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本文介绍了通过中型实验直抪卫星(BSE)进行时频抪送的初步实验结果,以及通过导航技术卫星(NTS—1)进行国际时间传递的结果。利用实验直抪卫星BSE作了时/频抪送的初步实验。该卫星的下行线路为12千兆赫,上行线路为14千兆赫。对接收到的电视付载波频率进行了测(旦力),其(矢卜)期(禾文)定度与地西广抪电视系统中的一样好,即σ_y,(10秒)=3×10_(-11)。为了确定一种多卜勒频移抵消技术,试验了以下几种方法,即包括卫星线路在内的相位控制伺服、利用测(旦力)值控制的频率预补偿以及利用卫星轨道数据的频率预补偿技术。利用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控制站上残畄多卜勒频移(旦力)低于1×10~(-12)。利用轨道数据的方法估计能控制到几×10(-11)。所以,如不加任何修正,在日本最远点上的最大多卜勒残值估计为±2×10(-10)。至于时间比对,目前正在进行。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哥达德中心和海军研究所的支助下,自1978年10月以来,利用NTS—1卫星进行了大约一年的国际时间比对实验。UTC_((USNO))和UTC_((RRL))(美国海军天文台和日本无线电研究所的标准时间之间的时差数据与美国海军天文台搬运钟的数据十分相符。利用Bent研究的模型修正电离层延时后,该数据的标准偏差可减小一半。  相似文献   

3.
业已证明近地卫星在地球动力学和海洋学研究方面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一项重要限制是卫星轨道状态的确定精度。一般通过处理由地面跟踪网所获得的无线电跟踪数据进行卫星定轨。使用这种地面无线电技术,目前所能达到的定轨精度为米级。对于地球动力学应用和完成海洋学的研究,必须将大地水准面测定到1m以下。本文研究一种应用GPS的定轨技术,采用新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可改善定轨精度。我们利用干涉测量的方法来完成用户卫星的高精度定位。巧妙布置少量地面站,使任何一对地面站和用户星总能看见4颗以上的GPS卫星组成的星座。接着本文介绍了使用无线电干涉测量值定轨的误差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通过事后数据处理,用这种技术,卫星位置精度可达到所需要的分米级。给出的结果还表明无线电干涉测量对更精确的地球卫星轨道确定也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美空军正与工业和政府部门合作制定一项利用商业软件实现其卫星地面控制系统现代化的计划。 空军卫星控制网(AFSCN)已有约23年的历史,它通过分布于全球8个地面站的15架天线控制100多个军用航天器。位于克罗拉多斯普林斯的空军航天司令部供给部负责人Brian Amold说,国防部准备设计一种新型的控制系统,以便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东靶场所用的雷达校准方法——只需用单台雷达本身对两次连续通过的卫星进行被动跟踪,结合理论运动方程、已知的物理常数和有关的计算机程序便可,而不需要别的跟踪数据和外部计算的星历表。在例行校准中,零位偏倚和不水平度的估计精度可达6米(距离)和0.03毫弧度(角度)。在良好的条件下,可按同样的精度测定另外5个雷达误差模型系数。文中介绍了东靶场雷达的现有精度。  相似文献   

6.
鑫诺卫星测控管理站建成后,利用DFH-3卫星进行了测距定轨试验。鑫诺站定轨结果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利用渭南站和厦门站对DFH-3卫星定轨的结果进行比较时,发现鑫诺站定出的轨道报数中,长半轴差2公里左右。本文对产生这个2公里左右偏差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原来研制单位提供的地面设备的零值是错误的,其中存在180°倒相。同时发现法国人提供的模拟应答机(TCR)的零值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