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UFO现象纪实   时间推移到 20世纪 90年代仲夏的一天夜晚,大概是 24时左右。当时,我跟朋友们一 起在项城县王明口乡柳行行政村的石桥上乘凉。石桥是南北走向,我和朋友们面西而坐,天 南地北地海侃。天上群星璀璨,没有月亮,河水和两岸的景物都是黑色的。   正说话间,我们忽然看见从西南方的黑幕中飞出两团非常美丽的亮点,一前一后,有碗 口大小,紧接着更多的小一点的光团相继而出,有十几颗之多,排列无序,非常鲜艳和美丽 。那种光彩比燃放的烟花更漂亮,黄的,红的,绿的,紫的,这些色彩交织在一起。这是我 当时的感觉,现…  相似文献   

2.
王江夏 《飞碟探索》2011,(10):14-15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上海的作者王江夏。在《飞碟探索》30周年的喜庆日子里,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们欢聚一堂,我感到十分荣幸和开心。  相似文献   

3.
美国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罗伯特.D.巴拉德有过许多重要的海底发现。他在深海发现了传奇式的沉船“泰坦尼克”号豪华游轮,这使他成为举世瞩目的深海探险家。让我们来听听他畅谈闪光的人生,并和我们分享他如何把学生引上通往科学领域的壮丽航程的过程。以下是《科学年鉴》杂志对他进行的一次访谈。《科学年鉴》(以下简称科):巴拉德博士,你在加利福尼亚海滨长大,所以你总是能够享受海洋,在海里游泳,在海滩上散步。你的朋友们可能也做这些事。那时你对海洋的看法就与你的朋友们不同吗?巴拉德(以下简称巴):我不记得和我的朋友们谈论…  相似文献   

4.
《飞碟探索》2014,(9):12-12
“你击中了还是擦边而过?”说实话,我从来就没玩好过抛球游戏,纯粹是为了让朋友们高兴,才参加了这一局比赛。必须承认比赛很特别,因为它是在丝川小行星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5.
赵亚辉 《飞碟探索》2008,(11):F0002-F0002
9月28日下午,我跟随搜救直升机。见证了搜救神七返回舱的全过程。现场目睹了航天员出舱的全过程。 站在历史的瞬间,有很多很多感受。想到最多的是翟志刚那艰辛的三步,和唐振宇一起写了这篇小文,来与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6.
猴年的天象真是好戏连台,尤其是五月和六月间将上演今年最为精彩的天象“表演”,喜爱天空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喔!  相似文献   

7.
齐锐 《太空探索》2004,(5):28-29
猴年的天象真是好戏连台,尤其是五月和六月间将上演今年最为精彩的天象“表演”,喜爱天空的朋友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喔!  相似文献   

8.
有那么一天,旅游者们会在火星上滑雪,在木星的卫星上远足.这种远游的滋味是怎样的呢?在荒凉的月球平原上,你挥手作别将分离长达6年半之久的朋友们.你与同行者登上航天器,束好安全带.当一条遮蔽起来的缆线产生出控制飞船超导电磁力的波时,这个庞然大物就沿着伸向地平线的轨道飞驰而去.它加速到每小时1.1万公里,令人惊叹,不过这只是摆脱地球引力所需速度的几分之一,  相似文献   

9.
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例如: (1)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相似文献   

10.
突然的觉醒     
我讲述的是一件发生在康乃狄格州的我亲身经历过的事情,那个炎热的夏天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事情就发生在1987年8月的一个早晨.在继续讲述之前,我要介绍一些有关我自己的情况.我对UFO并不陌生,我从事UFO研究已经快50年了.你可以叫我UFO专家,这头衔对我并没有什么不方便.我在UFO方面的经验和知识很广博,这一点并不是这个看上去自大的头衔能衡量的.  相似文献   

11.
梦中的事件太杂乱以致使我好大一会儿才猜想我是在做梦.我立刻打消了这一念头,因为我觉得我的感觉太逼真了,要体验它除非处于觉醒状态.尽管实际上我在做梦,但我仍错误地认为我醒着.更常有的情形是,如果一个人对梦的真实性表示怀疑,那他就意识到是在做梦,这种梦称为清醒的梦.它的发生率实际上与同一个人的脱体经验的发生率相联系.在脱体经验中,处于清醒和做梦状态的人,不仅觉得他已经离开了他的身体,而且仿佛看见他的身体离去了很远.脱体经验的常用术语是游历性特异视觉和灵体投射.典型的脱体经验通常包括以下一些因素的结合:(1)飘浮;(2)从外面看见自己  相似文献   

12.
新年寄语     
新的一年蕴含着希望.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汗始.在1995年行将结束之际.除了向广大读者问声好,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照例是要与读者朋友们交交心的,谈谈我们的工作,回答一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对编辑和读者都是如此.1.对1995年的回顾.细心的读者也许已经发现,《飞碟探索》杂忐在1995年发生了很多细微的变化,这表现在多个方面:在保持并强化杂志传播飞碟文化及相关学科主旨的前题下,拓宽和融进了一些新栏目,增加了新的知识领域,开辟了“世界文化遗产巡礼”栏目,意在表现人类千百年的文化成就,把对飞碟的探索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更紧密的联系起来;封面设计上.更强调简单明了;彩色插页的选材  相似文献   

