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1日,又称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04,(12):22
2002年7月1日正式组建的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由四部、南京晨光集团公司、17所、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现有正式在职职工5000余人。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7,(7):F0002-F000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成立于2002年7月1日.又称中国航天科工运载技术研究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我国专业从事地地导弹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等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是我国专业从事固体运载战略武器系统,固体运载火箭等研制生产的主体与技术抓总单位。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09,(12):30-31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以下简称四院),被誉为中国固体战略导弹事业的摇篮,在固体运载火箭、地地导弹武器系统研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日前,我国首次载人航天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承担着"神九"飞船逃逸火箭发动机、飞船舱体密封系统和航天员医监生化检测组件三大产品研制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迎来了50华诞。1962年7月1日,航天四院的前身——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固体发动机研究所在四川泸州成立。此后四院转战南北,相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陕西蓝田、湖北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7月27-30日,中国核学会辐射物理分会第四届全国辐射物理学术交流会在山东烟台成功召开。来自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400余位辐射物理领域的相关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未来。来自中国核学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西北核技术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30多家单位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8.
<正>"嫦娥四号"是不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或者复制品?不少"航天迷"朋友们心中存有这个疑问。备份的确是"嫦娥四号"原本的使命,但在"三姐"圆满完成任务后,"四妹"被赋予了新的担当——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可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首飞,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新挑战。为此,研究院科研人员精心设计与研制,使"嫦娥四号""脱胎换骨",成为与"三姐"不同的全新的航天器。备份变  相似文献   

9.
读者与编者     
本期内容提问: 1.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载火箭,其第三级的发动机,以及返回式卫星的__发动机、通信卫星的__发动机等,来自中国固体火箭动力之乡——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 2.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是战术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7,(11):2-3
中国航天二院创建于1957年11月16日,其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航天二院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是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研究院之一,是中国航天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二院总部及科研生产主体在北京。  相似文献   

11.
李力 《国际太空》2021,(3):34-38
1 世界一流宇航企业的空间业务构成 2016-2020年连续在榜的国际宇航企业主要是波音公司(Boeing)、空客公司(Airbus)、洛马公司(LM)和诺格公司(Northrop Grumman).这四家国际宇航企业均连续数年雄踞《财富》世界500强,且在业内排名均居于前列,按照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对世界一流...  相似文献   

12.
2009年2月23日,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在北京揭牌成立.组建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完成国家赋予的富国强军神圣使命的重要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6月25日19时50分,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第四研究院,以及中国科学院、信息产业部所属有关单位共同研制的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乘坐”长征三号运载火箭从西昌起飞,踏上了漫漫的太空之旅。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是完全依靠国内的力量,自力更生研制的。卫星设计工作寿命3年,由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北京CDAS站  相似文献   

14.
2月23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该研究院是依托中国航天电子技术研究院,联合集团公司所属相关单位组建而成的。今后,该研究院将作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门户单位和资源集聚载体,承担物联网应用工程的设计与实施任务,为集团公司实施物联网产业发展和标准建设提供主要支撑,成为集团公司物联网产业开放式创新孵化平台。  相似文献   

15.
1983年6月15日,美国官方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校园内举行了空间望远镜研究院(Space telesor-ope instctute)落成典礼仪式。该研究院的组建是美国航宇局空间望远镜计划的一部分,NASA 让美国大学研究联合协会  相似文献   

16.
正2016年12月9日,在第四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本刊记者就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相关问题采访了外交部原副部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何亚非。记者:全球化新时代,我国航天国际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何亚非:全球化为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很多机会。这些年来,在航天领域,我国已与俄、欧、美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创立于1957年11月16日,初期为国家火箭控制系统专业技术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各类火箭(导弹)控制系统的研制生产任务。经过近50年的发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已成为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和整体优势的综合研究院,是国家防御技术总体研究院,承担了国家多个系列型号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固体燃料火箭技术,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地发展起来的。从50年代后期开始,到目前为止,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已参加了多种卫星定点和回收试验,及100多次各种导弹的飞行试验,保持着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尤其是1982年10月,我国潜艇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成功,集中体现了我国固体燃料火箭的水平,当时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在接见四院同志时称赞该火箭是“体态天工巧,玲珑一代骄。”  相似文献   

19.
7月22日,由原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北京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整合组建的国内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专业化设计、生产和试验研究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科技集团公司新六院)在北京宣告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实现整合升级,该院成为国内唯一的航天液体动力专业研究院。  相似文献   

20.
为庆祝我国航天事业创建40周年,宣传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及世界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第四研究院《四院报》编辑部、院团委、《航天》杂志社联合举办“爱航天、爱四院”知识竞赛活动。 这次竞赛活动,受到广大职工和航天爱好者的关注,共收到答卷3000多份,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5名,三等奖30名。10月24日在院科技活动中心举行隆重的发奖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