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民用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先进民用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分析了B777、A380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布局、余度结构、控制策略,并提出了我国民用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方案设想。同时还分析了民用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标准现状,对我国民用飞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标准化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高增益,全权限数字电传操纵系统飞行试验的需要,利用已研制成功的多台地面飞行模拟器和BW-1纵向,IFSTA三自由度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模型自由飞研究以及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地面实时监控系统等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了电传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飞控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包括试飞输入设计,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电传飞控系统稳定裕度等。最后,提出了对下一代飞机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方面需要研究的试飞  相似文献   

3.
郭恩友 《飞行力学》1996,14(1):85-89
主要讨论了起飞着陆控制律构型选择的原则,提出了在飞行品质评定时,应采用以等效拟配系统为基础,同时用其它一些参考准则,进行评估和迭代设计,使带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飞机在着陆期间具有满意的飞行品质。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化的某数字电传系统起飞着陆控制律设计的例子。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某机纵向电传操纵系统研制中的控制律设计。主要内容有:电传系统控制律构成方式,重点讨论C~*指令控制律和法向过载指令控制律;基本控制律形式确定之后,如何对系统进行校正补偿和增益调参设计;电传系统的功能设计,重点讨论放宽静稳定性和迎角/过载限制功能;最后简单叙述了电传系统对短周期飞行品质的改善和设计计算指标的选取。  相似文献   

5.
飞行控制律适航符合性设计与验证是电传公务机飞控系统研制的重要方面。分析了局方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对飞行控制律设计的指导性要求,研究了以Falcon7X和G650为代表的典型电传公务机三轴控制律和控制律模式转换逻辑的设计特征。基于某型电传公务机"减速板自动收回"的控制律功能验证和"配平飞行期间过渡响应"的模式转换验证,提出了试飞验证试验程序与结果评判标准,阐明了试验结果对运输类飞机适航规章的符合性,为电传公务机飞行控制律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战斗机大都采用带有多模态的电传飞行控制系统,通常在不同的任务模态下,控制系统采用的指令形式不同,飞机对驾驶员的操纵响应也有所不同。文中以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中,纵向控制律构型常见的几种指令形式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字仿真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指令形式下,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对飞行员操纵的响应特性,并总结了不同响应特性的指令形式所适合的飞行任务场景。文中分析总结的结果,可为电传飞行控制律设计工作中不同任务模态下,指令形式选择与飞行员飞行任务训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自动驾驶仪)的设计要求及接入电传系统的两种形式,阐明实现纵向通道姿态、气压高度、表速或Ma数稳定、改平以及横侧通道倾斜角、航向角稳定、改平、进入航向等纵、横、航向的控制律算法,并给出与电传系统交联关系和工作逻辑,对未来战斗机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民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测试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于军机,民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对测试性提出更高要求,希望通过测试性建模手段,提前发现和检测出所有故障,并将故障隔离,进而提高飞机系统可测试性,降低产品寿命周期费用。分析了典型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结构,构建了民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测试性设计和诊断策略,并以作动器控制电子为例,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模型验证,其结果满足相关测试性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现代战场使用环境对直升机的飞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使用电传飞控系统可大幅改善直升机的飞行品质,本文以电传飞控系统为研究对象,进行面向特定任务的具体指标要求的控制律设计。首先,根据ADS-33E飞行品质规范要求构造出满足悬停状态下俯仰轴ACAH响应等级1要求的指令模型;其次,以该指令模型构建显模型,通过反馈补偿算法进行跟踪偏差修正的模型跟踪控制律设计,最终得到整个闭环系统俯仰姿态满足飞行品质等级1要求的控制律构型和参数。通过MATLAB仿真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余度设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度设计是提高电传飞行控制系统安全性与任务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对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余度设计内容进行了介绍,探讨了这一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主要内容包括相似余度,非相似余度,解析余度,功能冗余设计技术。对其核心技术和研究难点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