13.
U档案     
《飞碟探索》2006,(1):30-30
案卷编号:NO.4案件报告时间:2005年4月25日5时49分日期:2005年4月24日地点:加拿大,安大略湖,金斯敦目击时间:21时持续时间:30秒目击人数:2人飞行物数量:1个飞行物大小:新月的一半大小简要说明:在Fort Henry上空发现一个巨大的异常明亮的红中泛黄的物体,在其各个末端都有一个长而窄的微微向上的弧线,开始时它并未移动。飞行物距离:大约5000米飞行物形状:形状如飞去来器,但更厚、更扁平飞行物颜色:非常明亮,色彩红中泛黄目击者背景:不详目击报告是否报告:是报告对象:朋友们住址:金斯敦年龄:57岁备注:当时,我站在自家的公寓阳台上,突然发现—…  相似文献   

14.
1977年我迁出了那个地区,此后10年里再也没有遇到过那种现象,然而,一连串的事件又把我带回到寻求答案的研究中.1989年在返回加拿大的旅行中,我在多伦多会见了亨利·麦凯,会面的地点是在他的家里,他说他有两盘录音带录制有与UFO相关的BP声响,该声响可能与我听过的相似.听完他的录音带后我非常兴奋,因为它们与我在我家后院里录制的录音是一样的.使我欣慰的是,我的经历并不“孤单”,别的人在别的地点也经历和录制了同样的现象!亨利放给我听的录音带记录了60年代末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阿尔博塔省不时出现的UFO声学现象.  相似文献   

15.
童年的记忆     
我的家乡在农村,景色极为单调,贫瘠的世界给了我苦涩的童年.但童年在我心中依然是不褪色的风景,而远方地平线上闪耀的星星是我童年幻想中永恒的背景.多少个不眠的夜晚仰望满天的星斗,幻想着深邃的夜空中是否会有另一个美丽的世界.上学后我有一次和几个同学上课抢几本故事书看,不幸被老师发现,被罚是免不了的.我抱着必死的决心悲壮地走进老师的办公室时,没想到,老师沉默了一会儿对我说:"你喜欢看书的话,就看一些有知识性的书."说完把一本杂志放在我面前.  相似文献   

16.
1989年9月中旬,我在雅布鲁诺夫卡村附近采蘑菇.忽然,面前掠过一个椭圆形的“云彩”,我抬头一看,发现大约距离100米的地方有一个降落伞正在盘旋降落,在距地面70米时便开始垂直下降.我虽然是怀疑论和现实主义者,但我一开始就把飞碟当成宇宙飞船.特别是当我看到掀起机舱的门帘,从里面走出穿密封飞行服的“宇宙航行员”的时候,  相似文献   

17.
1992年7月23日,我出差恰巧住在黎元洪大总统的故乡——湖北省黄陂具蔡店乡.因为街上停电.许多人到街边纳凉,所以这次飞碟目击者包括街上很多人和蔡店中学好多师生员工.晚20点33分,突然蔡店中学有一位老师开了腔:“瞧啊,天空那飞行的东西是么事(意为“什么”)?根本不像夜空飞机嘞!”因为我一贯对不明飞行物非常感兴趣,故这次我观察得特别仔细.我足足观察了2分38秒(我手腕上当时就戴着表).开始发现时是一个只有“肉眼所见月亮”1/4大的发光体,通体为桔黄色.十分奇异的是,发光实体中心部位更亮一些.第二个奇异、独特现象是:不明上行物旁边竟然“冒”出大片大片黑烟,而后形成象黑云状的东西.我观察那绝不是云雾,而是从不明飞行物里“涌”出来的气态物质.不过到底是“渗”、“冒”、“涌”、“喷”出来的,我的肉眼的确看不清.  相似文献   

18.
碧声 《飞碟探索》2007,(1):49-51
时间是什么?没人问我,我很清楚;一旦问起,我便茫然. 故事的起点不是星空,而是海洋.  相似文献   

19.
童年的记忆里我最爱夏天.那时候天空很纯净,没有任何的污染,呈现出如今难得见到的湛蓝.一到夜晚,活泼的星星们都眨着调皮的大眼睛,谁也不让着谁.天上的每颗星星对孩子们来说,都充满着无限的遐思与遥想,对我也不例外.晚上,只要天气晴朗、无雨,奶奶就会让我数星星.和所有儿时的故事一样,我总也数不清到底有多少颗.由于当时还小,也不知道飞碟是个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20.
我是<飞碟探索>的爱好者,好几年来一直购买本期刊.我倾向于认为,有可能存在着外星人.宇宙之阔,无法形容,星系之外,无法统计.在其他星球上,只要存在生命可以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就必须要出现生命,只是早晚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