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民用航空》2008,(12):71-71
11月10日,波音在吉隆坡2008年国际航空货运论坛暨展览上发布2008/2009年度全球航空货运预测,未来20年内,全球航空货运将以每年5.8%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全球航空货运量将增至现在的3倍。全球货运机队规模在20年内将由1950架增至3890架。大型货机,如波音747和777飞机在整个机队所占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6%增至35%,并提供总运力的74%。这部分市场将需要640架工厂生产的新货机。在新加入机队的3360架飞机中.将有超过75%、  相似文献   

2.
读来读往     
CIMT2011将于4月11在北京拉开帷幕,这场金融危机后在中国举办的大型国际机床展除将为我们带来世界机床制造业最新、最高技术成果以外,还将成为后危机时代机床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3.
《国际航空》2011,(7):10-10
首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展览会将于9月15—18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办,届时全球200多家知名直升机制造企业及其配套企业将参展。中航工业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下属6大板块将整体参展,其中中航工业直升机公司除了将展示其AC系列产品之外,还将有新机型发布。  相似文献   

4.
航空市场     
《航空科学技术》2005,(5):44-44
罗·罗公司展望中国民航市场罗·罗公司预计,在今后20年内,中国的空中交通每年将增长9%,总共需要2300架新飞机。其中52%为宽体客机,几乎为全球平均值的两倍。罗·罗公司的市场展望还预测,亚太地区的客运市场在2008年将超过欧洲,在2022年将取代美国而成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在过去的5年中,中国的客运量增长了95%,在今后20年内仍将是增长最快的市场。仅对新飞机增长的需求就将使中国的发动机市场达到340亿美元,这几乎是全球市场的10%。中国已经是民航业的一个重要地区,而且,在今后20年内将变得更重要。二○○五中国支线航空市场高峰论坛举行9月1…  相似文献   

5.
陈和 《国际航空》2014,(12):43-44
我国正在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此过程中,民航的发展将呈现新的趋势。未来,低成本航空将成为顺应综合运输体系构建的必然选择,传统航空枢纽将向综合交通枢纽转变,航空货运将与快递业融合发展,民航规划也将与其他交通规划形成互动体系。  相似文献   

6.
东方 《航空港》2012,(4):15
浦东机场第四、五跑道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日前公示,明确AR J21支线飞机和C919大客机明年初及后年将相继在这两条新跑道上试飞。机场还制定了保障方案,试飞将不影响旅客航班。报告书显示,中国商飞研制的支线喷气式客机ARJ21将于明年初在浦东机场第四跑道交付试飞,168座的大客机C919将于2014年年中在第五跑道开始试飞。根据修订  相似文献   

7.
《国际航空》2009,(4):10-10
美国联邦航空局(FAA)于3月底发布了新的年度航空市场预测,指出.美国民航市场在短期内将大幅萎缩.但从长远来看,增长仍是主旋律。在这份年度报告中,FAA预测2009年,美国干线及支线航班运量将下跌6.7%,其中,美国国内干线可用座英里数将下降95%,收入客英里数将下降7.1%。此外,FAA表示,预计美国民航市场将在2010年开始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8.
7月13日,空中客车公司发布了对中国市场的最新预测,中国内地的航空运输量在未来20年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到2022年将是目前的5倍。在世界航空市场中,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空客公司认为,在经历了危机之后,中国航空运输将迅速恢复增长。根据预计,中国内地航空公司的客运量在2004年和2005年将以超过20%的年平均速度增长,之后将以8.1%左右的速度平均增长,到2022年达到5000亿收入客公里(RPK),即接近目前的5倍。记得不久前一篇评论当今航空市场的文章指出航空运输业处于刀刃之上。该文认为尽管9.11之后,航空业已经出现复苏,但仍然十分动荡的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用航空》2010,(4):30-30
4月1日.空客公司在首届空客公务机中国媒体说明会上宣布.海南航空集团旗下金鹿公务航空将在今年下半年接收其首架空客公务机(ACJ)。届时.金鹿公务航空将成为首家将空客公务机完全用于贵宾包机业务的运营商。这架空客公务型将以北京为基地.提供遍及中国各地和亚太大部分地区的贵宾包机服务。得益于空客公务机的跨洲际航程性能,  相似文献   

10.
据《航空周刊》预测,2020年商用飞机发动机售后市场的MRO总支出将跃升至347亿美元,其中窄体飞机发动机MRO总支出的占比将达到42%,返厂维修量将激增,许多MRO供应商在全球的车间内将全年12个月的产能都调至接近最大。鉴于这种产能供不应求的局面,发动机OEM和MRO企业都在不断调整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