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内喷管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应着同一个内喷管的三种不同间隙宽度的塞锥。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了不同间隙宽度的线性塞式喷管在不同工况下的流场和性能。比较了不同间隙宽度对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内喷管间隙会增大线性塞式喷管的面积比和设计压比;内喷管间隙变宽,塞锥表面的压强下降,塞式喷管的性能下降,间隙宽度增大一倍,塞式喷管性能下降1%~3%。另外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内喷管的性能是整个线性塞式喷管性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占了整个塞式喷管性能的三分之二以上。 相似文献
2.
3.
4.
5.
为了解寒式喷管底部压强特点,找出快速、准确计算底部压强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压下塞式喷管的底部压强,在认识外界反压对塞式喷管流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如何确定不同的底部气动状态,将采式喷管底部在不同外界反压下的气动状态划分为“三段”,即底部开放段、底部闭合段和底部由开到闭的过渡段,在各段,底郜压强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塞式喷管底部自身特点结合起求,找出采式喷管底部压强的一般规律,建立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底部压强计算模型.结合40%和120%截短塞式喷管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底部模型的正确性。塞式喷管底部流动是超声速流的大分离流动,该模型对底部压强的预示比有限差分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7.
8.
9.
论述了4453N小型塞式环形烧蚀喷管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过程,探讨了发动机及其子部件如喷注器、燃烧室、塞式喷管等的设计方法,结合试车数据,应用逐步逼近法设计了高效率的喷管外形.该发动机成功试验了200ms后石墨质的塞杆发生故障.在随后的研究中,提出了几种不同的塞杆方案.最后,就该发动机的发展前景及其可行性做了研究分析.对在亚音速、跨音速、超音速飞行状态下,用CFD研究流场的可靠性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塞式喷管底部压强特点,找出快速、准确计算底部压强的方法,实验研究了不同反压下塞式喷管的底部压强.在认识外界反压对塞式喷管流动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如何确定不同的底部气动状态,将塞式喷管底部在不同外界反压下的气动状态划分为\"三段\",即底部开放段、底部闭合段和底部由开到闭的过渡段,在各段,底部压强使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把数值模拟、实验研究及塞式喷管底部自身特点结合起来,找出塞式喷管底部压强的一般规律,建立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底部压强计算模型.结合40%和20%截短塞式喷管的实验数据,验证了底部模型的正确性.塞式喷管底部流动是超声速流的大分离流动,该模型对底部压强的预示比有限差分法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12.
13.
喷管内横流流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显式的原始MacCormack时间分裂格式和改进的TVD MacCormack格式分别求解了二维轴对称喷管内横流流场的N-S方,得到了与理论分析结果相近似的流场结果图谱,并对以上两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VD的方法具有更高的精度。文中还介绍了一种基于TTM方法的改进的网格生成方法,用于生成贴壁性和正交性都比较好的网格,实现了完全由边界网点分布来确定内部网格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某固体发动机推力终止装置结构空间十分有限,为保证推力终止时发动机负推力大于等于零的要求,必须尽可能地提高反推力效率。因此对推力终止装置进行了一系列优化设计,尤其是反向喷管连续锥形型面设计,在总结一般固体发动机研制经验的基础上,将非连续柱面型面改为连续锥形型面。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该反向喷管的结构可靠性和反向推力效率较高。此项设计技术对带反向喷管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广泛采用汽蚀管来控制和调节流量。针对某液体火箭发动机汽蚀管实际选配过程中经常出现选配困难的问题,应用CFD两相流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该汽蚀管水试中气泡生长、溃灭等现象,得到了该汽蚀管的工作特性,而且与水试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偏差较小,为解决实际选配问题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并且对该汽蚀管喉部设置直线段后的汽蚀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该汽蚀管喉部设置直线段后,相对压力损失能降低2%左右。最后分析了汽蚀管内型面参数对流阻系数和相对压力损失系数的影响,总结了成熟的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