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泥混凝土道面是我国机场跑道道面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我国现有机场中占有较大比重,它具有强度高,刚度大,受温度影响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水泥混凝土道面接缝较多,对重力荷载较为敏感,易发生裂缝、掉角、脱空等先期病害,从而导致道面的破损,甚至发生沉降、错台等现象,将直接影响飞行安全。如何治理与预防道面裂缝,混凝土板块的脱空、沉降等病害,搞好机场跑道道面的维护,延长机场跑道的使用寿命,确保飞行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云机场地处华南沿海,是我国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随着民航运输事业的发展,机场航空业务量逐年递增。该机场原水混混凝土跑道,长3380,宽60米,自1964年第三次改扩建后至今已使用30多年,硅道面日趋老化,近年曾多次局部整修,但道面水泥检板破损、沉降、开裂现象严重,成为影响航班飞行安全的不稳定因素。1995年对广州白云机场道面进行了测试与评价,从现有道面剩余寿命分析结果表明,跑道1+080~1+600段大部分已经接近破坏状态;整个跑道道面的国际平整度指数IRI在4.0~60之间,平整度属于良,局部接近于中;0+200~2+000道面…  相似文献   

3.
TheOverlayTechniqueStudyofAsphaltConcreteonthePavementRefurbishmentinShanghaiHongqiaoAirport上海虹桥机场道面最早是水泥混凝土道面,因破损严重曾于1991年对跑道和平行滑行道进行过一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由于近年来飞机架次的大幅度增加及机型的不断增大,使得道面的使用性能呈逐年下降趋势,对B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带来隐患。经过多次论证,1995年决定对虹桥机场道面进行再次整修,并于1998年完工。由于这是我国民航机场第一个进行第二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的机场,技术难点较多。本文将结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道面再次整修设计,…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航机场跑道多为水泥混凝土道面,有些机场跑道经多年使用及环境影响,部分道面破损较为严重,对机场飞行安全构成了一定的影响。为此,近年来民航对部分水凝混凝土道面破损较为严重。机场采取道面加盖沥青混凝土的方法,改善旧跑道的服务质量,延长机场跑道的使用年限。  相似文献   

5.
水泥混凝土道面是机场通常采用的一种道面形式,其具有刚度大、强度高、使用耐久和日常养护工作量小的特点。但由于水泥混凝土的脆性性质和体积敏感性,这种道面需设置各种接缝,并且对超载敏感,损坏后修复困难。我国目前使用的机场有一部分已经达到或接近设计年限,有的虽未达到设计年限,但由于飞行架次的增加,机型的变大等因素,也出现了道面损坏、使用品质下降等情况。为了改善道面使用状况,保证飞行安全,需对机场道面进行改造。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避免机场道面的过度损坏,合理安排道面超载及超载运行次数,国际民航组织为统一各会员国通报机场道面强度的方法,规定各会员国从1983年起在航行资料中一律采用ACN-PCN法通报机场道面强度。而作为设计单位,应将所设计的水泥混凝土道面PCN值计算出来并提供给机场建设部门。  相似文献   

