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STS-58)最近携带“空间实验室”(Spacelab)专门执行了第二次空间生命科学研究任务(SLS-2),获取了大量有关人体如何适应空间失重环境的知识。在地球轨道上,几乎人体的每一生理系统均有某种形式的适应问题。认识和了解这些适应变化的原因有助于NASA执行更长时间的载人航天计划及使研究人员更深入研究人在地面遇到的医学难题。STS-58乘员组就人体的心血管系统、调节系统、神经系统和肌骨系统进行了实验,乘员组成员和实验动物是受试者。此次研究结果加上1991年6月“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62-62
2007年2月8日,计量与校准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在北京召开2007年工作会暨学术委员会筹备会。参加会议的有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岳峰处长、中核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孙礼亚副主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许建荣总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冷毅勋处长和重点实验室各分室所在依托单位的领导以及有关专家40余人。本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总结实验室2006年建设与运行工作;提出2007年重点工作安排;成立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筹备会,推举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人选,讨论重点实验室“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唯一全面开展航天医学研究的实验室——“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航天城通过了科技部验收。据悉,该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山,由该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系列失重生理效应对抗防护装备成功应用于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为航天员在轨健康飞行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1神经实验室计划概要神经实验室计划是在1990年前美国总统布什确定的“脑研究10年计划”的基础上,由美航宇局(NASA)和美国全国卫生研究所(NIH)共同合作的计划。该计划将利用航天飞机/“空间实验室”进行空间环境下的脑、神经科学领域的实验。预计包括“空间实验室”在内的数次飞行实验。该计划要求世界各国在提供实验装置的同时征集实验课题,并通过国际合作予以实施。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NASDA)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提供实验装置,并派研究人员参与实验。NASDA认为,应继续利用日本第一次材料实验(***T)、第二次国际微…  相似文献   

5.
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就有关预定于1994年7月进行的第2次国际微重力实验室(IML-2)的计划内容以及准备情况概述如下。1.IML-2计划概要IML-2计划是以美航宇局(NASA)为中心,通过国际合作实施的空间实验计划。由参加的各国将各自准备的实验装置,搭载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空间实验室上,利用微重力环境进行各种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实验。(1)推动计划的办事处:NASA生命、材料科学应用局(OLMSA)(2)计划实施综合中心:NASA马歇尔空间飞行中心(MSFC)(3)任务梗概:任务时间 13天(…  相似文献   

6.
1 概 述计量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基础 ,聂荣臻元帅指出 :“科技要发展 ,计量须先行”。四十年来 ,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正沿着聂老总指引的方向 ,不断发展壮大 ,于 1997年通过国防校准 /测试实验室认可 ,2 0 0 0年通过中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实验室认可 ,2 0 0 1年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 ,被国家技术监督局授权为计量器具新产品定型鉴定单位 ,2 0 0 4年通过了国家一级保密资格认证。本所拥有大批高级职称的研究技术人员 ,主要承担计量标准的建立 ;量值传递及测量方法的研究 ;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检测、验收和维修 ;计量检定规程、各级…  相似文献   

7.
地面实验室模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的初步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空间等离子体和航天器的相互作用对航天器的安全有重要影响,利用空间实验来研究这些作用的代价很大,可以通过在地面实验室中模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来低成本地研究这些相互作用。本研究通过使用ECR等离子体源期望在地面实验室来近似模拟空间等离子体环境。通过初步测量,我们得到了一个比较均匀的等离子体环境。  相似文献   

8.
《空间科学学报》2020,40(1):142-142
中国科学院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实验室于2010年11月筹建运行,2013年4月被批准成为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现实验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院士,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薛永祺院士。  相似文献   

9.
开发符合ISO/IEC 17025标准要求的校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对提高校准实验室的工作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论述了覆盖校准全要素要求的标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模型,以及基于此模型的系统开发实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性角色控制模型,应用了修改痕迹保留等技术。  相似文献   

