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后对各种卫星,尤其是通信和广播卫星的需要量会急剧增加,利用形式也将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卫星朝大型、大容量和多用途方向发展,可以说九十年代是大型卫星时代。随着卫星大型化,要求有长寿命、高可靠性的星上仪器和公用舱系统,欧洲、美国、日本等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开发了一些新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光 《国际太空》2009,(2):11-11
该卫星质量为150kg,设计寿命为5年,耗资约1亿美元,可绘制越南自然资源分布图,提供环境和自然灾害信息,并使越南摆脱对国外成像卫星的依赖。另据法新社2009年1月8日报道,越南已选择法国为VNREDSat-1卫星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和援助。  相似文献   

3.
故障安全设计是确保同步轨道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然后简要描述了国内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综合国内外调研状况,对未来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切实提高中国同步轨道卫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刘豪 《国际太空》2012,(11):14-19
进入21世纪以来,通信卫星技术高速发展,大容量、高功率、长寿命、高可靠的通信卫星是当前全球商业通信卫星领域发展的主流。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已成为卫星运营商、卫星制造商以及航天保险人和经纪人所关注的焦点。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通常用卫星故障率、保险损失率等指标来衡量。2004年左右,国外咨询机构对商业通信卫星平台的可靠性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 行波管放大器是通信、广播卫星的关键部件。大功率行波管放大器的可靠性是整个直接广播卫星领域的中心课题。国外在行波管研制、行波管电源研制、行波管寿命试验和失效机理研究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大的力量。另一方面,对于卫星上行波管放大器冗余方案的设计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长寿命通信卫星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信(广播)卫星是典型的有长寿命要求的卫星。在广泛调查国内外通信卫星工程资料的基础上,考察了它们的轨道性能与寿命情况,并分析了影响卫星寿命和可靠性的因素,空间环境是影响卫星性能和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为了避免和减少环境效应影响的工程方法进行了探究。结合工程实际问题研究了长寿命卫星的设计策略,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作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NASA称2011年10月底发射的“国家极轨业务环境卫星系统准备项目”(NPP)极轨气象卫星上的一台关键遥感仪器受到污染,性能将降低,卫星投入使用时间也将推迟到3月初。  相似文献   

8.
<正>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以来,短短20多年,航天事业发展迅猛异常,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浪潮的重要支柱。起初,铝合金等轻型合金是卫星的主要结构材料,但铝合金等材料在重量、刚性、强度和热稳定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远不能满足航天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大容量、高性能、长寿命、多用途卫星的发展,要求卫星结构具有超高比强度和比刚度的材料,以减轻结构重量、承受发射过程中的过载、保持适宜的自振频率、并维持卫星有一稳定的惯量比;卫星结构还要维持各种仪器装置在寿命期间有很好的指向性。这就要求结构材料在发射的温度环境,高真空、强紫外、带电粒子辐照、激烈高低温交变的空间环境及其  相似文献   

9.
印度媒体报道说,印度的“天文星”卫星可能会在2010年年中发射。科学家们已完成了卫星复杂科学有效载荷研制阶段的工作,并开始进行有效载荷集成。科学家称,该项目的一大挑战是卫星姿控系统设计。该系统可对仪器指向进行精确控制。卫星将由“极轨卫星运载器”发射。“天文星”将部署到倾角约为8度或更小的赤道轨道上,轨道高度600千米,寿命至少为5年。项目耗资约20亿卢比。该卫星将有肋于研究近处的太阳系天体以及距离非常遥远的恒星和其它天体,如黑洞、中子星和活动星系。  相似文献   

10.
国外低成本卫星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低成本卫星内涵辨析 当前,低成本卫星仍是相对概念,一般由工业界和学术界以"低成本"(Low Cost)、"较低成本"(Lower Cost)或"降低成本"(Cost Reduction)等概指.国外研究界一般认为,低成本卫星是指全寿命周期成本显著低于同类卫星平均成本的卫星.每个卫星任务都有其特定的任务需求、项目管理和指南要求,这些要素决定了卫星应具备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不同卫星的任务有效载荷显著不同,其性能指标也具有较大差异.因此,国外研究界认为,无法用定量化的方式定义低成本卫星,但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对比确定属于低成本范畴的卫星项目.总结这些满足低成本条件的卫星项目研制期间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即可认为采用这些手段能比传统手段更有效地降低卫星成本.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价值10亿美元的“太阳观测卫星”(SOHO)于6月25日失控科学家已失去和SOHO的所有通信联系。该卫星是1995年12月2日升空的,设计寿命2年。其上的仪器能以几种不同光谱及波长的光对太阳进行拍摄,还可以测量和分析由太阳产生的粒子和磁场,是人类有史...  相似文献   