7.
由于沥青混凝土道面属于柔性道面,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竣工后道面平整度好,飞机起飞降落时,乘客感到平稳舒适。近年来在我国机场建设中,应用沥青混凝土修建机场道面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机场道面加铺改造中发挥其优越性,飞机可以不转场、不停航,利用夜间进行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如果沥青混凝土道面的质量控制不好,将会引起早期破损,增大养护费用,影响飞行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某机坪建于1993年,面积为263400m^2,道面结构自上到下依次为35cm水泥混凝土,2cm石屑找平层,18cm二灰碎石,18cm二灰土。经过调查发现该部分停机坪道面典型病害有:大面积麻面、剥落、填缝料损坏,以及少量接缝破碎、掉边掉角,没有出现对道面实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的结构性损坏。本次工作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修补方式及修补材料,治理道面的麻面及轻度剥落问题,改善道面表面状况,恢复道面平整度,消除飞机运行的安全隐患,保证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9.
机场水泥砼道面板掉边掉角,是砼道面工程施工最容易发生的质量通病,它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而且还影响飞行安全。多年来,这一质量通病长期困扰着各个施工队伍。几年来,根据我公司在多个机场砼道面施工的经验与教训,从以下八个方面对掉边掉角的原因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航空运输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国内各大机场的航班量显著增长。机场跑道道面摩阻性能维护作为确保飞行安全的一个重要前提,愈发成为各机场在日常运行保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中国民航在机场跑道道面摩阻性能维护方面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相关规范、标准也不尽完善和详实,在道面摩阻性能维护的运行保障中,各大机场执行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建立、健全跑道道面摩阻性能评价标准,对各机场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两宁曹家堡机场属国内干线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D。该机场始建于1988年,1991年12月投入使用。机场经过近10年使用后,跑道地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沥青砼表面出现较严重的松散、石子脱落以及纵、横向裂缝等现象,严重危及到飞行安全。民航总局决定(民航规函[1999]614号),为恢复表面功能,在不停航冬件下对该机场道面进行罩面修复。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机场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同时道面混凝土加盖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飞机接地地带和跑道端部出现明显的辙槽;道面平整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差;跑道调头坪部位出现局部扭起和脱粒现象;跑道道面局部或大部出现渗水现象。这些病害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和机场跑道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病害的产生或将病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结合以往工程实践经验对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以某机场道面修补了工程实践和室内试验为基础,介绍了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损坏的快速修补材料,施工工艺和所需的机械设备,北京某机场水泥混凝土道面不停航抢修工艺实践表明,使用快硬硫铝酸盐水酸配制的特快硬混凝土具有早期强度高,与旧道面结牢固等特点,可实现不停航施工,对保障飞行安全,改善道面的使用质量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机场道面小弹坑的情况,应用飞行力学与振动力学原理分析了道面小弹坑对飞机活动产生的影响。建立了飞机主起落架的运动模型和振动方程,通过求解振动方程得到了动载系数与道面小弹坑的形状关系。根据动载对机场道面、人员的舒适度影响规律,提出了不需要抢修的道面小弹坑限制值的分析方法。分析结论可以作为机场道面抢修的一项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道面管理系统PMS(Pave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的系统。道面是机场最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每年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维护管理。但是,我国机场道面的管理一直采用着经验和半经验型的管理模式。近几年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及机型的不断更新,在大容量的飞行架次条件下,这种经验型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道面管理的需要。开展道面管理系统(PMS)的研究,对道面进行科学化管理已经显得愈来愈重要。道面管理系统PMS的提出和研究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一些国家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道面评价体系。我国除了上海机场组织研究过机场道面管理系统外,尚没有其他机场对此开展对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加强机场飞行区的建设和管理,搞好机场飞行区的维护工作,是保障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的重要环节,也是各机场管理机构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我们认真地贯彻落实民航总局有关保障飞行安全,加强机场飞行区保护和管理的各项命令、指令和规定,经常对道面进行维护和修补,取得了一定成绩,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许晔  骆健 《机场建设》2008,(1):29-32
丽江机场于1992年年底开始建设。1995年5月施工完毕,工程验收为优良工程。1995年6月首航,1998年进行改扩建,增加停机坪面积,增加了一条联络道,扩建了候机大楼等,1999年底完成。随着丽江机场航空业务量迅速增长,飞机起降架次不断增加和机型已超出原设计机型,飞行区道面局部出现了掉边掉角,有的板出现了裂缝甚至出现了断板,跑道南端出现了泛浆,道面板板缝间距拉大等各种病害,已经对飞行安全产生了隐患。  相似文献   

18.
陈旭 《机场建设》2009,(2):12-15
随着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现有机场设施不适应航空业务量需求的滞后不断显现,很多的大中型机场要求增大使用的机型,而道面承载能力的不足,无法保障飞行安全,需要进行道面补强改造。为了满足机场的正常使用,越来越多的机场选择在旧水泥道面上进行沥青混凝土加盖的方式补强,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不停航条件下的沥青混凝土加盖施工组织与沥青混凝土道面的压实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交流,与各位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接缝是机场场道工程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薄弱部位,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道面的使用性能、整体强度和使用寿命。在施工过程中,接缝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认真作业,杜绝各种错误做法,不断总结提高,从而保证接缝质量,进而保证道面质量及观感。  相似文献   

20.
该项研究是以某机场为试验工程,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机场跑道产生大面积沉陷而展开的研究课题。修复工程包括沉降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和道面修复技术研究两部分。本文论述了道面修复技术和道面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用沥青砼修复沉陷道面的技术,并从材料筛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保证道面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