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曾耀寰 《飞碟探索》2013,(11):62-63
天文望远镜可分为折射和反射望远镜,1609年,伽利略从荷兰听到望远镜的新技术,自行制造出折射望远镜。1668年,牛顿用凹面镜聚焦,设计出反射望远镜,解决透镜的色差问题。还有一种望远镜不用透镜和反射镜,也能搜寻宇宙天体,这个望远镜和爱因斯坦有关。爱因斯坦没有发明或制造望远镜,但根据广义相对论,我们利用时空的扭曲,可以达到望远镜的功能,观测几十亿光年远的天体。说穿了,爱因斯坦的望远镜是利用万有引力,观察非常遥远的星体,甚至可以“看到”没有电磁波的暗物质,堪称为引力望远镜。  相似文献   

3.
陈丹 《太空探索》2010,(1):62-64,F0003
为了缅怀施密特的伟大功绩,人们把施密特设计的这种折反射望远镜称为施密特望远镜(Schlnidttelescope),或者由于它专门用于天体摄影而称之为施密特照相机(Schmidtcamera)  相似文献   

4.
折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这个大家族中两个最基本的成员或类型之一,另一个当然是反射望远镜。美国空间望远镜研究所的一个公众科学教育网站把天文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和其成员或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比拟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树的主杆根基是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由此衍生出两个主支杆,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光学望远镜可以分为三类,即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前二者我们已经分别叙述过,现在讲解折反射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6.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7.
自17世纪中叶牛顿发明了反射望远镜,人们看到了反射望远镜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并且消除了色差等几大优点后,自然将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反射望远镜上了。在这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是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威廉·赫歇尔是天文学历史上一颗耀眼的巨星,他好像从来不知道疲倦,几乎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对反射望远镜的研制工作,亲手磨制的镜面竟  相似文献   

8.
张健 《飞碟探索》2001,(1):21-23
寻彗是天文爱好者们最有兴趣的事了,这里面有太大的挑战和诱惑。看着叫做自己名字的彗星在太空飞翔,这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啊。但可惜的是我国的天文爱好者们还没有发现自己的彗星,而像日本、美国的天文爱好者早就发现了几十颗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彗星,远远把我们甩在了后面。我想并不是我们中国的天文爱好者能力差,主要是我们的客观条件较差。国外的爱好者都是用大口径的反射镜或是大口径的双筒折射镜寻彗,并且大部分都是开车到野外去观测的。在这样的竞争条件下我国的爱好者当然是很难成功的,谁也不用指望用一架小口径望远镜在城市里…  相似文献   

9.
哈德利和肖特的反射望远镜 如上期所述,格里高里的反射望远镜设计是超前的,真正制作出第一块金属抛物面镜的人是一位英国的数学家约翰·哈德利(John Hadley,1682~1744).他设计了一套方法,用来检测镜面聚焦的精度:制作了一个照明装置,使得只有当镜面能够把光线会聚到一点时,整个镜面才能被均匀地照亮;如果检测发现镜面某部分的照明不均匀,就着重研磨那个区域.  相似文献   

10.
陈丹 《太空探索》2009,(11):62-64,F0003
现代大型反射望远镜一瞥 从1948年5米海尔望远镜诞生以后一直到1990年10米直径的凯克Ⅰ建成,全世界的著名天文台建造了一系列大型反射望远镜,虽然再没有一架性能超过海尔望远镜的,但是作为天体物理学的观测利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近年在这些设施上装备了现代的光学设备和自适应光学系统以后,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飞碟探索》2006,(4):56-56
在和太阳分开后。2005年4月14日的月亮优雅地照亮着初黑的夜空。在这张美丽的望远镜视野里,它纤细的月龄3眉月正和附近的昴宿星团(昴宿星团又称七姐妹星团)争辉。影像中。被阳光照亮的眉月曝光过度,而位于日夜交界处的陨石坑和山峰让日夜交界线呈现锯齿状的外貌。在阳光被地面反射后所形成的地球反照光的照耀下,位于黝黑夜面的月面结构也都清晰可辨。昴宿星团里的众多姐妹星出现在月亮的右方,不过它们在望远镜影像里通常很迷人的蓝色反射星云,被更明亮的月光给淹没了。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5,(9):32
不久前,哈勃空间望远镜在可视波段上拍摄到了围绕在明亮恒星北落师门(南鱼座α)周围的尘埃带,照片为尘埃带中行星系统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照片左边的部分超出了望远镜的视野,相对于我们视线,尘埃环是倾斜的。  相似文献   

