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一是煤的燃烧状况,一是炉膛的换热环境。本文从煤层结构对燃烧状况的影响这个角度分析了分层给煤装置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分层给煤装置,有效解决了煤燃烧不完全的问题,提高了煤的燃烧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从鳞片式链条炉排的炉链结构、备件材质、燃烧特性、加煤装置等方面分析了炉排运行中出现故障的原因,介绍了改造措施及效果,对其它型号的链条炉排故障排除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2006,32(2):F0004-F0004
中国每年都制造大量的燃油和燃气设备:在低工况下,这些设备的燃烧效率会大幅度下降,因此,强化燃烧技术的开发在中国引起了高度重视,另外,中国大量使用的燃烧燃油锅炉在冷炉启动时,炉膛易着火爆炸,如何确保锅炉冷炉启运时的安全,防止炉膛着火爆炸,是当今锅炉设计中倍受重视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双附壁扁平射流矩形模型,应用到煤粉燃烧室中,具有很高的工业价值。作者使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这种模型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二维的平均速度,湍流度、相关系数和雷诺应力等一系列数据结果,验证了这种燃烧室具有明显的双附壁效应和强烈的湍流脉动,是一种有利于燃烧和避免结焦沉底的高效型结构,具有推广价值。文中着重介绍了带有频移器的LDV系统的有关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6.
在飞行马赫数Ma=6,总当量比为1.0条件下,采用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喷注位置煤油当量比分布对双凹腔圆形发动机推力性能和壁面热流的影响。喷注位置包括支板壁面喷注K1,隔离段出口壁面喷注K2,第一凹腔尾缘壁面喷注K3以及第一扩张段壁面喷注K4。结果表明,K1注油当量比大小直接影响燃烧室内的燃烧模态和流道中心燃烧。为了保证发动机推力性能,K1注油须达到一定量,促使流道燃烧处于亚燃模态,且流道内具有较强的中心燃烧。为优化发动机壁面热流环境,剩余燃料需要在K2,K3和K4分散注入。K2和K3注油当量比大小同时影响第一凹腔燃烧性能,其中K2注油当量比降低,推力性能下降,但壁面热流性能提高,而适当增加K3喷注煤油,有利于提高推力性能。增加K4注油,第二凹腔及其之后流道区域燃烧增强,发动机推力性能和热流性能均提高。通过分析各注油位不同当量比分布对发动机力热性能的影响规律,最终获得了力热性能较优的注油当量比分配方案,此时K1~K4注油当量比大小依次为0.6,0.1,0.1,0.2。  相似文献   

7.
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委员会于1986年6月10日至16日在厦门市召开了第五届燃烧及传热学术会议。会议特邀航空工业部发动机局周晓青总工程师和清华大学焦树建副教授分别作了《航空发动机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和《关于低热值煤气和渣油在航机改型中的应用问题》专题报告。会议收到论文60篇,会上宣读了55篇。  相似文献   

8.
Fd8.344.013,拨杆零件机加工第150道工序原采用成型磨床加工,由于磨削余量较大,金刚导轮磨损很快,且尺寸难以调整。致使此道工序成为拨杆加工的瓶颈工序。三车间是HN.6零件批产专线车间,拨杆是我们承担加工的零件之一。我车问由于没有配备成型磨床设备,因此拨杆的球头加工工序通常是转到其它部门进行加工,加工生产节点难以控制。随着HN.6批增大,原有的加工方法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改进工艺方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目前炉内两相流动和煤粉燃烧数值模拟中多半用颗粒随机轨道模型和单流体无滑移模型,这些模型都难以完整地给出三维空间内颗粒速度,浓度,湍流度分布的信息。主采用双流体-轨道模型(颗粒相连续介质-轨道模型)对一个四角喷燃模型炉内三维湍流两相流动及煤粉燃烧进行了模拟。此模型基于欧拉气相方程组、欧拉颗粒连续方程组和动量方程组以及拉氏颗粒能量方程和质量变化的方程,并使用k-ε-kp两相湍流模型,EBU-Arrhenius湍流燃烧模型,离散坐标辐射传热模型,煤粉颗粒的水分蒸发,热解挥发模型和焦炭燃烧的扩散-动力模型等。热态模拟中,为了减小为信散造成的影响,采用了扭转坐标法(将坐标扭转一定的角度使之与煤粉射流方程一致)。为了检验数值模拟,采用三维相位移普勒测速仪(PDPA)对于冷态模型炉内湍流两相流场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两相速度,湍流脉动及颗粒浓度的分布。分别对冷态模炉内两相流动和热态模型炉内三维两相流动和煤粉进行了模拟,冷态两相流动的计算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表明预报的两相流场是合理的,热态模拟的结果给两相速度,气相温度、组分浓度及壁面热,显示出靠近出口处气相速度和温度分布不对称,造成一个局部高温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H2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采用流体模型描述两相流动,气相反应系统的全N-S方程风迎风TVD格式求解,液相扩散Euler方程用NND格式求解,化学反应源项采用点隐处理,对单喷嘴喷H2超声速燃烧、H2引燃的煤油超燃混合问题进行了数值研究。获得了压力、密度、温度和组元浓度场的分布。结果表明:与单喷嘴喷H2相,比下游喷嘴H2的射流穿透浓度和扩散范围增大,燃烧区也变大;虽然煤油穿透深度大,但其扩散较H2差,且下游出现无煤油区。  相似文献   

