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波  高歌 《航空动力学报》2003,18(3):313-321
与以往的湍流模型不同,GAO-YONG不可压湍流控制方程组不需要任何经验系数及壁面函数。其级数形式的能量方程与非线性现象多尺度层次相对应,具备了描述湍流统计平均和拟序结构的双重功能。本文采用交错网格和SIMPLE方法求解GAO-YONG不可压湍流方程组,考察了GAO-YONG方程组中能量方程阶数以及计算网格对拟序结构的影响,证明了该方程在描述拟序结构方面具有一定的适定性。   相似文献   

2.
Gao-Yong理性湍流方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歌 《推进技术》2010,31(6):666-675
对近十年来Gao-Yong理性湍流方程的研究进行综述,给出矢量形式的可压湍流封闭方程组的推导过程。侧偏统计平均保留了湍流脉动量的一阶统计信息,在引入加权漂移速度对称性及正交各向异性后,导出了漂移流的连续方程、动量方程及机械能方程,最后依据湍流物理的唯象论,使用动量传输链概念模化封闭了整个方程组。方程组不含任何经验系数,不使用壁面函数,保留了NS方程的均化的非线性特性。其级数形式的能量方程与非线性现象多尺度层次现象相对应,具备了描述湍流统计平均流动及拟序结构流动的双重功能。已进行了大量算例验证,验证结果证明了Gao-Yong湍流方程对广泛范围的复杂湍流问题的适定性。  相似文献   

3.
解决湍流圆/平射流异常现象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圆射流/平面射流异常现象是湍流研究领域的一个著名的难题,是验证湍流微分方程模型的试金石。本文用GAO-YONG不可压湍流控制方程对圆射流进行了数值验证,成功地解决了该难题,进一步证明了该方程对真实湍流的适定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4.
考虑横流与旋转对湍流边界层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在湍流边界层方程中考虑横流以估计近壁面存在横流引起的动量输运和旋转影响。计算二维湍流边界层的Pantakar-Spalding基本方法仍然毫不困难地被使用在这个分析中,以不失计算的简单性。文中算例表明,用本文分析所得的边界层计算结果更符合于实验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二阶雷诺应力封闭的湍流旋流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三种不同的湍流旋流流动有限差分的计算结果,即:涡流管中的流动、强自由旋转射流、轴对称,旋转突然扩张的湍流流动。湍流的模化是求解微分形式的雷诺应力分量输运方程的二阶封闭。计算的结果均与试验数据作了比较。比较的结果表明雷诺应力模型明显地优于常用的K—ε模型。而预示与试验数据的吻合程度也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湍流射流扩散火焰的层流火焰面模拟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双尺度κ-ε湍流模型,标量联合的概率密度函数(PDF)输运方程和层流火争面模型相结合,模拟湍流射流扩散火焰,比较了几种不同κ-ε湍流模型对轴对称湍流射流速度场模拟的结果,建立了混合物分数和湍流频率的联合PDF输运方程,并假定湍流频率和标量 线性关系,得到标量耗散率的概率分布,化学组分的浓度和温度由层流火焰面系综的平均得到,计算结果与直接用化学反应动力学计算的结果及实验数据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针对民机构型DLR-F6翼身组合体,研究了不同湍流模型对气动特性和流场特征的影响.控制方程采用全场三维可压、雷诺平均的Navier-Stokes方程;计算格式采用Jameson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进行求解;湍流模型分别采用EARSMk-ω模型、Spalart-Allmaras(S-A)模型、SST模型、Standardk-ω(STDk-ω)模型、Low-Reynolds Numberk-ω(LRNk-ω)模型.通过对巡航状态的计算研究,分析了五种湍流模型在翼身结合处气流分离的特点,为工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义良 《推进技术》1992,13(3):59-65
实验表明,除均匀各向同性湍流之外,由湍流脉动引起的标量的输运都是各向异性的,且平均量梯度与湍流输运通量之间有一夹角。因此,在用梯度准则模拟湍流输运时,其输运系数应是一个二阶张量。本文推出一个张量形式的输运系数计算公式,并用它分析均匀各向同性湍流、有应变率的均匀剪切流、管内流动和二维平面射流中的热通量问题,均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理论及在管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就密相、湍流、可压、气固两相流的基本方程用双流体模型进行了较说尽地归纳。与单相流体相比,在两相流的基本方程中,多了一个变量(体积浓度)及两相间的耦合作用,并用CDIPSA方法对可压密相上升管道湍流流动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随颗粒直升的增加,使得单个颗粒脉动速度减小;但是气体及颗粒的速度差却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10.
热湍流现象是自然界以及生产生活中很普遍的现象,它源于温差导致的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瑞利-伯纳德(Rayleigh-Bénard,RB)热湍流系统是从众多自然现象、工程实际中抽象出来的研究热湍流的经典流体力学模型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间,瑞利-伯纳德热湍流系统被广泛用来研究湍流热输运、流动结构演化等特性。最近的研究发现即使在相同的控制参数下,RB热湍流系统中的大尺度流动存在不同的湍流态(结构),且不同的湍流态对应着不同的热输运效率。因此,理解不同的湍流态(结构)的产生机制有助于调控系统的热输运效率。本文就RB热湍流系统中的多湍流态现象,着重评述近年来的若干研究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将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测点测量几何结构复杂的双旋转盘腔转盘表面的压力分布及盘腔进出口的总压损失.实验结果表明:当湍流参数由0.1变化到0.4时,转盘表面的压力先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大而减小,之后随旋转雷诺数的增大而增大,并且转变的湍流参数对于两个转盘是不同的.在相同湍流参数下,旋转雷诺数决定了转盘表面的压力分布曲线形状;两个旋转腔的总压损失随湍流参数的增大而增大,随旋转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不同,右旋转腔两个入口到出口的总压损失随旋转雷诺数的变化规律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祖国君  陈矛章 《航空动力学报》1992,7(3):210-214,288
总结了目前已知的一些旋转的基本现象。在对三维旋转不可压边界层方程进行认真地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深入地讨论了旋转产生的离心惯性力、哥氏惯性力以及法向压力梯度不为零(?p/?x2≠ 0 )对三维边界层计算结果的影响,得到了一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Error Analysis of Space-Stabl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error equations for a space-stable 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 are derived. This is done by directly perturbing the mechanization equations in the inertial frame and then transforming in open-loop fashion to the local-level frame. A rotating inertial platform and velocity and altitude damping are considered. The relations between errors in space-stable and local-level systems are noted. Numerical results are presented for certain random error sources.  相似文献   

