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里安火箭可以同时把两颗独立的卫星送入轨道。这些卫星的重量和体积与雷神·德尔他火箭或航天飞机加有效载荷辅助舱(PAM-D)发射的卫星重量和体积相等。阿里安火箭进行一箭双星发射的装置叫西尔达(Sylda),其总体设计是根据卫星的要求、应力、发射准备过程、入轨时的分离程序而确定的。材料选择、结构尺寸的设计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全球通信卫星技术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在军事领域还是商业领域都有新型的、大功率或长寿命的卫星发射升空。根据公开的资料信息统计,2012年各国发射通信卫星共37颗,其中成功发射32颗,出现发射故障3颗,发射失败2颗。卫星的研制单位主要集中在美国的劳拉空间系统公司、洛马公司、轨道科学公司和波音公司,欧洲的泰雷兹-阿莱尼亚航天公司和阿斯特留姆公司,俄罗斯的信息卫星系统-列舍特涅夫公司以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这些卫星的有效载荷特性、卫星寿命、发射方式等各有特点,下面从制造商、卫星能力和卫星发射情况等方面来分析通信卫星的状态特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卫星使用寿命的增长,对星上敏感元件和各种仪器的要求更为严格。除这些元件和仪器本身的性能直接影响卫星寿命外,卫星的污染是限制卫星寿命的基本因素。因此减少卫星的污染,对航天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对此也给予了特别的重视。本文简述国外控制卫星污染的一些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2A12在热冲击条件下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并确定航空航天材料在复杂高速热冲击条件下的强度极限等关键参数,对于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的可靠性评定、寿命预测以及高速飞行器的安全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强度设计手册中没有航空航天材料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强度极限等表征参数的现状,使用自行研制的高速飞行器瞬态气动热试验模拟系统,对铝合金材料2A12在多种不同的瞬态热冲击条件下,进行气动加热模拟与热载联合试验研究,得到在瞬态热、力学环境的共同作用下铝合金2A12材料的强度极限等力学性能变化状况.为研究分析航空航天材料和结构在高速热冲击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结构减重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卫星在生命周期中经历了复杂的环境条件,包括发射振动、在轨真空、冷热交替、粒子辐射等,对材料提出了特殊的环境要求[1],使得卫星材料的选用与常规产品有很大区别。一直以来,材料科学在国内外航天重大规划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NASA发布的《2015技术路线图》分析了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的亟需技术与开发路径,将材料、结构、机械系统与制造作为其中的重要技术领域[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在2018年发布了《太空材料商业开发行动路线图》,提出了太空材料产业发展三步走的规划。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航天装备对材料的依存性尤为突出[3]。特别是近年来卫星朝着高性能、1引言卫星在生命周期中经历了复杂的环境条件,包括发射振动、在轨真空、冷热交替、粒子辐射等,对材料提出了特殊的环境要求[1],使得卫星材料的选用与常规产品有很大区别。一直以来,材料科学在国内外航天重大规划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NASA发布的《2015技术路线图》分析了美国未来20年(2015-2035年)的亟需技术与开...  相似文献   

6.
太空新航线     
中国“北斗”挂太空 10月31日0时02分,为我国航天事业屡建奇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再显神威。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托举我国新研制的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入茫茫夜空。这是长征系列火箭第63次发射。 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采用东方红三号卫星公用平台和全三轴稳定技术。卫星设计寿命8年。该星的成功发射,为我国北斗导航系统建设奠定了基础。它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首发星。北斗导航系统是全天候、全天时提  相似文献   

7.
日本电话电报公司第二研究所试制出1992年将发射的“工程试验卫星-6”用的大型天线平台。其目的在于验证天线结构强度。此天线能够采用 K、C、S 三种频率。从重量和容纳性观点来看,天线是两面的。为了星体接合简化,使用天线塔架方法在卫星上组装。  相似文献   

8.
日本超鸟卫星属私营通信卫星,于1989年6月发射,用于日本国内通信,其中X波段供防卫厅用于移动通信。卫星发射重量为2.5吨,寿命10年,三轴稳定,星上装有19套Ku波段转发器,10套Ka波段转发器和2套X波段转发器。  相似文献   

9.
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面对90年代世界卫星发射市场上来自美国、苏联、中国等国家的日益激烈的竞争,为继续保持其在卫星发射服务市场的优势地位,积极开发新的发射业务。目前主要是围绕中小型卫星的兴起拓展新的发射业务,现正开发的新项目有: 1.400~800公斤的中等重量卫星的发射服务。这一重量级的卫星有通信、地球观测以及其它专用卫星。阿里安4型运载火箭将承担这一  相似文献   

10.
锂离子蓄电池相对于氢镍蓄电池,有更高的单体电压、更高的能量质量比、热效应小、自放电小、无记忆性、模块化的优点;同时,锂离子蓄电池严禁过充放电,对电池一致性要求高;锂离子蓄电池应用于高轨道长寿命卫星上,还需满足高轨道长寿命卫星的轨道环境和寿命要求,电池的充放电管理也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11.
卫星应用——推动全球航天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以来,人类的航天事业已走过了50个年头,50年来航天技术对推进人类科技进步、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卫星应用更是在全球航天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最活跃的空间发射大国苏联1989年仅发射74次。据西方分析,发射次数下降标志着苏联空间技术趋向成熟,并非是苏联减少空间活动的征候。苏联已经开始采用大型卫星,这种卫星具有足够的动力使之能维持数月的运行,不象前几代的卫星有效寿命甚至少到2周。在过去的20年中,苏联逐步延长了卫星的轨道时间,从运行2周达到了目前的200多天,改进并延长了侦察卫星和通信卫星的寿命。西方分析家把苏联联发射活动减少归纳为以下几个因素: (1)美苏之间的军事紧张局势得到了缓和; (2)苏联暂停了核动力卫星的发射;  相似文献   