11.
鉴于大型锅炉内燃烧火焰变化的多样性,为了实时掌握炉内火焰燃烧状况,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炉内三维温度场的算法.该算法通过对炉膛火焰二维累加辐射能的图像处理,并利用辐射传递方程的逆求解,实现了对炉内火焰三维温度场的确定.仿真研究和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外形短粗,飞行姿态复杂,其动导数量级很小的再入体模型,安装在新研制的尺寸小,厚度薄的整体结构之天平元件上,天平与尾支杆相连,由气活动塞推动拨杆,经过拨螺钉撞击模型上的楔块并驱使模型作自由振动,从而测量了大攻角俯仰,偏航及滚转动导数。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型同轴射流缩口式氧煤枪所组成的大功率氧煤燃烧器内冷态轴对称二维湍流气固两相流动用k-e-AP两相湍流模型进行了数值预报,揭示了燃烧器内两相流场特征,预报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进一步对相应高炉实际工况高速条件下的冷态两相流场进行了预报,其结果为优选结构尺寸和流动参数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吕振中 《推进技术》1995,16(6):1-10
由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的高频不稳定燃烧的振幅和频率变化的复杂性开始,通过调整参数,通过调整参数,得到在燃烧前期呈现较单纯纯频的振荡燃烧。利用中止燃烧试验,得到反映前期振荡燃烧的速度幅分布的烧去肉厚分布。  相似文献   

15.
启动鱼雷动力系统的固体推进剂药柱系低燃温、无铝复合推进剂,处于旋转状态下燃烧。本项研究利用旋转燃烧试验台进行了药柱的燃烧试验,显示了加速度对无铝推进剂燃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推进剂药柱随着加速度增大,燃烧室压强增大、燃烧时间缩短。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出旋转燃烧条件下燃速公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主燃烧室采用增压燃烧(PGC)的涡扇发动机性能,建立了其热力循环过程计算模型,采用考虑增压特性的传 统涡扇发动机性能计算方法,分析了增压比、涡轮前温度、涵道比、飞行速度、飞行高度等循环参数对增压燃烧涡扇发动机的性能 影响,并与传统涡扇发动机的性能进行了对比评估。结果表明:增压燃烧发动机循环效率高于等压燃烧发动机的,且加热比越大, 增压燃烧发动机性能优势越明显。初步获得了不同循环参数对增压燃烧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影响规律。与同参数的传统涡扇发动 机相比,在总增压比为25~45、涡轮前温度为1500~1800 K内,增压燃烧涡扇发动机的单位推力增大4.7%~8.6%,耗油率降低4.6%~ 8.5%;在飞行高度为15 km、马赫数为0~3内,增压燃烧涡扇发动机的推力增大4.1%~27.6%,耗油率降低2.3%~11.4%,并且飞行马 赫数越高,增压燃烧涡扇发动机的性能优势越大。  相似文献   

17.
价电子-分形燃烧模型燃速模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价电子燃烧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分形理论建立了一个崭新的固体推进剂价电子.分形燃烧模型。针对AP颗粒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引进分形维数,进行了燃烧模拟计算方法的有关公式推导和编程计算研究,用价电子-分形燃烧模型编制出燃速计算软件。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比价电子模型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这说明新型的价电子-分形燃烧模型更合理。  相似文献   

18.
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广泛出现在各类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内,该问题是火焰非定常热释放和声波充分耦合的结果,发生时伴随着大幅度的压力脉动,严重威胁发动机的稳定工作及结构安全。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各航空发动机研制国家在多数发动机型号的研制过程中,均遇到了严重的燃烧不稳定性问题,且发动机越先进,该问题越复杂且难以解决。在深入认识其发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并设计有效的控制手段,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系统阐述了该问题的研究现状,介绍了燃烧不稳定性问题发生关键,即军用的钝体燃烧加力燃烧室和民用的贫油预混环形燃烧室的非定常流动及火焰响应特征。综述了该问题研究常用的燃烧不稳定性声网络预测分析模型,重点报告了为了耦合考虑燃烧室声软壁面被动控制设计,团队所发展的三维燃烧不稳定性预测控制模型。基于该模型,介绍了壁面声衬参数及布局对燃烧不稳定模态控制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为先进发动机燃烧不稳定性的排故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9.
基于脉冲燃烧直连式试验台,开展了超燃冲压发动机氢气引导乙烯火焰的非定常燃烧过程研究。燃烧室入口条件为马赫数2、总温950 K和总压1.0 MPa。试验过程分为4个阶段:冷流、引导氢气单独燃烧、引导氢气点燃乙烯、乙烯单独燃烧。基于高频壁面压力测量和火焰荧光高速摄影,获得了代表性测点的压力时间曲线及燃烧室内火焰发展历程,提取了压力平均值、振荡幅度和频率、着火时间及反应位置等重要信息,分析了不同燃烧阶段的非定常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氢气单独燃烧阶段,非定常特性源于凹槽后斜坡区域氢气反应强度的变化。在氢气点燃乙烯阶段,非定常特性由氢气和乙烯火焰的“交接”引起。在乙烯单独燃烧阶段,非定常特性由燃烧和超声速流动之间的耦合引起。  相似文献   

20.
以前我厂采用K_4型锅炉,每天耗煤16吨,保证不了取暖要求,有大量炉渣倒出,灰中含炭量高达30%,每天折合煤3.4吨白白扔掉。机动车间将蒸汽锅炉改造为烧热水的沸腾式锅炉,一九七四年元月投入运行,实践证明:改后的锅炉出力翻一番,由2吨/时提高到5吨/时,改后的锅炉燃烧完全,运行经济,单耗下降,减轻了体力劳动,每年可节约原煤600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