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空垃圾对运行卫星的威胁越来越令人担忧。为保护卫星不受其危害,航天专家们提出了许多卫星防护措施,这里只简单地作一个介绍。在诸多的卫星防护方案中,有些明显不实际的不多赘述。比如,垃圾回收方案,在目前起码是极不经济的,并且对于非常小的垃圾回收是根本不可能的。为保护卫星不受附近物体的袭击,在其周围设一个禁区的方案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太空垃圾只受自然力的控制,靠明令禁止并不能改变其轨道。有些卫星防护措施尚存争议,比如设置处理轨道问题。其做法是把不再使用的卫星  相似文献   

2.
利用退步控制方法研究了绳系卫星系统TSS(Tethered Satellite System)的平面内回收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张力控制律.该控制律设计由两步组成:首先利用退步控制将摆角稳定到目标值,然后通过设计摆角的目标值实现系绳的回收和回收速度的控制.控制率设计了分段连续的目标角度方案和延时环节,可以使TSS回收过程各状态量变化平滑.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律在圆轨道、近圆轨道和大偏心率的椭圆轨道都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可变绳长绳系卫星系统的一种简单张力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简化绳系卫星系统(TSS)的控制,对已有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律设计方法。根据TSS的动力学方程构造线性自治系统,对释放、滞留和回收过程做统一处理,由线性自治系统的稳定理论导出线性反馈控制律,并对控制参数的取值进行了讨论;然后针对回收过程,通过设计平衡点参数得到了一种分段回收控制方案。仿真算例表明,文中采用的设计方法对于圆轨道和近圆轨道TSS的释放、滞留和回收过程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绳系卫星展开与回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绳系卫星的展开与回收是绳系卫星应用的基础问题,但通过改变系绳拉力来实现展开和回收的方法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将系绳拉力作为控制力,并在时间域内离散,然后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整个可行域中寻找满足优化指标的最优值,从而得到控制力的变化规律.该控制方法可以使绳系卫星系统在最小摆动、最短时间等最优指标意义下,迅速展开到平衡位置,同时也适用于绳系卫星的回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同基于控制展开与回收速度的控制方法相比,展开和回收的时间短、侧向摆动小,具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正在顺利完成12天太空飞行后,实践十号回收舱于4月18日16时30分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域,回收舱着陆状态正常、外观良好,搜索回收任务顺利完成。这是我国成功发射回收的第24颗返回式卫星,也是首颗在内蒙古草原返回着陆的卫星。卫星回收任务圆满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我国返回式卫星控制回收技术,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迈出坚实步伐。曾圆满完成23颗返回式卫星和10艘神舟飞船搜索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奉命转战千里,挺进阿木古郎草原腹  相似文献   

