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航空技术的高速发展,舰载机设计制造的技术集成度和复杂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面临新的挑战,需要通过严密的试验来发现。与陆基飞机不同,舰载机主要以航母为平台遂行各项任务,其舰机适配能力直接影响战斗力生成,因此列装前要进行严格的舰机适配试验。由于舰载机着舰面临的难度和风险最大,着舰试验便成为舰机适配试验的核心环节。本文以美军F-35C舰载机着舰试验为例,分析了F-35C和“尼米兹”级航母的结构特点,从地面试验、陆基模拟着舰试验和舰基实际着舰试验三个方面分析了着舰试验各阶段的实施内容和过程方法,结合舰载机着舰训练实践总结其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并对未来舰载机着舰试验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开展同类试验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动力装置在结冰条件下的试车台试验和整个动力装置的飞行试验,试验方法,试验应注意的事项,试验时应记录的参数,文中还阐述了结冰对飞机性能,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进行结冰试验所要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应注意的事项,对试飞员和机组人员的要求等。  相似文献   

3.
新一代战斗机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育鹏  裴连杰  李秋龙  郑建军  冯建民  王凡 《航空学报》2020,41(6):523482-523482
介绍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及验证要求,分析了试验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通过试验顶层规划,采用全新设计模式、先进的加载技术,从试验的边界条件、综合平台、动力系统、测量与控制、损伤检测与监测等方面制定了总体技术方案。研究并应用了全硬式单侧双向加载技术、试验综合平台设计技术、试验边界条件模拟技术、动力系统设计技术等多项新技术,提高了设计效率、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些新技术在新一代战斗机多架次全机静力/疲劳试验中成功应用,结果表明各试验系统安全、可靠,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试验目标,实现了全机地面强度试验技术的跨越式进步,技术成果为后续型号试验提供了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在B777的研制过程中,波音公司除了用分析方法对结构完整性和安全性进行估算外,还通过结构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构试验着眼于新飞机的各个方面,包括用于新材料性能研究的小试片试验、机身长桥等结构元件试验、机翼上壁板等组件试验、机身部件试验乃至全尺寸静力和疲劳试验。为满足适航审查要求,验证结构分析方法,尽早发现结构缺陷,波音公司用两个完整的机体结构和一个单独的水平安定面进行了B777静力和疲劳试验。全尺寸试验大纲主要包括:飞机构型、试验硬件、载荷情况和施加方法、用于收集试验数据的仪器、试验进行中试验完…  相似文献   

