏会议再次确认了这项长期发展目标。由于面临财政困难,个别项目放慢了研制进度,但总的战略方针没有改变,航天运输工具目前仍处于优先发展地位。鉴于阿里安4火箭的发射能力已达顶峰,无法继续提高,同时考虑到未来卫星重量增加的趋势,何里安5火箭一方面将主要用于发射使神号航天飞机、哥伦布舱及其大型构件,另一方面还要接  相似文献   

10.
日本正在研制三种新型火箭以及先进卫星、空间平台和可在1990年投入使用的日本航天飞机,开始向美国和欧洲的航天领先地位挑战。日本还打算参与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在美国及国际性空间站、以及在飞到月球背而的不载人计划的试验设备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美国航天飞机为依据,介绍国外航天飞机各分系统的概貌、关键技术和改进方向,其中主要分析轨道器各分系统。 1.轨道器主推进系统国外各类航天飞机中,轨道器装有主推进系统的主要有美国的大型、小型航天飞机和西欧的小型航天飞机。美国大型航天飞机主推进系统包括主发  相似文献   

12.
尤里卡计划     
1992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欧洲的可回收卫星平台——尤里卡送入轨道。尤里卡是一独特的、可重复使用的空间设备,在今后的几年中,它将满足科学和应用两方面用户的要求。同时,它也是欧洲在航天领域走向独立的重要一步。 一、尤里卡计划概况 1978年,欧空局(ESA)在进行空间实验室后继研制计划时首次提出了独立研制欧洲的可回收  相似文献   

13.
《航天新闻》1992年1月6~12日报道: 1月8日新成立的欧洲使神号航天公司(Euro-Hermespace)将负责研制欧洲未来的使神号航天飞机。参加该公司的有:法国宇航公司和达索航空公司,德国宇航公司和意大利阿列尼亚公司。1月23日在法国图卢兹举行了公司成立仪式,从2月1日起这家新公司将成为欧空局研制三角机翼使神号航天飞机的主承包商。目前计划于2000年进行使神号的首次不载人在轨飞行,2004年进行有三人机组的首次实用飞行。  相似文献   

14.
孙广勃 《中国航天》1994,(11):28-28
一些公司敦促欧空局研制小型运载火箭欧洲30多家航天方面的公司最近建议欧洲空间局制定小型运载火箭研制规划并因此带动小卫星市场的繁荣。这些公司一致认为,欧洲如不研制自己的小运载火箭,将丧失空间应用领域的一次重要机遇。目前这些公司正在动员他们各自的政府为该...  相似文献   

15.
自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生事故以来,美国一直在积极地发展军用和民用一次性运载火箭。这些火箭有宇宙神2、德尔它2、大力神2、大力神4、新研制的大型运载火箭——先进发射系统以及Shuttle-C,此外,还研制了一种外形完全不同的小型运载火箭——飞马座空射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到九十年代,美国陆军将需要一种小型航天飞机,它比现在的航天飞机小,而且花钱少得多。这种单级小型航天飞机仅携带2.7~4.5吨重的有效载荷,在离开跑道起飞时就象一架普通飞机(返回时象航天飞机)。其发射费用应少于一百万美元。把一磅有效载荷送入轨道只需一百美元左右。  相似文献   

17.
日希望2022年前发射航天飞机或载人飞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宇 《中国航天》2012,(11):20-21
日本希望在2022年前用载人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送宇航员上天,并着眼于在更长远的未来发展点到点的亚轨道运输系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官员在10月份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行的第63届国际宇航联大会上介绍该局载人航天方案时说,这种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可乘坐3人,并可携带重达400公斤货物。其中的小型航天飞机可能类似于美国内华达山脉公司在研的“追梦者”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8.
1986年1月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遇难以后,西欧一些国家为了解决空间微重力实验的燃眉之急,增加欧洲空间站的应急救生能力以及发展西欧独立的载人航天,开始着手研制弹道式航天器——返回式卫星和载人飞船。文章简要介绍了西欧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几项弹道式航天器研制计划及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上,由私营企业投资研制运载火箭的情况并不多见。美国休斯敦航天服务公司正是这样的合资公司之一。该公司计划研制一种名叫佩尔什马(即航天工作马)的运载火箭,以便同美国的航天飞机、德尔它火箭,以及欧洲的阿里安火箭展开竞争。本文将对这种运载火箭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据外电报道,苏联的航天飞机研制工作已进入空中投放、进场、着陆试验阶段,美国国防部情报官员预料今冬明春即可首次发射出航。美苏航天飞机及其研制工作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一些不同。估计这是因为苏联在借鉴美国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某些改进。美国航天飞机于1972年正式开始研制,1983年首次发射航行,历时11年,约耗资200亿美元。苏联的航天飞机研制工作,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