13.
新的反射镜 从牛顿到罗斯,在反射望远镜将近两个世纪的历史中,金属做的镜子乃是前进的障得。铸镜用的青铜易于腐蚀,不得不定期重新抛光,结果消耗了大量时间和劳动。有些金属耐腐蚀性好,却比青铜要重,而且昂贵。  相似文献   

14.
窦珍 《国际太空》1998,(12):17-19
“先进X射线空间望远镜”(AdvancedX-RayAstrophysicsFacility——AXAF)是继“开普顿γ射线空间望远镜”(GRO)和“哈勃空间望远镜”(HST)之后,NASA的第三个大型空间望远镜,耗资14亿美元,可提供关于黑洞和银河...  相似文献   

15.
图说天文望远镜400周年系列连载之三以反射镜为物镜的望远镜,叫反射望远镜,是天文望远镜中最常见的形式.如果把天文望远镜发展历程比作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折射望远镜的发展脉络只是这棵大树的一个支杆(尽管是可能最重要的支杆之一),而真正的主杆是反射望远镜,近现代的太阳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和空间望远镜这几个支杆都是从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衍生而来的,而当前的多镜面望远镜和超巨大望远镜就是反射望远镜这个主杆的目前的最前端.由此可知,反射望远镜的历史在天文望远镜发展史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现在我们来介绍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6.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17.
茫茫宇宙 ,辽阔星空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千古之谜牵动着人类的心弦。人类是用肉眼来观察事物的 ,可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 ,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仅靠肉眼来探索神秘的宇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便制造了一只“巨眼”———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人们为观测遥远的天体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望远镜 ,它是人类观测天体 ,认识和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大得多 ,也精良得多。目前常用的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有较大的孔径 ,具有很好的聚光能力 ,可以比人…  相似文献   

18.
严小平 《飞碟探索》2012,(12):31-31
欢迎来到我们星系中最有魅力的地方,相比之下,我们的太阳系仿佛是一潭死水。 银河系是一个跨度约10万光年的圆盘,由至少2500亿颗(很可能是10000亿颗)恒星组成。这幅合成图像,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三个轨道天文台——哈勃望远镜、斯皮策望远镜和钱德拉望远镜拍摄,以最洋细和精确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神秘的银河系中心区域。在26000光年之外,这片天空覆盖的角度相当于满月。  相似文献   

19.
温学诗 《太空探索》2002,(10):30-32
在早期的望远镜发展史中,制造望远镜主要靠天文学家和望远镜制造专家的超人智慧和创造力,到了20世纪末期,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这一时期制造的大型望远镜无一例外地都吸纳了各种最新的高科技成果。 多镜面望远镜的问世 20世纪中期美国建成口径5米的海尔望远镜时,许多天文学家就已感到单镜面的反射镜已经达到了极限,因为镜面越大,制造  相似文献   

20.
李明 《飞碟探索》2001,(4):25-25
赤道式望远镜   极轴的调整:极轴应位于子午面内,高度角等于所在地的地理纬度,这样极轴指向北天 极。   仪器置平:利用望远镜底座上的水平气泡仪 ,使气泡完全居中即可。   初调极轴高度:调整纬度固定螺旋,使其值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极轴地平倾角等于观测 点地理纬度)。   初调极轴方位:将望远镜设在赤纬 90度、时角 12度的位置,调整极轴方位,并适当调 整极轴高度,使望远镜指向北极星。然后查天文年历,在北极星中天时刻,把望远镜高度调 整约 1度,然后再做极轴高度方位的精调。   精调极轴方位:先将望远镜对准天子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