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四向织物的结构理论、织物研制工艺和设备以及碳/碳复合及其烧蚀性能的初试情况,然后探讨不同结构的复合材料对性能的影响,提出改善性能和研制各种新结构,以分别用于军品或民品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2.
三向碳/碳材料属编织型复合材料,制造工艺非常复杂。它包括织物的编织过程和复合过程,生产周期很长,成本高。因此,能否对碳纤维编织物以及碳/碳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实施准确有效的质量监测,是关系到能否发现复合工艺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复合工艺提供参考,以及能否尽早剔除不合格半成品以减少浪费,和能否最终复合出合格产品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
引言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体织物。特别是在制作较大尺寸的样品时基体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中国科学院化学所的三向中样(110×110×200毫米)工艺试验表明:由于原始织物不致密(Z 向间距1.2毫米),编织不均匀(疏  相似文献   

4.
碳/碳复合材料研究的现状和进展(一)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力学性能与军事应用,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织物结构设计与编织、致密化技术、力学性能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宇航公司与美国空军合作正在大力研制供再入应用的新型碳-碳复合材料,其特点是用树脂作为碳-碳复合材料的基本原材料,探索不用沥青高压工艺生产高级碳-碳复合材料的可能。 七十年代中期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采用三向细编和高压浸渍碳化沥青工艺研制成高级碳-碳复合材料,美国空军接着就与通用电气公司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碳/碳复合材料的加工工艺,力学性能与军事应用,包括碳/碳复合材料织物结构设计与编织,致密化技术,力学性能研究,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等内容,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四向复合材料基材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向碳-碳复合材料是随宇航工业而发展起来的高性能新材料,四向立体织物(简称4D织物)是这种新材料的基材,也可以制成其它不同用途的各种新型四向复合材料。本文以矢量运算方法导出了4D织物的单元结构、整体结构及内部截面,建立了4D织物的组织循环,并对4D织物中纤维束的形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前言三向增强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有着抗烧蚀,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好等很多优良特性的高级导弹再入端头材料。在三向增强碳-碳复合材料的研究中,普遍的问题是线烧蚀率大、强度低、断裂应变值小、工艺效率低、周期长。表现在复合物的微观结构上就  相似文献   

9.
多向碳/碳复合材料是以多向织物为增强剂,沥青碳、树脂碳、沉积碳为基体复合而成的材料。三向正交结构是多向结构的最简单形式。这种材料的强度极限、断裂应变、烧蚀性能和整体破坏性能比石墨和二向碳/碳材料都高,因此美国首先将其用作MK-12A导弹的端头材料。细编穿刺结构是三向正交结构的改型,和三向正交结构相比细编穿刺结构具有更小的烧蚀量和更好的烧蚀外形,另外通过穿刺过程加入一定的粒子组分从而提高了抗侵蚀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先进复合材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内容有:复合材料应用于隐身技术,双马树脂在先进战斗机中的应用成为重点,热塑性复合材料崭露头角,新概念促进复合材料和工艺的应用及发展,碳/碳和碳/酚醛材料研究向纵深化、民用化发展,多向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工艺得到迅速发展,碳纤维质量不断提高、应用迅速增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三种碳-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碳-碳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防热烧蚀材料和耐磨材料,用于制造导弹鼻锥或喷管喉衬和飞机刹车片等部件。取决于实际使用的具体条件,对碳-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将有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纤维和基体原料及不同的复合工艺,所得碳-碳复合材料将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能。本文着重总结我们利用日  相似文献   

12.
2210碳/环氧波纹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波纹结构的制造工艺和性能。试验表明,所采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是先进的,主要力学性能超出国外同类碳波纹结构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刹车盘用碳/碳复合材料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RD法、强迫流一热梯度CVI法和预成形纱法三种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工艺的改进,其中重点介绍了预成形纱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研究三维整体纺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选用不同纤维体积分数和不同编织结构的碳/酚碳复合材料试样,进行烧蚀试验,利用TalyScan150型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试样烧蚀后的表面进行测试,并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三维四向结构的碳/酚醛复合材料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烧蚀性能变好,较低纤维体积分数(50%)的三维五向结构碳/酚醛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烧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碳-碳复合材料是本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耐高温材料,它在发展航空和航天等尖端技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碳-碳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其织构有密切关系。本文作者着重总结利用金相显微镜对三种不同工艺所得三维编织碳-碳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美国用于民兵Ⅲ-马克12A导弹再入鼻锥的三向碳-碳复合材料,经过多年试验研究与实弹飞行试验考核,据1980年报导已正式生产,投入使用。由阿夫柯公司负责组织生产配套,通用电气公司承担三向碳-碳复合材料的高压致密复合工艺。复合最后产品,交给阿夫柯公司加工、配套和组装。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无界面层、裂解碳和氮化硼3种界面层体系对SiC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三维四向编织的SiC纤维预制体分别经过无界面层处理、裂解碳界面层制备(CVI工艺)和BN界面层制备(PIP工艺)3种不同工艺处理;以聚碳硅烷为原料,采用PIP工艺制备出3种Si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工艺试验件;对工艺试验件的基本力学性进行研究,评价不同纤维预制体处理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涂层复合材料样品的弯曲强度最高;具有PyC涂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略有下降,但断裂韧性较高;具有BN界面层的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出现了较大程度的降低。3个样品力学性能的差别主要与纤维/界面层/基体之间作用力有关。本研究结果可以用于SiCf/SiC复合材料构件制造工作中,为制造工艺的初步筛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碳/碳复合材料连接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近年来用粘接以及用石墨、硼、硼化物、碳化物、金属、金属间化合物和玻璃等作中间层连接碳版复合材料的新方法进行了概述;介绍了碳/碳复合材料与铝、铜的粘接及钎焊连接工艺。  相似文献   

19.
航天装备面临着越来越严苛的热环境,对防热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是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烧蚀防热材料,并且得益于三维编织预制体的特殊结构而具有极佳的可设计性,能够实现防热-结构一体化要求,随着编织工艺和成型工艺的不断发展,三维编织碳/酚醛逐渐成为航天领域热防护系统理想的候选材料。本文从三维编织碳纤维预成型体、酚醛树脂基体、成型工艺、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四个方面总结了三维编织碳/酚醛复合材料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加压碳化提高了沥青的产碳量,压力影响沥青中间相的形成过程,改变了碳化机理和碳的微观结构,同时,也改变了性能。高压沥青浸渍-碳化过程已有许多研究,并应用于碳-碳复合材料制造工艺。 本文研究了鞍山中硬煤沥青在600℃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