5.
雨雾环境下温度传感器动态特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雨雾环境下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测试,对常规测试装置进行了改进,研究了雨雾环境的产生和控制方法,并提出了雨雾环境下传感器动态特性的试验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某传感器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常规环境和雨雾环境下的动态特性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雨雾环境下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会大幅提高;最后,对试验结果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试验方法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6.
针对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试验,从验证轴承的自身质量和轴承与发动机工况适应性的角度出发,以GJB 7268- 2011为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发动机常规工况和极限工况的轴承试验器考核方法。该方法在传统试验基础上,对常规试验项目的 试验程序进行了细化,增设了短时多频次滑油中断试验、超温试验、超转试验、陀螺力矩试验及不对中试验等项目,提供了各试验 程序的编制要点和示例,并在涡扇发动机主轴承研制过程中对该方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试验轴承通过了全部试验项目考核, 且成功装配发动机通过了持久试车验证。该试验方法可以基本覆盖该型涡扇发动机的使用工况边界,达到了在发动机整机装配 前考核主轴承工况适应性的目的,对涡扇发动机主轴承试验器考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飞机燃油箱惰能力降级指标,从点燃试验的试验设施、试验结果及不同试验之间结果差异的原因3个方面总结和分析了燃油箱点燃试验的文献,根据文献分析结果将燃油箱的惰化能力分为四个等级,分析发现:试验设施差异、点燃标准不同是不同试验结果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高能点火源试验在燃爆标准、试验影响因素和试验结果方面存在特殊性,其对燃油箱混气惰化能力要求更高;飞机燃油箱的惰化能力会随着混气中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燃油箱惰化状态下燃油箱的安全性也存在差别,这种惰化能力的降级同时需要考虑点火源和混气气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些试验文件编写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主要试验类别和各类试验的主要内容,说明了常见试验技术文件的主要编写依据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描述了飞机机身段声学设计试验平台的建设,包括了机身段的改造、声源系统和测量系统的设备配置、该试验平台的性能指标和功能,并介绍了科用该试验平台进行的隔声试验、降噪效果试验和舱内吸声试验的部分试验结果,说明了该试验平台能合理地反映飞机结构的声学性能,是飞机结构声学设计和噪声控制试验研究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在Windows环境下,以MSC/PATRAN为平台,利用平台提供的二次开发语言PCL(Patran Command Language),并结合C++语言,通过客户化、增设特定的命令和窗体等技术开发了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数据实时跟踪与处理系统TestDTAS(Test Data Tracking,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在结构试验进行中,TestDTAS可以实时地监测结构试验件中应力和位移的变化情况,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而在试验结束后,TestDTAS可以进行试验数据回放和分析,从而将试验与理论分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结构静力试验和结构设计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全尺寸复合材料机身筒段静力/疲劳试验是国内首次规划的全复材大部件试验,为顺利完成试验并积累相关技术经验,介绍了现有民机及大型运输机静力/疲劳试验技术现状,研究并应用了全复材大直径大载荷机身特殊边界模拟、撑杆-差动组合静定约束系统、静力/疲劳试验一体化加载系统技术。这些新技术在试验中的成功应用加快了试验实施速度、提升了试验安全性和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各项技术安全、可靠、有效,达到了试验要求和预期目标,形成了一套完整有效的全尺寸复合材料机身筒段大部件试验技术,为宽体客机机身复合材料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长工作时间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性能试验架研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方余 《推进技术》1997,18(4):95-98
叙述了长工作时间固体火箭发动机高精度性能试验架的结构、特点和安装、调试、试验结果,表明该类试验架结构安全可靠,性能满足标准规定,使用效果良好,解决了长工作时间发动机高精度推力测试技术的难题,可作为改进试验技术水平、提高试验可靠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民机全机疲劳试验关系到适航取证和服役使用,为缩短疲劳试验时间,从载荷谱简化和试验过程提速两方面进行综合性加速技术研究。对细节疲劳额定值(DFR)法改进使之适用于全寿命区间后,基于改进DFR法提出了以损伤比为判断标准的载荷谱等损伤折算方法,通过小试验件验证了载荷谱简化方法的正确性,并将其应用于全机疲劳试验。载荷谱简化后各任务段的总循环次数大幅减少,采用简化谱的后机身试验损伤结果与原谱全机试验基本相同,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全机试验。在试验设计和实施阶段,提出了快速载荷处理的载荷整体平衡优化方法和缩短每循环加载时长的分段等速率加载优化方法,载荷处理结果误差均满足设计要求,优化后的平均每日起落数由48提高到90。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利用VXI/VEE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构建了一套包括七个功能子模块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分析系统。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测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气候环境试验设备(以下简称试验设备)是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常用的设备。在生产、科研过程中,试验设备承担着各种产品的例行试验和可靠性试验,其目的是通过试验来暴露产品设计、生产中可能存在的缺陷以及产品是否符合有关标准的技术要求和产品规范的要求。要达到这个目的,首要条件是,试验设备自身的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试验条件和规定的技术要求,这样才能保证产品试验的真实性和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由此可见,试验设备是否符合试验条件和满足规定的技术要求是产品试验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对产品的正确评价。因此,在产品试验时,特别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的构架和组成部分,试验环境、试验样机和试验过程的仿真是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的组成部分。试验样机的静力学仿真模型足结构静力试验仿真系统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除有限元分析方法模型外,提出了基于历史试验数据的特征结构模型。飞机结构强度静力试验仿真系统是一个能够不断积累资源和不断完善性能的结构试验仿真系统,同时也是开发其它飞机结构强度仿真试验系统的软件平台。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层流翼型设计验证需求,以翼套形式开展飞行条件下的气动力测量技术研究。通过关键参数确定、试验机选取和测量方法筛选等试验设计,并实施测量方法优化和试飞方法确定,形成自然层流翼套气动力测量飞行试验技术。通过飞行试验对某型自然层流翼套进行了边界层转捩位置、压力分布和翼型阻力测量,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使用可靠,可为后续层流飞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内场仿真试验系统构成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外试验场内场仿真试验的发展过程和特点,分析了内场仿真试验系统的组成和试验模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内场仿真试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试飞研究》1997,(4):30-32
飞行试验的实施,不仅需要适合于各种飞行试验的机载设备,而且需要有相应的地面设备,这些是试验得以成功的保证,试验准备,试验过程和最终的数据分析都将在这些不同的设备上完成。  相似文献   

20.
针对翼身融合布局飞行器的纵向稳定性问题,基于分支和突变理论,求解迎角随升降舵变化的平衡分岔图,并对平衡分支的稳定性和突变点进行了分析。结合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技术,发展了试验分岔分析方法,并设计了基于非线性动态逆的伪线性控制器,由此获得并分析了开环试验和闭环试验平衡分岔图。对比分析表明,理论分岔分析与开环试验分岔分析在小迎角范围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试验分岔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翼身融合飞行器产生纵向失稳的主要原因是机翼表面流动分离,从而导致C发生突变引起的;闭环试验分岔分析实现了翼身融合飞行器非线性全局稳定性控制,通过纵向非线性控制器,可以将不稳定平衡分支改造成稳定的平衡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