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BMDS)是一种全球部署的对各种射程弹道导弹在各飞行阶段实施拦截的防御体系,目前是全球最为完善,且能力强大的导弹防御体系。BMDS主要包括导弹预警,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C2BMC)系统,以及各类武器系统三大部分。BMDS武器可实现"三段四层"拦截,即上升段拦截,典型装备有空军的机载激光器(ABL)、海军的"宙斯盾"及动能拦截器(KEI);中段拦截,典型装备主要是"宙斯盾"、陆军的陆基中段防御(GMD);末段分为高层  相似文献   

2.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5):46-46
据报道,美国导弹防御局(MDA)的反洲际弹道导弹项目的拦截试验将再次推迟至2006年进行。2002年11月,MDA进行了拦截试验,但用于打击目标的杀伤器未能与助推火箭分离。试验1周后,MDA宣布准备于2005年年底前在阿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部署20枚拦截弹。同月根据布什总统关于自2004年年底开始部署初始导弹防御能力的命令,MDA又提出于2007年年底前在阿拉斯加州再部署20枚拦截弹。  相似文献   

3.
美导弹防御局 (MDA)计划于 2 0 0 4年 9月开始部署基本型导弹防御系统。可拦截在助推段、中段和末段飞行的弹道导弹的整个系统将包括许多不同的系统。 2 0 0 4年投入使用的系统有“部署在阿拉斯加州FortGreely和加里福尼亚州FtVan denberg的地基中段拦截器 ,以及由“宙斯盾”驱逐舰提供的海基远距离监视和跟踪平台 ;2 0 0 4年末 ,完成在美国上述两州内部署 2 0枚地基拦截器的计划 ;2 0 0 5年将在一艘“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BMD)巡洋舰上装备用于对付短程和中程弹道导弹威胁的拦截导弹 ;2 0 0 6年将使 1 0艘驱逐舰和 1艘巡洋舰也具有上…  相似文献   

4.
王欣欣 《上海航天》2007,24(6):19-19
据报道,美导弹防御局(MDA)宣称其同时拦截两枚弹道导弹靶弹的直接杀伤拦截飞行试验获得成功。此次试验首次拦截两枚连在一起的未分离靶弹,是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计划进行的13次飞行试验中的第10次和第11次成功拦截。此次拦截利用了直接杀伤技术,即当导弹直接碰撞目标时不使用炸药摧毁弹头。  相似文献   

5.
美国战略防御计划局(SDIO)已对助推段防御用的探测器提出了总的要求,并计划于1988年年初为其弹道导弹分层防御的中段拦截选定最佳的探测器组合。 助推段监视和跟踪系统(BSTS)是用来探测并跟踪助推段的洲际或潜射弹道导弹的,它是目前防御支援计划中导弹预警卫星的必然发展结果。 危险的工作环境 然而,BSTS要求能在非常危险的环境中工作。该系统要跟踪多枚导弹,识别导弹的类型,向整个防御系统传输数据,并在导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荣 《中国航天》2006,(12):42-44
2006年7月12日,美国末段高空区域防御(THAAD)系统成功地拦截了一枚名为赫拉的靶弹。此次试验是自2005年底THAAD进入系统研制与验证阶段以来的第三次试验,也是近六年来的首次拦截试验。THAAD计划是美国的一项机动陆基导弹防御计划,用于摧毁末段中近程弹道导弹,在美国导弹防御局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动能拦截弹研制与部署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地基拦截弹 地基拦截弹(GBI)是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的“武器”部分,是一种先进的动能杀伤防御武器,其任务是在地球大气层外拦截来袭的弹道导弹弹头并利用“直接碰撞”技术将其摧毁,即在大气层外(100km以上的高度)拦截来袭导弹。在GBI飞行过程中,作战管理指控系统通过飞行中拦截弹通信系统向其发送信息,修正来袭弹道导弹的方位信息,使得GBI弹上探测器系统能够识别指定的目标并进行寻的。  相似文献   

8.
与助推段拦截一样,中段拦截防御系统的主要部分也必须设置住空间的轨道平台上,或者设置在快速发射系统上。但是,中段拦截有两点与助推段不同:一是可供拦截的时间较长——对洲际弹道导弹而言,有20分钟左右;二是需要拦截的目标多,防御困难。来袭导弹在助推段之后将施放大量的诱饵和其它突防装置使防方需要跟踪和拦截的目标可能多达10万或20万个。在空间的真空环境中,每个目标都沿着极其相似的惯性弹  相似文献   

9.
空天瞭望     
美国2002年12月11日又进行了一次导弹防御计划下的拦截试验,但拦截弹未能命中太平洋中部上空的模拟来袭导弹。试验中,一枚改装的“民兵”2洲际弹道导弹(携模拟弹头)首先从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升空。约20分钟后,携带拦截弹的火箭从约7725公里以外的夸贾林环礁起飞。但拦截弹未能从助推火箭上分离,造成脱靶。2000年进行的一次试验也曾出现类似问题。这次使用的助推火箭今后将不再使用。目前两种新火箭正在研制之中,将在2003年年中开始进行飞行试验。参与本次试验的其它系统(包括雷达等探测器以及战斗管理、指挥…  相似文献   

