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孔迪  曲山 《航空发动机》2014,40(6):52-57
为验证航空发动机轴对称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开展了配装轴对称矢量喷管的航空发动机地面整机试车验证研究工作。试验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发动机典型工作状态点进行,首次进行了在阶跃输入条件下的航空发动机整机动态性能测试,获取了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控制系统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的基本数据,验证了航空发动机轴对称矢量喷管控制系统的有效性,总结了该系统的油源压力和流量对控制系统性能的综合影响,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矢量喷管技术在航空发动机事业中的关键作用,介绍了矢量喷管的发展状况及其优越性所在,提出了搞好研究工作的初步设想,指出了目前应抓紧解决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3.
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推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时引起的发动机推力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喷管有的效矢量角与几何矢量角近似成正比;喷管偏转角较小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几乎不同几何矢量角变化,喷管偏转角较大时,喷管的流量系数及发动机的总推力随和何矢量角的增大三小;发动机的轴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发动机的侧向推力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站在信息角度上,利用统计分析方法,阐述了航空发动机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展演变趋势。同时,借助于对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的简要分析,与二元推力矢量喷管作了对比,对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客观地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矢量喷管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数学模型和带这种矢量喷管的发动机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与发动机的共同工作,矢量喷管偏转角对高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的影响以及矢量喷管的几何尺寸对发动机共同工作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低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矢量喷管偏转角较大时会引起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下移,矢量喷管的几何尺寸对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针对航空发动机矢量喷管研究课题,开发的一套独立通讯显示系统。该系统很好地完成了矢量喷管的数模仿真、半物理模拟试验及台架试车。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和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S/VTOL(short/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是飞机实现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摆脱对跑道的依赖,减小航母的设计难度,及显著提高飞机机动性能的关键技术,已成为第4代战斗机和战斗机用航空发动机的设计标志。结合不同时期推力矢量喷管的特征和不同战斗机对推力矢量的技术要求,对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斗机用矢量喷管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及总结。详细提出了S/VTOL战斗机用推力矢量喷管的关键技术,并对开展S/VTOL战斗机用矢量喷管技术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气动矢量喷管二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动机处于推力矢量的工作状态时,二次流引气和喷射均会对发动机的部件匹配和性能产生影响.将气动矢量喷管置于发动机环境下,综合考虑了从风扇/高压压气机引出二次流,及二次流在喷管扩张段与主流的掺混等过程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基于发动机部件匹配技术及CFD技术,对二次流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选取风扇或高压压气机引气实现气动矢量喷管,均会使发动机性能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在满足二次流压力需求的前提下,宜采用风扇引气作为二次流气源.  相似文献   

9.
马会民  樊思齐  卢燕 《推进技术》2001,22(5):376-379
利用流场计算结果建立了轴对称矢量喷管的实是数学模型。将发动机部件热力参数间的关系用显式的解析式关系表示,从而去掉部件计算机的迭代过程,以此方法建立了涡扇发动机实时数学模型。在以上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带轴对称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利用此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对涡扇发动机工作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完成带推力矢量的涡扇发动机静态及动态计算,并可用于推力矢量控制研究。矢量喷管的偏转对涡扇发动机工作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轴对称矢量喷管执行机构协同控制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在航空发动机轴对称矢量喷管控制中出现的3个执行机构非等时同步运动问题,根据同步控制原理对轴对称矢量喷管执行机构控制回路设计了2种协同控制方案,并通过全数字仿真及半物理试验对基于偏差比例的变电流协同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在给定任意偏转角和方位角时,实现了轴对称矢量喷管3个执行机构等时同步运动,矢量偏转控制稳定、安全,且精度高、速度快.  相似文献   

