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5,32(6):680-681
<正>(2015年11月30日,北京丽晶酒店)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外交部,欢迎各位参加中国、老挝、俄罗斯、美国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东盟地区论坛外空安全研讨会。外空安全问题事关全人类命运,是一个战略性和前沿性很强的问题。我希望各与会代表充分利用此次会议,就共同关心的外空安全全球治理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充分交流看法和经验,积极推进协调与合作,共谋维护外空安全之策。  相似文献   

2.
张叶 《航天员》2013,(5):30-30
2013年9月16日,由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共同主办的载人航天技术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开幕式后,举行了纪念中国首次载人航天十周年的活动,由联合国外空司空间应用专家土井隆雄(Takao DOI)主持.来自世界各国的航天员、航天机构代表分别致辞表达祝贺,不仅表达了他们对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的高度赞扬。还对中国载人航天在未来太空探索中注重国际合作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3.
孙青 《中国航天》2006,(1):18-18
由中国国家航天局、联合国外空司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共同主办,中国卫生部、亚太空间技术与应用多边合作秘书处协办的“联合国亚太地区远程医疗发展研讨会”于12月5日至9同在广州举行,来自阿富汗、澳大利亚、比利时、印度、伊拉克、老挝、美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南非、斯里兰卡,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泰国、意大利等国家的50多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国际外空立法的发展与我国的外空政策和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新民 《中国航天》2008,(2):29-33,37
近年来,外空的战略地位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外空不仅是国家战略和安全的重要空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宝库、高科技的聚集点,也正在日益成为外空大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许多国家已把外空作为其崛起的新机遇.当前.围绕着外空战略、安全、经济、资源利益等展开的政治和法律斗争值得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00,(11):3-5
本刊综合报道,10月4日,我国首届“世界空间周”庆祝大会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召开,拉开了世界空间周系列活动的序幕。 将每年的10月4~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起因于1999年7月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大会。大会期间,与会专家考虑到1957年10月4日,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道路;1967年10月10日,人类开发外层空间的法律基础《外空条约》生效,标志着人类开发外层空间纳入了法制轨道。因此,建议将每年的10月4日至10日,定为“世界空间周”。此建议经1999年11月联合国第 54届大会核准被确定。 今…  相似文献   

6.
空间碎片国际机制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空间碎片国际机制(多边谈判机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趋势,从而为中国参加相关谈判工作提供参考。空间碎片国际机制的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政策化、法律化和制度化的趋势。无论是从外空利益争夺、外空战略实现,还是从中国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国航天立法体系完善的角度来讲,积极参加空间碎片技术合作与规则制定的国际谈判都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内建设上来看,中国应尽快制定“技术—政策(战略)—法律”三位一体的解决思路和具体方案;从国际层面看,可以借鉴美国一直坚持和贯彻的“技术—政策—国内规则—国际软法—国际法”外空策略,来开展空间碎片减缓和清除等方面的技术与规则制定的合作。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30日-12月2日,中国与老挝、俄罗斯、美国共同举办的东盟地区论坛第三届外空安全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欧盟等20余个国家、联合国机构、地区组织及国内外知名智库的近100名代表与会。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9月21~22日,由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和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主办,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空间法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15年亚太空间合作组织空间法律与政策论坛"在北理工国际交流中心顺利举行。来自联合国外空委员会、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外交部条法司、国防科工局的代表,德国、法国和巴基斯坦等亚太国家以及中国多所高校的海内外学者80余人参与本次论坛。国防科技工业局系统一司副司长赵坚代表  相似文献   

9.
2007年9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组织召开国际空间政策与我国航天发展研讨会,国家有关部委、军队、企业和高等院校等30家单位的60名代表和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围绕国际空间政策未来发展趋势与启示、中国空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研究制定国家空间政策的必要性、组织方式、主要内容等进行了专题研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作为世界空间大国之一,制定和出台自己的国家空间政策十分必要,并建议加强政府主导、充分调配资源、积极动员协调,抓紧启动我国空间政策顶层设计与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商业发射许可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空条约》第6条规定:本条约各缔约国对本国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活动应负国际责任,不论这类活动是由政府机构或是由非政府实体进行的。它并应负国际责任保证本国的活动符合本条约的规定。非政府实体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的活动,应经本条约有关缔约国批准并受其不断监督。国际组织在外层空间,包括月球与其他天体在内进行活动时,遵守本条约的责任应由该国际组织和参加该国际组织的本条约缔约国共同承担。为履行外空条约的上述规定,绝大多数空间国家均制订了相应的国内立法,对本国非政府实体从事空间…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 6月 22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钓鱼台举行了向全国两万所学校赠送航天科普图书仪式,从而拉开了中国庆祝2001年“世界空间周”活动的序幕。1999年7月在维也纳召开的联合国第三次外空会议期间,与会国家考虑到, 1957年 10月 4日 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外层空间,开辟了人类探索外空的新纪元,以及1967年10月 10日《外空条约》生效,为人类开展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奠定了法律基础,因而一致建议,将每年 的10月 4-10日作为“世界空间 周”。1999年12月,联合国第54 届大会核准了第三…  相似文献   