10.
一、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调整的基本情况 2013年3月15日,美国国防部长哈格尔在五角大楼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鉴于朝鲜开展第三次核试验,而且正在发展公路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针对其快速发展的导弹威胁,美国制定了4点有针对性的导弹防御措施,主要包括: 1.增加地基拦截弹部署数量.目前美国共部署30枚地基中段拦截系统(GMD)拦截弹(GBI),其中阿拉斯加州格里历堡26枚,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4枚.  相似文献   

11.
简讯     
《上海航天》2007,24(5)
MDA顺利完成KEI火箭发动机试验日前,美导弹防御局称已成功完成了动能拦截器(KEI)计划中第一级火箭发动机的重要试验。该试验于2007年9月6日在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的试验中心进行,是最近18个月来进行的第三次成功的第一级发动机试验。试验中,一级火箭发动机适时点火并完成了一次全程燃烧,达到了较高燃烧温度。KEI是一直径约1 m,长约11.8 m的三级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拦截器,可携带目前正在研制的未来多用途杀伤飞行器系统。该系统采用“射枪”方法———用安装在单枚导弹上的多个小型拦截杀伤器攻击敌方弹头,并可以迎击可能的诱饵或对抗手段…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以改进型防空导弹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以及建立未来战术弹道导弹防御(ATBM )系统必须解决的关键技术。介绍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战术弹道导弹防御体系的特点 ,认为战术弹道导弹的防御应该主要地依靠并发展地基拦截系统。  相似文献   

13.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发展与海基系统拦截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美国"欧洲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和"弹道导弹防御评审报告"(BMDRR),简要介绍了美国学术界一些人士的不同看法.然后着重综述了美国学术界人士与国防部关于海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SM-3拦截弹飞行拦截成功率之争,并指出这种争论的技术焦点就在于SM-3拦截弹击中火箭箭体是否足够,或者说是否必须碰撞弹头才能摧毁导弹.  相似文献   

14.
孙俭 《中国航天》1992,(4):29-33
简述战略防御计划进行重大调整后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的发展情况,着重介绍了几种反战术弹道导弹探测器及某些探测器方案,如智能眼探测器、地基雷达、战区导弹发射探测卫星、机载光学探测器等;还介绍了4种拦截弹;改进型爱国者、增程拦截弹、战区高空面防御系统和箭导弹。  相似文献   

15.
根据拦截弹发射时刻至拦截弹命中目标,拦截弹和弹道导弹飞行时间相等条件,基于合理假设分别建立了防卫区前置半径、后置半径、侧界半径和防卫区面积模型。在分析防御系统防卫区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用定量方法对某防卫区主要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对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和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知识资料窗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简介由于弹道导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广为扩散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拥有或正在发展弹道导弹。美国认为 ,在近期内 ,会有一些所谓的“无赖”国家向美发射少量简单的洲际弹道导弹。如何对付袭击美国的弹道导弹 ,成了美国人的一块心病。为此美国从 1996年开始实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反导计划。NMD计划旨在部署一种可拦截数枚射向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的系统。该系统应有较好的费效比 ,能有效地使用并符合反导条约。按计划 ,先用 3年的时间研制成功 NMD,再用 3年的时间进行部署。NMD的系统组成NMD系统包括陆基拦截弹…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反导系统,地基中段防御(GMD)系统肩负着保护美国本土免遭远程或洲际导弹攻击的重任。5月30日,该系统在太平洋上空成功开展了一次拦截试验。这次试验被美导弹防御局长詹姆斯·叙林称为"GMD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实现了两个关键的"首次":一是首次在试验中拦截了较为复杂的洲际弹道导弹靶标(以前拦截的主要是中程弹道导弹),使其作为战略反导系统的作战能力得到了初步检验;二是拦截弹首次使用了最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导弹防御局将精确跟踪空间系统(PTSS)计划视为未来10年国土和地区防御中最大的提高,PTSS将提供来袭弹道导弹整个飞行弹道的火控跟踪数据,可直接引导武器系统发射拦截导弹,显著扩大了拦截弹的防御作战范围。在深入分析PTSS系统发展概况、功能特性的基础上,围绕BM突防需求,探讨了针对PTSS跟踪相机的对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张晓岚 《上海航天》2005,22(6):62-62
据报道,2005年11月17日,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和海军成功进行了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拦截测试,并通过由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APL)研制的传感器对试验情况进行密切关注。该传感器可提供高精度图像,从中可看到目标的撞击点,并有助于了解连接固体燃料助推器发动机残骸的加速燃烧。试验中,靶弹在大气层外被标准-3导弹成功拦截。  相似文献   

20.
核大战一旦爆发,苏联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中的相当一部分将能够通过SDI分层防御系统的助推段防御层。这些导弹在进入助推后阶段后,将释放多个再入飞行器,其中既有弹头,也有大量的诱饵。SDI系统必须争取在飞行中段消灭其中的弹头,以减轻再人段防御的压力。但由于每个弹头周围都有许多个诱饵,因此首先必须识别真假弹头,才能有效地进行拦截。识别能力是对SDI分层防御系统最重要的性能要求之一。 特异的中性粒子束 根据SDI的任务要求,美国正在研制各种反弹道导弹武器,诸如动能杀伤弹丸及定向能粒子束等。其中有一种武器,由于它不仅具有杀伤威力,而且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