14.
针对具有几何耦合的非线性粘弹减摆器,在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其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扰动微分方程,然后通过多桨叶坐标转换的方法将方程变换到不转坐标系中,并与直升机悬停时的线化小扰动方程结合起来进行特征值分析;减摆器静态位移和几何耦合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弹减摆器会提高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增大减摆器的静态位移会降低其有效阻尼;对于所考虑的旋翼系统来说,几何耦合可能会减小减摆器的静态位移,从而提高摆振后通型模态的阻尼。  相似文献   

15.
魏玲  葛宁 《航空动力学报》2005,20(2):262-266
应用有限体积法及Baldwin-Lomax代数紊流模型求解叶轮机转子内流动的三维可压缩非定常薄层Navier-Stokes方程组,计算一个绕X轴等转速旋转的转子内流场问题,用当地时间步长方法来加速收敛。采用隐式算法对对流通量进行求解,而扩散通量采用显式算法。采用高阶TVD下的Roe格式计算对流通量,采用中心差分格式计算扩散通量。关于守恒变量Q的非线性方程组,采用牛顿迭代方法求解,线化后的方程用对称的Gauss-Seidle方法求其渐近解。应用该算法模拟了转子NASARotor67流场,与试验做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包括性能、等马赫线以及总压和总温等等。在最高效率点附近计算与试验比较接近,但在靠近失速点时计算与试验略有差别。   相似文献   

16.
基于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的表面传热系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硕  曹义华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6):1319-1327
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控制二维绕流的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组,计算了光滑和粗糙NACA0012翼型以及圆柱表面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分析了近壁面网格间距、湍流模式和表面粗糙度模型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切应力输运(SST)湍流模型能够区分层流和湍流边界层的对流传热特性,并能预测转捩的发生;采用Spalart-Allmaras(S-A) 扩展模型能够计算粗糙壁面的对流传热系数,但采用忽略转捩函数的S-A模型不能有效计算层流边界层的传热系数.当近壁面网格间距接近10-5量级的黏性子层时,在光滑和粗糙壁面都能得到准确的传热系数分布.结合合适的近壁面网格间距,湍流模式和表面粗糙度模型可以得到与实验数据十分接近的表面传热系数曲线.通过与求解不可压缩RANS方程得到的结果比较后发现,不可压缩RANS方程主要忽略了压缩和黏性耗散效应,这种效应可以通过绝热升温项的形式并入总体热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士明  陈矛章 《航空学报》1991,12(11):592-599
 随着压气机向着更高的级负荷和更低的展弦比方向发展,径向掺混问题在气动分析和气动设计中越来越重要,当前对决定径向掺混的主要因素众说不一。本文用严格的理论,得到了用统一形式表示含二次流和湍流在内的各个径向掺混因素的多级轴流压气机通流基本方程组,并讨论了二维通流流场湍流掺混与实际流场三维剪切结构的关系。基本方程组的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以及其它掺混理论结果比较表呀,该方程组能够满意地模拟多级轴流压气机中的径向掺混特性。  相似文献   

18.
张国庆  华耀南 《航空动力学报》1992,7(4):309-311,393
利用涡量—流函数方法求解离心压气机进气弯道中的轴对称粘性流场。本文推导出了q—τ湍流模型方程在正交曲线坐标系下的表达式,并用以预测湍流流场。文中在涡量方程及q—τ方程中引进非定常项,采用时间推进法求解。通过对二维直通道及复杂边界的轴对称弯道内的层流、湍流流动的计算,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二维受扰超声速喷管流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TAR -CD软件包所采用的控制方程、湍流模型和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有出口旋转挡板的拉瓦尔喷管的超声速流场 ,分析了出口旋转挡板转动对超声速喷管流场速度、压力和Ma等参数的动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环形燃烧室冷态流场数值模拟中的数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带双级径向旋流器环形燃烧室火焰筒,研究不同紊流模型(standardk-εmodel,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model和代数应力模型(algebraic stress model))及算法(SI MPLE(semi-i mplicitmethod for pressure-linked equations),PISO(pressure i mplicit split-operator))对复杂流场求解准确性及效率的影响.火焰筒三维贴体网格采用型线定点与偏微分方程相结合的方式生成,用壁面函数法处理近壁区域流动.计算结果表明,PISO算法提高求解效率;不同紊流模型预测结果均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其中代数应力模型最为准确,更适用于复杂流场的数值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