12.
国际空间法是指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之间开展外空探索、利用、开发活动中权利义务规则的总称。狭义的国际空间法仅指以联合国外空五大公约为核心的国际条约体系,对于缔约国是具有强制的法律约束力的;广义的国际空间法还包括联合国大会决议和联合国外空委大会文件在内的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具有很强的政治约束力的外空国际活动规则。中国1983年加入《外空条约》,1988年加入《营救协定》、《责任公约》和《登记公约》,没有加入《月球协定》。文章分析前4个公约以及《遥感原则》、《防止在外空部署武器条约草案》、"外空透明与建立信任措施"联大决议、《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准则草案》等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简要分析其对中国航天活动可能产生的限制和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 言外空安全威胁是综合多元的,受到来自政治、军事和技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外空军备发展是最现实最直接的威胁,成为影响外空安全的主要因素。面对当前外空军事化的现实及外空武器化和外空军备竞赛的趋势,现行国际外空法的不充分性、不具体性日趋明显。如《外空条约》虽然规定各国可出于和平目的利用外空,但没有明确禁止对外空物体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虽然禁止在外空放置核武器,但未禁止在外空部署其他种类的武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人类外空活动计划中,外空资源探索、开发、开采和利用将成为各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美国、欧空局等空间大国和国际组织已经从国家实践、空间政策、国际合作等方面成为了身体力行的先驱。在现行国际空间法制度中,外层空间自然资源的权属状态仍然不明。2015年11月25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15外空资源探索与利用法》,为本国公民从事相关活动提供了法律保  相似文献   

15.
正临近空间通常是指介于传统上公认的领空和外层空间之间的一个特殊空间,它具有极高的军事战略价值和民用价值,也关乎国家安全。临近空间这一称谓最早由美国提出,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鉴于目前领空与外空的界限仍未得到明确划分,导致临近空间的相关飞行活动从法律性质上看仍处于模糊状态。本文将结合各国所开展的临近空间活动和相关国际法,对临近空间及其相关飞行活动的法律性质做出界定,并探讨可能适用于这一  相似文献   

16.
二院于1997年7月16~17日在航天人才培训中心召开“三化”工作研讨会,院型号总师、副总师和各单位负责“三化”工作的领导及代表共67人参加了研讨会。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汪致远部长以及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局宋森尧总师、七0八曹峻岩副昕长应邀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研讨会由二院谈凤奎副院长主持。汪致远部长就武器装备为什么要搞“三化”和如何搞“三化”发表了讲话。二院质标处李旭亮副处长向大会作了二院“三化”工作实施方案的说明,总结了二院开展“三化”的情况,分析了推行“三化”工作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以及积累的技术资源和管理经验,提出了开展“三化”工作的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明确了实施途径、近期工作安排和管理措施。最后,七0八所刘奎同志代表国防科工委“三化”工作组向大会宣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2001,(8):35-35
中国代表团团长黄惠康最近在联合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委员会(外空委员会)第44届会议上发言指出,个别国家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优势而制订了控制外空的军事战略,为此,有必要尽快谈判缔结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及外空武器化的国际协定。 黄惠康说,过去40年里,人类探测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活动不断取得新的成就,新世纪的空间科技及其应用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然而,人类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个别拥有先进空间能力的国家为谋求更大的军事优势而制订了控制外空的军事战略,并且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继续加紧研制和试验包括反弹道…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三月二十四日,“国际空间法学会”在联合国外空法律小组委员会开会期间,曾请“国际宇航研究院”院长缪勒博士(Dr.George E.Mueller)作报告,对本世纪末空间发展的状况作了瞻望,内容较新颖。现将报告主要内容整理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6日至30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主办的“中国宇航学会飞行器总体专业委员会第七届空间热物理专题研讨会”在成都召开。参加单位除航天科技集团系统内单位以外,还包括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相关单位,参会代表约70余人。  相似文献   

20.
空间碎片主动清除义务、责任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碎片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传统的空间碎片减缓措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外空环境保护的需要,通过机械臂、电动系绳、激光等手段进行主动的空间碎片清除正成为研究和讨论的焦点.从法律角度看,“一国是否有进行空间碎片主动清除的义务或责任?”、 “空间碎片主动清除可以遵循何种原则(或)模式开展?”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