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现代小卫星技术的发展对小型低成本运载火箭提出了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国内许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相继投身于小卫星的研发工作,航天清华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研制并发射了50kg量级的航天清华一号小卫星。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成立伊始就将小型运载火箭和小卫星作为自己的战略性发展领域和支柱产业,并成立了航天固体运载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载火箭公司),通过开拓者一号(KT-1)小型运载火箭的技术能力演示验证来启动型号技术和产业化工作。目前第二发试验火箭正处于紧张的研制阶段。科工集团公司在决策初期,经过比较充分的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星上图像智能处理的方案,包括云检测和图像压缩两个部分,并介绍了硬件结构。详细讨论了灰度阈值法云检测技术,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一些图像压缩技术,具体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新的压缩技术a-MPBTC。  相似文献   

3.
戴汩  尤政 《航天器工程》2000,9(3):12-20
介绍了“航天清华一号”微小卫星星上图像智能处理的方案,包括云检测和图像压缩两个部分,并介绍了硬件结构。详细讨论了灰度阈值法云检测技术、分析了当前流行的一些图像压缩技术,具体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铲的新的压缩技术a-MPBTC。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我国“九五”计划结束, “十五”计划启动之年。本刊记者最近采访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负责人。据了解,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九五”期间我国空间技术取得了巨大成就,令世界瞩目。 “九五”期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完成了12颗星船的研制任务,其中东方红三号、中星22号、中国资源二号、北斗导航试验卫星、神舟号飞船等型号完成了发射任务。载人航天取得巨大进展 神舟号试验飞船飞行和返回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加入世界载人航天领域的第一步。1999年 11月 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  相似文献   

5.
李思思  曲晶 《航天员》2009,(5):32-35
韩国于北京时间8月25日在罗老航天发射中心进行了其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的发射。由于整流罩分离故障,导致搭载的“科学技术卫星”2未能进入预定轨道。本文对此次发射事件进行了全面跟踪,并对“罗老”号火箭及其航天发射中心进行了科普介绍。  相似文献   

6.
简讯     
“中华一号”卫星发射洛马公司的雅典娜1运载火箭1月26日从卡角将台湾“中华一号”科学试验卫星送入轨道。“中华一号”是台刚刚起步的民用航天计划中的首颗卫星,由台宇航部门与美国TRW公司合作制造,旨在积累卫星制造经验。星上带有空间物理学、海洋地理学和通信...  相似文献   

7.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30(1):33-33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今年将实施16次航天发射,计划将“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20颗航天器送入太空。其中,由该集团公司抓总研制的“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将完成载人空间交会对接应用飞行任务;“嫦娥三号”卫星将实现首次月球软着陆探测和自动巡视勘察。上述计划是在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日前召开的2013年年度工作会上明确的。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报道: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画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航天发射能力的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10日,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神舟六号”、返回式卫星庆祝酒会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航天科工集团副总经理薛利、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王永汉、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领导,以及“神舟六号”、返回式卫星“两总”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10.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1,(3):50+143-144
我国成功发射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 2011年4月1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3A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次发射是今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4月14日,卫星成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这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建设完成,我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微小卫星结构材料选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微小卫星及其结构材料,对比了国内外在微小卫星结构材料上的选取的异同。从卫星结构本身的性能和设计制造特点出发,结合研制“清华一号”微型卫星和“清华纳型卫星”的设计实践,提出了我国目前发展微小卫星在结构材料方面使用LC4超硬铝合金的见解,并对微小卫星结构在复合材料方向等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小卫星的军事应用是一个一直有争论的题目。支持者认为几乎所有的军事航天任务都能由小卫星来完成。而反对这种观点的是传统的美国军界,他们认为卫星应具备很高的能力和有冗余度。美国空军的科学咨询委员会提出了一种未来的可联络的智能型小卫星星座。作为航天领先的空军,开始转向“航天和空军”领域,理解混合的航天系统对于最有效地和以负担得起的方式完成航天任务是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小卫星的技术现状并把它与军用航天有关的任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清华1号将拍快照据外刊报道,英国萨里空间中心为清华大学研制的清华1号小卫星将在6月14-30日由俄宇宙号火箭在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同时升空的还有该中心的一颗纳米卫星。称为快照1号(全称为萨里纳米卫星项目1号)的这颗纳米卫星仅重6公斤,主要有效载荷是一个电视摄像系统,可用于对其它在轨卫星进行检查。它将和清华1号结伴而行。萨里空间中心在微小卫星研制方面实力不凡。(广)和平号:货进站人出舱代号进步M1-2的一艘货运飞船4月28日成功地对接到和平号空间站上,为该站送去了2吨氧、设备和其它补给以及推进剂…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宇航技术研究中心9月16日宣布,明年“十一”前,清华大学将与英国萨里大学合作发射我国第一颗小卫星———清华一号。清华大学筛选出的8人小组将赴英参与卫星研制。小卫星是近年来出现的新一代卫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技术含量高以及研制周...  相似文献   

15.
EPKM近地点发动机是中国目前用于航天领域最大的空间固体火箭发动机,配合“长征二号”捆绑火箭,作卫星轨道转移使用。它由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河西化工机械公司研制,于1995年11月28日及12月28日分别用于“亚洲二号卫星”和“艾柯斯达一号卫量”发射。  相似文献   

16.
有迹象表明,苏联从七十年代初期起就已放弃了利用低轨道卫星(“国际宇宙号”卫星除外)的全国性辐射研究计划。空间辐射研究工作几乎已全部由装在“宇宙号”系列中的侦察卫星、“闪电号”通信卫星和“流星号”气象卫星上的附属有效载荷承担(“宇宙906号”科学卫星是最近的一个例外)。目前,苏联航天科学的重点是利用“预报号”  相似文献   

17.
空天瞭望     
《中国航天》2006,(4):46-48
印进行载人航天论证;日“军事自卫”指向太空;美商业卫星图像公司完成并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周武 《航天》2010,(8):6-7
“深空探测是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必经之路,国家应该尽快制订深空探测的路线图,加强相关技术的预研工作。”在7月6日举行的由中国宇航学会承办的第七次中国科协论坛上,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在谈到中国深空探测的未来发展时,着重强调了加速深空探测领域顶层设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世界航天不断前进,硕果累累,但也发生了一些令人震惊的灾难。全球共进行了63次航天发射,与2002年相当。载人航天喜忧参半,年初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给世界航天事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俄罗斯“联盟号”飞船的多次安全发射与返回,尤其是中国“神舟”5号飞船首次载人航天的成功又带来了新的希望;国际空间站和重复使用航天器的发展均受到一定影响。深空探测又掀热潮,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卫星应用也有所进展,研制和发射了一些新的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和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6月23日0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随着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入轨,30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已全部到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战略任务圆满收官。这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航天领域完成收官的首个国家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