6.
文章研究椭圆轨道下绳系卫星的稳定释放与回收控制问题。首先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获得椭圆轨道下系绳释放和回收的速率控制律及稳定性条件,然后提出一套能使系绳沿期望俯仰角进行渐近稳定释放和回收控制的方法。指出存在一个轨道区间,可以实现对通常不稳定的回收过程进行稳定回收,进而提出分区间和分段回收策略以优化回收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控制律、稳定条件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零动量轮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零动量轮卫星控制系统解耦和进动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进动抑制方案。分析了仅靠飞轮控制的零动量轮卫星系统的稳定性。将偏置动量轮卫星的进动和章动抑制原理引入零动量控制系统,并针对零动量轮卫星自身特性,对磁控制规律进行改进,解决了不解耦情况下零动量轮卫星的进动抑制问题。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返回式卫星是一种低轨道、三轴稳定、返回舱可安全回收的卫星,可用作遥感卫星、微重力试验平台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文章简要地概述了卫星的各分系统,卫星的发射和返回以及卫星的主要应用方面。到1990年,我国已发射成功和回收了12颗返回式卫星,取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卫星轨迹跟踪控制的参数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星轨迹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卫星的轨道动力学方程,给出卫星轨迹跟踪控制问题的数学描述;基于线性系统的特征结构配置和模型参考理论提出一种卫星轨迹跟踪控制的参数化方法,设计系统的反馈镇定控制器和前馈跟踪控制器。分别进行卫星悬停和绕飞两种指令下的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Stewart平台卫星大范围快速机动后的指向控制问题,提出了考虑翼板柔性的Stewart平台卫星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指向一体化控制方法。对考虑柔性翼板的Stewart平台卫星的动力学建模与主动控制进行了研究,采用力学基本原理和混合坐标法建立系统的刚柔耦合精确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一种同时考虑平台载荷指向与隔振的协同控制方案。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能够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力学行为,所提控制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卫星平台的姿态指向精度。与未施加控制的情况相比,该方案能够将支撑杆的变形量减少到千分之一,从而保证了结构安全。此外,还分析了翼板柔性对Stewart平台卫星姿态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翼板柔性对下平台姿态精度有较大影响,对上平台姿态精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CAMAC 在卫星自动检测系统中应用的目前状况;并且叙述了两个应用例子:第一个是CAMAC 整星测试系统;第二个是CAMAC 的卫星姿态控制和程序控制测试系统;最后讨论了应用CAMAC 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卫星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星结构和控制的复杂性、独特性和诱发故障的多源性导致其故障诊断的困难.卫星的一种故障模式与许多症状变量有关,目前的故障诊断推理因未充分考虑症状变量的冗余变量而比较复杂.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故障症状约简新方法,用卫星故障实例研究了新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该约简方法对消除卫星故障症状信息冗余、简化和优化故障诊断推理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中,应急救生分系统是火箭一飞船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联盟号应急救生系统为例介绍了其组成、工作程序并研究分析了逃逸动力装置──主逃逸发动机和控制发动机的性能参数与逃逸飞行弹道特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从逃逸弹道设计技术指标出发来选取动力装置的主要性能参数(推力大小及工作时间)。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改进及其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是我国自行建立起来的一种区域性定位系统(RDSS).本文论述了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存在的缺点,提出了利用我国现有的导航卫星资源即两颗工作卫星和第3颗卫星(备用卫星)与气压高度表组成一种区域性无源导航定位系统,并给出了定位算法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可实现中等精度的导航定位,为发展我国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我国返回式卫星上用的计算机数字姿态控制系统的方案;重点阐述姿态确定和相平面控制律的设计方法;最后简述飞行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同步卫星授时方法的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劲 《空间科学学报》2000,20(2):165-171
通过对原有测轨和预报方案的改善,对共视时差法时刻比对的进一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现在的测轨和预报方案,时刻比对的事后处理精度与以前相当,优于1,但预报精度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对卫星轨道预报1星期,相应的时刻比对精度也基本可保持在1μs以内.   相似文献   

17.
首先定性分析质心不对中对星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然后由拉格朗日第二类方程导出引力场下星体运动方程的矩阵表达式,最后以50kg级长方体3轴稳定小卫星为例,分析不同初角速度和不同时间历程情况下质心不对中对星体运动姿态的影响,并分析其对星体运动稳定性的影响.本文研究为同类品种小卫星的构型设计、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以及制定卫星动平衡精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温场可编程控制的小型空间晶体炉设计与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一台温场可编程控制的小型空间晶体炉。其工作原理是,在计算机控制下,炉膛温场发生有序地变化,完成晶体生长过程。由于没有机械运动部件,从而彻底消除了机械振动对微重力环境的干扰。此炉是为返回式卫星搭载试验而设计,配备以Intel80c31为核心的计算机温度控制及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PID方式独立调节加热器中7个结构相同的加热单元的温度,可以编程实现多种温场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9.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包括卫星发射前的地面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及星地对比定标。指出飞行中的可见光波段的定标至今还未能投入业务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而静止气象卫星的飞行中定标,无论红外或是可见光波段只能做到相对定标。为解决绝对定标问题,必须寻求星体外的客观目标作为定标源。采用这一途径,即使星上定标设备失效,也不致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20.
星载 ScanSAR 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星载波束扫描合成孔径雷达(ScanSAR)的扫描覆盖特性,指出在满足观测带远端模糊性约束条件下,最大观测带宽度与雷达波长和实际天线孔径的形状无关;阐述了观测带宽度与雷达分辨率、天线面积、发射功率和回波数据率等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给出了数值计算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