11.
反流推力矢量喷管是当前从事推力矢量控制技术的人们极为感兴趣的方案之一,它属于流体作动式推力矢量喷管中的一种。这种喷管主要是通过对二股吸气反流的控制达到使喷管主流改变方向,进而实现航空发动机的推力矢量控制。该技术的最大优点是省掉了常规机械作动系统和一些运动件,因而,不但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矢量系统的反应敏捷度。若该技术在应用上得以实现,无疑又是航空发动机一次革命性突破,难怪有人把它称之为“跨世纪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结合后摆式轴对称矢量喷管的运动结构 ,对矢量喷管的矢量运动控制参数及控制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供航空发动机FADEC控制系统与推力矢量技术结合研究作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带推力矢量的涡扇发动机数学模型。结合某型涡扇发动机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对发动机工作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矢量喷管偏转时,在一定条件下,发动机低压转子共同工作线向喘振边界移动,而高压转子共同工作线不发生变化,发动机总推力是增大的。但当将矢量喷管偏转与喉部面积放大相结合,可使发动机保持原工作状态不变,而发动机总推力却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为开展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反推力装置的性能试验,设计了涡扇发动机反推力装置模型试验台。该试验台具有六分力 测量、外流场测量、内涵气体加温等功能,以及双涵道喷管矢量推力和性能测量能力。通过直接排气和反推力排气试验对该试验台 的主要功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试验台满足最大排气流量60 kg/s 的双涵道喷管直接排气和反推力排气性能试验要求,内涵可 加温到650 ℃,测量精度较高,可用于航空发动机反推力装置及功能喷管、排气装置等部件的基础试验。  相似文献   

15.
带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动态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带矢量喷管的涡扇发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研究了矢量喷管偏转角和偏转角速度对涡扇发动机工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的矢量喷管偏转角速度对发动机涡轮前燃气温度会产生不同温度峰值 ,而且温度峰值随矢量偏转角速度增大而增大。而在一定的不同矢量角作用下 ,发动机的阶跃响应过程调节参数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就如同矢量发动机不能与矢量喷管划等号一样,二维喷管、三维喷管也不可以和矢量喷管混为一谈。无论是二维喷管,还是三维喷管,只有设置了专门的喷口偏转装置才能实现喷流(推力)的换向,也才可以被称之为矢量喷管,即演变成二维矢量喷管和三维矢量喷管。三维矢量喷管的类型和特点从主要的使用功能上分,三维矢量喷管大致可划分为两大类:  相似文献   

17.
近地点变轨发动机高空喷管性能预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长征-2E火箭近地点变轨发动机EPKM高空喷管的地面性能和高空性能进行了预示。在喷管跨声速区,气相采用显式MacCormack差分格式、颗粒相采用特征线法,而在喷管超声速区采用特征线法,数值求解轴对称二维无粘两相流动模型。结合喷管内的气流分离准则预测发动机地面工作时的性能,同时根据地面试验数据外推发动机的高空性能,与实测性能数据比较,平均推力相对误差约为5.6%和1.5%左右;而直接对发动机高空工作时的满流状态喷管进行数值模拟所得的发动机平均推力与实测性能数据比较相对误差约为1.7%左右。研究表明,所采用的流动模型、气流分离准则和数值方法对高空喷管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工程预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给出了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逻辑,提出了研制飞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综合控制系统对矢量喷管控制的要求和实现方法,最后对研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航空发动机故障的支持矢量机智能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家元  张喜斌  张恒喜  裴静 《推进技术》2003,24(5):414-416,420
引入支持矢量机和多元分类算法到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当中。通过设计的多元分类支持矢量机构建了小样本多参数航空发动机故障智能诊断模型,然后通过发动机故障仿真器对典型发动机气路故障进行了诊断。结果表明,支持矢量机具有优秀的故障学习能力,采用它进行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推进技术》1989,10(3):89-89
Insul/rite弹性材料模压成火箭发动机的喉道和出口锥已试验成功.由ICI/Fiberite公司生产的这种材料可用于火箭发动机壳体绝热材料、助推器或高压发动机、固体或液体起动/停止/再起动发动机,带整体式挠性轴承的推力矢量控制和冲压发动机部件.用于火箭发动机试验的橡胶喷管,由一种用层压模塑法成型的喷管进口、喉道和出口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