12.
日本科技厅、宇宙开发事业团和邮政省决定,在实验用数据中继跟踪卫星(ED—RTS)上搭载邮政省的广播通信联合卫星(BCTS)上的工作仪器。在宇宙开发委员会的卫星系列分析会上,对通信卫星的技术和经济问题作了详细研究。结论是削减EDRTS的工作仪器,搭载BCTS工作仪器,并开始在概念研究阶段进行具体研究。 EDRTS采用技术试验卫星6的技术,中继对地观测平台技术卫星(ADEOS)和日本舱(JEM)的数据。为搭载BCTS工作仪器,将EDRTS的星间通信仪器双系统改  相似文献   

13.
欧空局正准备生产的ERS-1微波成象地球资源卫星,总投资预计为46,500万美元,法国将承担其中的22%,在六月份将由法国内阁会议批准。法国政府批准参与ERS-1卫星的研制是在卫星硬件开始制作前决定的。预计在1989年4月发射该卫星。估计工作寿命为两年。 ERS-1主要飞行任务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气流散射计、雷达高度计、寻迹扫描辐射计等仪器来观测海洋、地球冰冻地带和沿海地区。  相似文献   

14.
小卫星蓬勃发展为当前航天管理体系带来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国外小卫星蓬勃发展,其地位和作用将发生重大转变 进入21世纪,随着微电子、微机电和微光机电系统、新材料、先进制造、纳米技术等群体性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突破,在基于一体化结构、即插即用、模块化等创新设计理念的牵引下,国外小卫星技术突飞猛进,芯片卫星、手机卫星、立方体卫星、母子卫星、分离模块航天器等概念层出不穷.小卫星发射数量持续增长,尤其在近两年呈爆炸性增长.2012、2013、2014和2015年全球分别发射小卫星49颗、138颗、162颗和149颗,分别占当年发射卫星总数的35%、64%、62%和58%.与20世纪相比,当前小卫星在功能密度、设计寿命、自主生存能力上均大幅提升,除了在技术验证、科学实验以及工程教育等传统领域进一步发挥作用之外,还开始在对地观测与通信领域实现业务运行.  相似文献   

15.
1983年1月26日,一枚德尔他3910火箭从范登堡基地升上天空,把一颗重一吨多的卫星射入预定轨道——900公里高的近极地轨道,卫星运行周期为103分钟,此卫星便是荷兰红外天文卫星IRAS。 IRAS卫星计划是荷兰、美国和英国合作计划,卫星重1076公斤,其中平台266公斤,主要仪器——红外望远镜810公斤。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观测宇宙红外源并为它们编制目录,同时对某些红外源进行详细研究。目前,卫星的一切工作正常。由于星上所带的探测器致冷用液氦的散发速度比预计的慢,因而卫星寿命可能由原计划的200天延长到250天甚至可能达到300天。另外,星  相似文献   

16.
光学遥感是当前卫星遥感的重要手段, 而卫星温控和能源系统也广泛采 用光学膜层, 它们在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对卫星应用任务的完成, 乃至卫星寿命、安全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给出了太阳紫外辐射对星上光学膜层影响的主要机制, 分析了这一影响的主要规律和原子氧剥蚀、高能粒子和静电场的作用, 综述了太阳紫外辐射对星上光学系统表面膜层影响的测量结果, 最后提出了星上光学膜层污染防护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大气局说它购买卫星的政策和策略是以气象卫星预定寿命为依据的,然而,预算对购买卫星的数量和备份也起很大影响。据 NOAA 说,因为预计卫星寿命比它们实际工作的时间长,所以没有考虑替换的卫星。在 GOES-5卫星发生故障后,NOAA 动用了在轨的三颗卫星中最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寿命问题,提出了通过星上液体剩余推进剂计算分析卫星在轨寿命的方法,研究了工程中影响卫星在轨寿命的因素,给出了适用于工程的卫星寿命预测方法,并通过工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截至1996年底,美国共发射成功139颗电子侦察类卫星,俄罗斯发射成功256颗。尽管在数目上美国不如俄罗斯,但其卫星寿命却比俄罗斯的长得多,高达IO年或IO年以上。卫星电子侦察~直是国外卫星发展的重要方面,除美俄两国外,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也都十分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五美俄1996年均发射了电子侦察卫星,保持了连续的良好的组网侦察能力美国1996年4月24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用大力神一4/半人马座火箭发射了静止轨道型的电子侦察卫星“先进旋涡”(AdvancedVortex);5月12日在范登堡基地发射了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N…  相似文献   

20.
提高卫星热控系统的可靠性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提高卫星(特别是长寿命卫星)热控系统的可靠性,探讨了在热控设计中涉及该系统与卫星总体关系和空间环境影响等方面应采取的对策,特别是对一些长寿命卫星常用的星体外表面涂层的性能衰退现象作了较深入的介绍;对今后关于热控系统可靠性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