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ASA马歇尔航天中心的航天发射倡议项目办公室正在研制新一代以煤油为燃料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动机。目前正在研制两种型号的样机,包括波音的罗克达因公司的RS-84原型发动机和TRW航天与系统公司的TR107原型发动机。 煤油推进的运载火箭并不是新想法,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将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土星V”火箭的F-I发动机就是使用煤油作为推进剂。但目前研制的第二代煤油发动机和F-1将有很大区别。这种新设计的燃烧循环系统更加合理,推进剂在注入燃烧室之前会被预先加热,燃料和氧化剂都得到了重复利用。为了得到更高的推力,煤油将在更高的压力下燃烧,这种新一代煤油发动机的燃烧室压力约为  相似文献   

2.
<正>项目进展4月12日,我国首次以液氧与煤基煤油为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整机热试车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六院获得成功,证明煤基航天煤油各项指标与石油基航天煤油相当。这次试车成功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研制工作的一项重大进展,也使我国成为世界首个将煤基煤油应用到航天领域的国家,对保障我国高速发展的航天工业燃料  相似文献   

3.
美国政府与工业界都在想方设法降低航天活动的成本,改善其可操作性,提高现有的及新的运载火箭性能,他们对俄罗斯先进的推进技术作了认真考察。本文记叙了俄罗斯煤油与美国 RP-1煤油的对比评估过程,以支持将俄罗斯推进技术纳入美国太空计划的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两种燃料的差异,比较沿两条途径进行。首先,应用实验分析的方法弄清两种燃料化学和物理特性及其理论性能的差异;其次,使用一种新的低成本方法进行热试车,得到两种燃料的性能数据及发动机的工作参数。数据分析表明,两种燃料间存在以下三个主要差异:俄罗斯煤油的密度比 RP-1的高3%;硫含量低21%;俄罗斯煤油通过冷却套时的温升要低一些。两者的特征速度 C 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研究得到的数据主要有两个用途,首先,初步判明在美国航天器上使用俄煤油的优劣之处;其次还可以估计俄制发动机使用 RP-1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采用双推力室方案,发动机起动时存在推力室点火不同步情况.以500 t级液氧/煤油补燃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针对起动时推力室点火不同步问题,对发动机推力室燃料路的控制方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描述补燃循环发动机起动过程的数学模型,搭建了双推力室发动机起动仿真平台.通过对推力室燃料路两种控制方案的对比分析:指出了从降低发动机系统对双推力室不同步点火的敏感程度考虑,采用2个燃料节流阀分别控制各分支燃料路的方案较优;推力室燃料路采用一个燃料节流阀的控制方案时,推力室冷却套流阻偏差不宜大于1 MPa.  相似文献   

5.
谐振点火系统因其结构简单且可重复多次点火而具有很大吸引力。在本研究工作中,设计和试验了一种谐振式点火器,用气氧和煤油燃烧来形成火炬。环境条件下的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在0.2~0.3LPa较低的煤油喷注压力下,设计可点燃气氧/煤油混合物的点火器是可行的,这就使利用恒压燃料贮箱中的煤油进行点火成为可能。氧在0.1s内就可在谐振腔内被加热至点火温度并在瞬间点燃喷入的煤油。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煤油发动机推力室气液燃烧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散相模拟颗粒随机轨道方法处理两相流动,采用SST后刊湍流模型,利用燃料的单步总反应模型模拟煤油蒸汽燃烧,针对过氧化氢/煤油发动机推力室,进行三维两相燃烧数值模拟。对推力室的总体流场特征及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开展进一步的数值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速摄影系统,采用SiC细丝悬挂方式,在开放环境下开展了纯煤油、煤油/油酸(OA)、煤油/纳米铝粉及煤油/油酸/纳米铝粉四种液体燃料的单液滴燃烧试验。拍摄了四种燃料的单液滴燃烧过程,分别获得了四种液滴的形态变化过程及火焰信息等,分析了纳米铝粉及油酸对含纳米铝液体燃料单液滴燃烧过程的影响规律。通过对比发现,四种液滴的前期燃烧过程基本满足d2定律;添加油酸使煤油液滴稳定燃烧阶段燃烧速率变小,但油酸导致液滴出现微爆现象,此阶段煤油消耗速度加快,总燃烧时间缩短18%;添加纳米铝粉使煤油液滴吸收辐射能力增强,燃烧速率增大20%;液滴微爆时部分纳米铝粉会喷出,剩余纳米铝粉在煤油消耗殆尽后聚集在一起燃烧发出强光;由于微爆现象的影响,液滴燃烧火焰形貌与强度分布不再稳定。  相似文献   

8.
对 RP-1(煤油)燃料中以10000r/rain~24000r/min 的转速运转的85mm 向心止推滚珠轴承进行了参数试验研究。作用在轴承上的推力负荷在4450N~17800N 的范围内,径向载荷从1335N 到13350N。一个靠近试验轴承外环的静止喷射环向轴承提供润滑煤油。推力和径向负荷的增加使轴承温度上升,轴转速的增加更使轴承温度大幅度升高。这是滚珠轴承在这种工作条件下的典型趋势。试验结果给出了各种条件下被试轴承的外环温度情况。另外,煤油从轴承上带走的热能是通过测量煤油通过轴承时温度增加的情况而确定的。结果表明,冷却煤油带走的热能总是随轴转速和煤油通过轴承时的流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碳氢燃料的点火和火焰稳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氢氧加热脉冲风洞上,对超音速燃烧室在进口2Ma、总温960~1 420 K条件下的碳氢燃料的点火和火焰稳定进行了实验研究。在直连式超音速燃烧室实验中,通过采用火花塞 氢先锋火焰、火花塞 乙烯先锋火焰的方法实现了煤油燃料的点火和火焰稳定。研究结果显示,当采用氢作为先锋火焰时,利用火花塞能够在燃烧室进口总温960 K条件下实现煤油的点火和火焰稳定;当采用乙烯作为先锋火焰时,利用火花塞,实现没有点火和火焰稳定的最低温度为1 420 K。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RBCC发动机超燃模态的性能,设计了轴对称结构燃烧室结合小支板组进行燃料喷注的发动机构型.通过煤油的3步简化动力学模型,对不同燃料喷注方式下的发动机性能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本设计的发动机,让支板火箭工作于小流量富燃状态,可实现超燃模态的可靠点火和稳定燃烧;采用一级支板结合二级壁喷的燃料喷注方式,可获得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