13.
《人民日报》 2 0 0 1年 1月 10日消息 ,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 2 0 0 1年 1月 8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 ,与香港亚太卫星控股有限公司签订一份卫星发射服务合同 ,将于 2 0 0 3年一季度在西昌发射中心 ,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一颗由美国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制造的亚太五号卫星。亚太五号卫星是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 ,是一颗高功率的卫星 ,拥有 5 4个转发器 ,其中 C波段 38个 ,Ku波段 16个 ,卫星寿命为 13年 ,发射重量为 4.8吨。中国将发射美制“亚太五号”卫星  相似文献   

14.
空间碎片防护需求与防护材料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国际太空》2014,(6):49-53
1引言
  当前,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载人航天器、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卫星、深空探测器、科学卫星等各种航天器呈现快速发展态势,航天器的寿命越来越长、可靠性越来越高、稳定度越来越高。而随着空间碎片环境的日益恶劣,空间碎片已成为影响航天器长寿命、高可靠性、高稳定度的重要因素之一。2013年1月22日,俄罗斯的小型激光测距卫星(BLITS)遭到小碎片撞击,并释放出一块碎片;2013年5月24日,发射不足1个月的厄瓜多尔“飞马座”(Pegaso)卫星在印度洋上空与一枚由苏联1985年发射升空的火箭燃料箱残骸发生侧面撞击,导致太阳电池翼受损,天线无法定向,卫星围绕两根轴狂转,失去了联系;“国际空间站”供航天员出舱活动的扶手遭到多次小碎片撞击,撞击形成的锋利唇缘割破了航天员的手套,导致多次舱外活动提前终止;2002年3月16日,美法联合研制的贾森-1(Jason-1)卫星遭到小碎片撞击,导致其轨道高度明显提升和随后几小时的电流波动,并释放出两块碎片;2011年,我国某卫星遭到小碎片撞击,导致姿态瞬时跳变,并永久失去了部分发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现在每年平均有100颗以上的通信、对地观测、科学、行星探测等各种不同类型的人造卫星发射至宇宙空间,太阳电池在这些卫星上是必不可少的。空间用太阳电池正向小型、轻型、高可靠、高性能、耐环境化方向发展。一、空间用太阳电池应具备的特性空间用太阳电池因暴露在10~(-9)帕以下的高真空、太阳耀斑及放射线下,反复经受-100℃~100℃温度环境的考验,因此对其有特殊的性能要求。 1.高转换效率和轻型化近年来,各国火箭发射能力增大,人造卫星自身业务的复杂化,使耗电量和卫星重量均有增大的趋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10,(6):6-6
4月24日,是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40周年纪念日。4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隆重举行纪念座谈会,回顾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发射的历程,畅谈我国航天事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79年6月7日,苏联帮助印度发射了第一颗地球观测卫星,该卫星进入512×557公里的轨道,倾角为50.7度,周期为95.15分,与预定轨道(525公里高,51度倾角)非常接近。由于星上某些设备的调试迟缓以及印度在去年遭到的国内困难,尽管有苏联技术人员的协助,地球观测卫星仍推迟发射将近一年。该卫星重量为442公斤,设计寿命为一年。星上装有一台两通道的电视摄像机和一台两通道的  相似文献   

18.
某卫星平台多结构工况下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航天器结构优化系统ESSOSⅡ(Engineering System of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for Spacecraft),对某复杂卫星结构进行了以重量最轻为目标、以其中复合材料板件的铺层厚度为设计变量的优化设计,考虑发射(收拢)和在轨(展开)2种结构工况下的基频和应力等约束条件.基于2种结构工况下的有限元模型,采用二级多点逼近寻优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每一次优化迭代过程中均需对各结构工况模型作有限元分析.优化后结构重量比初始设计有明显降低,且满足收拢、展开结构工况中的所有约束条件,为卫星结构分系统的改进设计提供了依据,同时进一步验证了ESSOSⅡ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正1引言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我国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将建设航天强国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目前已推进至深入发展阶段。商业航天是我国航天强国的必经阶段。我国商业航天涵盖卫星制造、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运营及服务、地面设备制造等环节。运载  相似文献   

20.
截至1996年底,美国共发射成功139颗电子侦察类卫星,俄罗斯发射成功256颗。尽管在数目上美国不如俄罗斯,但其卫星寿命却比俄罗斯的长得多,高达IO年或IO年以上。卫星电子侦察~直是国外卫星发展的重要方面,除美俄两国外,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也都十分重视,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计划‘。五美俄1996年均发射了电子侦察卫星,保持了连续的良好的组网侦察能力美国1996年4月24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用大力神一4/半人马座火箭发射了静止轨道型的电子侦察卫星“先进旋涡”(AdvancedVortex);5月12日在范登堡基地发射了电子型海洋监视卫星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