10.
卓然 《飞碟探索》2010,(12):46-47
在2008年4月初,二名美国科学家联名起诉欧洲核子研究中心,指控该机构正酝酿犯下毁灭地球罪。原因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巨型粒子加速器一旦实施操作,可能产生黑洞或其他可能导致地球甚至是全宇宙毁灭的可怕事物。连协作该项目研究的美国联邦能源部和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等一并成为被告。  相似文献   

11.
制造暗物质     
看到这个标题,你不要以为这是科幻,而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意大利的一些科学家感到,既然捕捉暗物质那么困难,倒不如在实验室来制造它。  相似文献   

12.
第7届国际温度讨论会报道(连载之二)郭乃宁3.3热电偶测温法在热电偶的理论方面,美国Sandia国家实验室的R.P.Reed发表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绝对Seebeck热电特性,介绍了反映单一材料迁移性质的绝对Seebeck系数的原理、意义和应用。另外...  相似文献   

13.
图片新闻     
《国际太空》2006,(7):F0003-F0003
JP宇航公司为美国空军空间作战实验室研制的“近太空机动飞行器”(NSMV),详情请见正文。  相似文献   

14.
小号 《国际太空》2007,(12):21-21
“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于2007年11月8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揭牌成立。该实验室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与英国卢瑟福一阿普尔顿实验室共同组建。双方将通过该联合实验室,在日地环境、微纳卫星分布式组网探测、深空探测及有效载荷技术等领域开展重点合作。  相似文献   

15.
《国际太空》2016,(4):84
实验室简介: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三研究所建立,已于2015年8月获得科技部正式批复,成为第100家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国内军工企业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附近,在长沙、南京设立分实验室,协同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定位:面向我国未来空间基础设施天地一体化运行服务的新手段、新途径、新模式和新装备,开展应用基础理  相似文献   

16.
地球人类通过对UFO现象的观察,进一步引发了对宇宙生命现象的联想,这最终使得推测是否存在外星人成为与UFO密切相关的问题。弗洛伊德曾经说过:“神秘主义者告诉我们的故事究竟是否真实?这个问题最终有可能通过观察得到解决。古代的奇闻怪事是我们的实验室力所不及的,虽然我们认为它们不可能得到证实,但也得承认,严格地说它们也不可能被反驳。但是,有关我们能够亲身经历的当代事件,我们则必须作出确定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飞碟探索》2008,(7):53-53
1952年7月16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塞伦。 目击者阿尔普特·肖在9时35分从他摄影实验室的窗口拍摄到了形状类似于灯的四个大致呈椭圆形的物体。  相似文献   

18.
《宇航计测技术》2001,21(2):封底-封底
2000年12月22日至24日,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简称CNACL),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0二所进行了现场评审,依据ISO/IEC Guide 25及相关文件,CNACL对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0二所申报的长度、热学、力学、电学等四类共87大项校准检测项目给予了认可。   同时,该所获得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的其他35个国际实验室认可机构的认可,由该所出具的相应参数的校准证书和检测报告将得到27个国家和地区的承认。  相似文献   

19.
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航天器故障诊断不仅可以提高航天器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可以节约航天器安全寿命期成本。文中详细阐述了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系统方案。整个故障诊断体系由在轨诊断系统和地面诊断系统组成,在轨诊断系统具有部分自主诊断能力,地面诊断系统又分为系统级故障诊断和分系统级故障诊断。强调了基于模型推理技术(特别是多信号建模技术)在空间实验室天地一体化故障诊断系统中的重要性;最后指出了当前需要深入研究的建模技术及故障诊断系统的组件化和网络化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是的,在舰队弹道导弹计划发展进程中.那种高昂的士气贯穿始终。无论是一个技术难点,还是一次政府攻关;是在实验室的操作台前.还是会议上的每次讨论。那种团结是推动计划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