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如何探测黑洞这里只说恒星级黑洞和星系中心巨型黑洞的探测。它们不向外辐射电磁波,因此无法用各种望远镜对其直接进行探测。但它们总是要“进食”的,这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探测机会。许多恒星级黑洞都有巨大的伴星(它们原先是双星,后来其中一颗变成了黑洞),它是黑洞的食物来源,黑洞的强大引力猛烈地将伴星的气体吸引过来,离黑洞越近,速度越快。不过,被吸引过来的气体并不直接落向黑洞,而是绕黑洞旋转,形成一个旋涡,叫“吸积盘”。盘的外边缘的气体温度较低,在旋转着靠近黑洞的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在接近落向黑洞的内边缘时,达到几亿度。还…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4,(12):36-37
黑洞吞食包括光线在内的所有物质,所以人们无法直接看到黑洞。对黑洞的探测都是通过它的引力作用进行的。如被黑洞吸引的物质在黑洞上方形成一个吸积盘,产生几万亿度的高温并大量辐射X射线等。  相似文献   

3.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4):28-28
李雪麟:外星人到底在宇宙的哪个角落呢?我认为在黑洞里!首先,那里是整个宇宙中唯一我们看不到内部结构的地方;其次,我们通过科技手段几乎把宇宙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探寻过了除了黑洞内;再者,如果外星人不在我们最先进的仪器能探测到的范围之内,它们不可能那么快、那么频繁地拜访我们,地球上就不会有那么多的UFO事件,  相似文献   

4.
宇宙探索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5,(11):22-25
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畅想 其实,前面介绍的黑洞发电机、黑洞激光器,在目前来说,它们与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一样,都带有科幻的性质。这里,我们就来畅想黑洞望远镜、黑洞城市和其它黑洞科幻.  相似文献   

5.
晓东 《飞碟探索》2011,(4):53-53
5.迷你黑洞 如果关于引力的一个新的激进理论“膜理论”是对的,那么会有数千个微小的黑洞分散在我们的太阳系.这些小黑洞都只有原子核的大小。和它们的大个同胞不同,这些迷你黑洞是大爆炸产生的,并且对时空的影响不同,因为它们和第五维时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天文学家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黑洞。通过对它们的研究将揭开宇宙形成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MINI黑洞     
《飞碟探索》2008,(7):5-5
能够将整个恒星都吸进去的黑洞是宇宙中最为暴虐的天体。大多数黑洞的质量都极为巨大。不过就像拳击比赛中也有轻量级选手一样,在宇宙深处也存在着质量很小的黑洞,但它们和其他黑洞一样暴虐。  相似文献   

8.
黑洞研究新进展钱峰黑洞是宇宙空间的吞噬者,它能将密集的星体、宇宙尘埃、气体统统吞入而不再吐出。研究这类宇宙奇观并非易事。但1997年1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美国天文协会年会上,传出很多有关黑洞研究的新信息,包括黑洞出现的频率及它们的演化进程。长期以...  相似文献   

9.
建一 《飞碟探索》2012,(4):40-41
通过天文观测设备探测到的种种迹象表明,神秘的黑洞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理论模型,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拥有高强度磁场的天体。黑洞原理总体上,宇宙的温度是相对均匀各向同性的,物质的聚合分散都由温度这只无形的手来操纵。宇宙大尺度空间中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这个温度值就决定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
空间引力波探测将为人类探索宇宙打开中低频段(0.1 m Hz~1 Hz)引力波观测的新窗口,这个频段的引力波事件被认为具有更重要的天文学、宇宙学以及物理学意义。其典型的波源包括超大和中等质量黑洞双星的并合、极端和中等质量比黑洞双星的绕转、银河系内数以百万计的致密双星系统以及随机引力波背景等,为研究宇宙起源与演化、黑洞形成与结构、引力和时空本质、暗能量和暗物质属性等提供了全新的方法和手段。21世纪以来,欧美联合的LISA计划成功发射了技术验证卫星LISA探路者,目前LISA计划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中国太极计划和天琴计划也相继发射了技术实验卫星太极一号和天琴一号,标志着空间引力波探测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本文主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发展态势,详细凝炼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的科学目标和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系统优化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物理学以及引力波宇宙学等相关学科布局,重点阐述推进空间引力波探测与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1.
神秘的黑洞     
黑洞是宇宙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天体。它那巨大的引力如饥似渴地不断吞噬宇宙物质,它的引力是如此之大,以至连宇宙中速度最快的光,也像孙悟空逃脱不了如来佛的手掌心那样,逃离不了黑洞。而且,它还穿着隐身衣,谁也看不见它,即使你用强光照射,用雷达探测,仍然探寻不到它的踪迹。科学家们把这种奇异天体比喻为宇宙中的“怪兽”。   其实黑洞并不是洞,不是深不见底的空洞,而是比铁、比铝要沉重得多的物质。那么为什么称之为黑洞呢 ?黑洞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这需要从引力谈起。我们都知道,即使是世界跳高冠军,也不可能一蹦…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戌机构6月10日利用M-5火箭发射了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该卫星的任务是探测宇宙中的黑洞及星系活动等。  相似文献   

