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信息论创立五十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8年,山农(C.E.Shannon)首创信息论,至今信息论在促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上已作出重大贡献;介绍了信息概念的发展,评述了山农的信息定义、信道容量定理、山农采样定理和保密通信理论。最后,介绍横断科学的兴起、概念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由智能化开关设备为基础组成的保护、监控与信息网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阐述了该网络系统在发射场低压配电系统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3.
紫晓 《航天》2009,(5):20-23
2008年5月12日,一场罕见的特大地震震惊中外,以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等科学手段组成的“太空救援队”,为救灾指挥、次生灾害的预防、灾害评估以及灾后重建等决策提供了基础信息,为夺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提供了大量的基础信息。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和科学组织下,在第一时间展开了紧急抗震救灾工作,使灾害以及次生灾害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到了最小限度。卫星在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足。汶川地震逐渐离人们远去,大震过后,加强我国航天高科技的发展,构筑我国防灾减灾天基信息保障系统,日益引起专家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实际中所普遍存在的小子样问题,研究了落点样本量、验前信息可信度以及Bayes决策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有意义的结论,即:在综合Bayes决策风险上限的条件下,试验次数越少,则对“验前信息可信度”的要求就越高。在此基础上,通过算例说明了“最优样本量”概念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适应性,为尽量减少试验次数,提出了“次优样本量”的概念,并由此得到了一种确定落点样本量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的信息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信息素质与信息教育的概念。论述了对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应具备的信息素质,以及对高校图书馆员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造卫星当空舞 人造地球卫星是当代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的航天器,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使人类在获取、传输和加工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方面产生了质的飞跃。 至今,已研制了科学、技术和应用三类卫星。他们各有千秋,在航天领域均能独树一帜。科学卫星相当于一个太空天文台,它改变了以往人们坐地观地、坐地观天的传统,摆脱了大气层的封锁,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全波段科学观测,对人类科学地认识宇宙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它包括空间物理观测卫星和天文卫星,其中前苏联、美国和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均属于前者,后者则谱写了现代天文学的…  相似文献   

7.
遥科学的概念,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珩  李庚田 《中国航天》1997,(11):16-20
遥科学的概念、应用与发展张珩李庚田一、概述“遥科学”(telescience)一词自提出后,十几年来频频出现在许多科技文献(特别是空间技术文献)中。如今,作为一种特殊操作模式,遥科学已成为空间科学与实验应用的重要途径。通过远程交互方式,遥科学可直接将...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科学是当今科学传播研究的热门话题,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不断摸索,创立了多种实践路径。论文认为,目前学术界对公众参与科学的概念认识过于狭隘,应当提倡广义的公众参与科学概念;中国农村公众具有强烈的参与科学需求,而参与科学的路径却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提出在中国推行"农民合作社+政府+科学家"的农村公众参与科学新路径,并有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通信方式之一,为了使人们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而系统的卫星通信体制的概念,本文总结了卫星通信体制几个方向的内容,加以概括叙述。  相似文献   

10.
稳健可靠性:概念、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可靠性是由概率定义的,认为“系统失效概率越小,系统越可靠”,针对这种概率可靠性要求较多的统计数据和结果难以验证等的固有缺陷,国外90年代提出了一种新的、非概率的可靠性概念,这种非概率可靠性认为“系统性能波动的范围越小,系统越可靠”。或者说“系统抗干扰的能力越强,系统越可靠”。这正是稳健性的概念,因此可以称之为稳健可靠性。对于不确定的信息较少、不确定程度较严重的工程问题,它是一种理想的不确定性分析模型。稳健可靠性概念的提出,为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结合算例介绍了稳健可靠性的基本概念、解题思路、国内外研究近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联合作战与空间信息作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空间信息作战的概念,研究了空间信息作战的四种基本样式。指出联合作战是未来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主要样式,空间信息作战是联合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合作战的基础和保障。空间信息作战目的是确保已方对敌的空间信息优势,从而夺取战场制信息权,确保联合作战的胜利。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信息分类与编码的概念及其标准体系编制的作用,分析了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与体系结构协调性、兼容性的必要性,研究了航天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体系结构框架和特点,探讨了航天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体系和标准制定应考虑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思路、措施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导航系统的精度、可靠性、智能化和可视化程度为目标,利用智能工程的思想与方法将信息融合、人工智能和可视化技术综合应用于多传感器组合导航系统中,提出了面向21世纪控制与导航技术的新一代导航系统概念——可视化智能融合导航系统,并对其功能、组成及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信息融合估计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非线性信息的最优融合估计理论,提出了非线性信息的统一决策模型和统一量测模型。基于信息投影权矩阵概念,将多传感量测信息统一映射到被估计量的决策空间,从而统一了线性信息和非线性信息的最优融合估计问题。提出并证明了非线性信息最优融合估计的封闭解析表达式,并给出了两种迭代型非线性最优估计算法。  相似文献   

15.
信息战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在电子战,C^3I对抗,指挥控制战的理论和作战实践上发展形成的新概念。探讨信息战的发展变化,内涵,信息战的七种形式,介绍信息攻击和信息安全的含义以及当今的信息战软,硬武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文科类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以狭义相对论教学为例,从科学概念的讲解、科学认知过程的介绍、科学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为促进文科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教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必须确定相关的概念,必须进行科学的判断,必须进行正确的推理。本文试图从逻辑角度对这一选人用人原则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的战争是核威慑下的信息化战争,争夺制信息权已成为战争的第一制高点。利用空间与控制空间,目的就是通过制天权获取制信息权。作为航天装备主体的卫星军事应用系统,在获得制天权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一个国家武器装备体系的重要部分。本文给出了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的概念,论述了卫星军事应用系统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利用空间和控制空间两个方面分析了未来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的作战任务,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空天一体化”作战体系概念及信息对抗系统的组成和系统特点,并基于目前信息对抗系统的现状和对未来信息战的推测,对空地一体化信息对抗系统构架做了初步的设想。重点介绍空地一体化信息对抗系统的需求、系统构架、组成、特点及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0.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8,17(4):40-40
2008年5月28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科学前沿分析中心、《科学观察》、汤姆森科技信息集团(Thomson Scientific)联袂举办的“科学前沿——中国卓越研究奖暨科学引文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各学科领域的24篇论文获得“中国卓越研究奖”。专家学者还通过科学引文中国论坛,针对学术研究焦点、自主创新与科技进步、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等相关内容展开讨论并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