13.
0纪70年代,霍金提出了“黑洞不黑”的原理,这是说黑洞并非只吞食物质和辐射的“天体”,它同时也蒸发出粒子和辐射,此称霍金辐射。霍金在黑洞理论上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原初黑洞。黑洞不光是大质量恒星燃尽核燃料后的归宿,它也可能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一个瞬间。当时有一部分物质在巨大的压力下,被挤压成极其微小的原初黑洞,它们迄今仍飘流在空间各处。现代理论学家认为从原初黑洞中可诞生出许多东西。他们说,这是可测得的,但也十分困难。使用高技术可以捕捉到一个闪光的原子,其光谱类似于钙原子,但专家们感到有些不带…  相似文献   

14.
金牌黑洞     
康旻 《飞碟探索》2012,(3):15-15
世界上最大的黑洞是哪一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两个质量相当于100亿颗太阳的“巨兽”级黑洞。它们那张连光也吞掉的大嘴,足有整个太阳系的5倍大。  相似文献   

15.
X射线望远镜简介 X射线在光谱的紫外线以外,波长10纳米到0.01纳米,具有很高的辐射能量。只有温度不超过100万℃的天体才辐射X射线。超新星遗迹、脉冲星和黑洞周围的气体,以及星系中的星团周围的气体,温度高达1亿℃,是强大的X射线源。类星体中心及其喷流也辐射X射线.太阳和类似太阳的其它恒星,只在其大气层中辐射微弱的X射线。它们构成X射线宇宙,需要用X射线望远镜进行探测。  相似文献   

16.
宇宙探索     
γ射线望远镜简介γ射线在光谱的X射线之外,波长小于0.01纳米,最短波长没有极限,已探测到的最短波长为10亿亿分之一纳米。γ射线具有极高的能量,没有任何一颗恒星和星际气体的温度高到能发射γ射线。只有高速旋转的黑洞、脉冲星和类星体辐射γ射线,高速运行的宇宙射线撞击星际气体的原子时也辐射γ射线,中子星、黑洞碰撞时则可发生γ射线爆发。它们构成γ射线宇宙,需要用γ射线望远镜进行探测。γ射线能穿透宇宙中的物质而跨越数十亿光年的空间,但却不能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面。不过γ射线撞击大气层的气体原子时会发出闪光、因而在地面上…  相似文献   

17.
据报道,今年2月18日美国航宇局宣布,欧美一些科学家通过“牛顿”和“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的一些探测数据分析,认为他们找到了黑洞撕裂恒星的第一个证据.证实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家的理论预信。  相似文献   

18.
黑洞是宇宙中最奇怪、最神秘的物体。它们像宇宙中的吸尘器,吞没靠近它们的任何东西,甚至是体积是太阳1亿倍的星体,黑洞都能吞没。它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在时空中穿梭。宇宙中人类所认知的星体有2000亿,  相似文献   

19.
最近天文学家有史以来第一次确认,银河系中心存在着超大质量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是无法直接观测到的,但它对周围恒星的影响则是可以观测到的,这为黑洞的存在提供了线索。美国加州大学的天文学家发现,有三颗恒星绕着银河系中心的一个黑洞做加速运动,这些恒星距我们有24000光年。1995年,这3颗恒星的运动速度为每小时320万千米,到了1999年它们的运行速度至少增加了每小时160万千米。科学家们说,这些恒星实际上在它们的轨道上做曲线运动,其中之一可能只需要15年就可绕黑洞转一圈。5年来,最靠近黑洞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航空航天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的新数据,也许提供了类星体“点亮”过程的线索。钱德拉在二个遥远类星体周围观测到了发射着X射线的高温区域,它们被认为是在类星体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些特征出现在距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上万光年的地方,科学家认为正是这种黑洞驱动了类星体的活动。“这些X射线特征很可能是激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