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经典的教学理论为基础,摈弃应用神经网络理论设计控制系统时常用的试凑方法.仿真和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奇异摄动理论和变结构控制理论,针对飞行状态的时间尺度差异,构造了可进行角速率重构的内环变结构重构控制系统以及可进行角度重构的外环变结构重构控制系统;同时考虑操纵面偏转角度饱和及偏转速率饱和对系统的影响,设计出一种变结构可重构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较高的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3.
王晓荣 《试飞研究》1997,(3):27-36,48
本文介绍了用经典理论确定反馈增益,降低模型跟随系统参数变化灵敏度的新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反馈增益值,使由频率、阻尼、带宽等参数所确定的闭环系统的极点具有合适的稳定性。以一架战斗机模型跟随控制系统的设计为例说明这种方法,同时给出了简短的线性模型跟随理论推导。纵向、横航向控制律的设计匀采用经典设计方法,并且将横航向控制系统引入的β反馈和ny反馈作了比较。设计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模型和飞机时域响应曲线的比较  相似文献   

4.
分析和总结了定量反馈理论(QFT)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步骤,并应用该理论对某型无人机的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研究发现,QFT能够很好地解决由于模型参数具有不确定性的无人机控制系统鲁棒性设计问题,并从工程应用角度为无人机提供了一种鲁棒控制设计方案.仿真结果及与一般控制方案比较表明,用这种理论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控制效果良好,而且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导弹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调节RBF神经网络的导弹非线性自适应鲁棒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应用全调节RBF神经网络在线辨识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利用反演和鲁棒控制技术设计了导弹控制系统,成功地处理了非匹配不确定性,并在虚拟控制中引入了微分阻尼项,有效地改善了系统动态性能。最后,应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RBF神经网络各参数的调节律,并证明了系统状态全局渐近收敛于原点的一个邻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空空导弹越肩发射过程,设计了偏航及横滚运动的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越肩发射过程中大攻角阶段的气动特性,提出了控制设计的目标,然后建立了包含未建模特性的偏航/横滚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两通道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张平  陈宗基 《航空学报》1992,13(11):633-640
利用对误差函数加权的最优控制,提出了具有固定增益的鲁棒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用该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仅具有稳定的鲁棒性,而且具有操纵品质的鲁棒性。本文研究了该鲁棒飞行控制系统在全飞行包线内的稳定性,还对某歼击机设计了鲁棒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和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简便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空导弹越肩发射过程,设计了偏航及横滚运动的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越肩发射过程中大攻角阶段的气动特性,提出了控制设计的目标,然后建立了包含未建模特性的偏航/横滚运动方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滑模变结构理论设计了两通道的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时滞不确定理论的导弹鲁棒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毅  刘皓  刘皓 《航空学报》2011,32(3):473-479
针对含有参数不确定性、干扰和响应延迟的控制系统鲁棒性设计问题,采用状态反馈控制方法设计控制系统,使得闭环控制系统在保证渐进稳定的同时满足H∞性能指标要求.建立导弹控制系统的线性离散模型,将提出的基于时滞不确定理论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导弹俯仰-偏航通道的自动驾驶仪设计.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提出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法在气动参数摄动...  相似文献   

10.
航空发动机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丁  赵庆荣 《推进技术》2002,23(6):485-488
一种新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首次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能有效地缩短系统状态到达滑动模态的时间,避免了定常滑态变结构控制系统在能达阶段对扰动的敏感性,且其控制律的设计可以改善系统的瞬态性能,克服未知参数摄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全程滑态变结构控制所设计的发动机控制系统,其鲁棒性要优于发动机定常滑态结构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变结构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矢量控制系统。从直线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通过坐标变换,建立PMLSM在两相同步旋转正交坐标系上的数学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和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设计转速调节器,组成PMLSM滑模控制系统。为了验证该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仿真。仿真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控制系统,如何保证控制系统的设计能够具有鲁棒性,同时又达到最优的控制性能,[μ]综合方法以完备的结构奇异值理论为基础,给出了这一问题的最优解。导弹受控飞行于稠密大气层时,其自动驾驶仪正是这样一种要面对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控制系统,为使导弹控制在这种情况下达到鲁棒最优,将[μ]综合方法用于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对于导弹气动不确定性具有更好的鲁棒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以经典的控制理论来设计直升机飞控系统便面临着不少的困难,模糊控制恰好在某些方面能弥补经典控制的不足。本文介绍了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发展,重点阐述了模糊控制在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和现状。最后展望了直升机模糊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傅信鉴  何兵 《飞行力学》1995,13(4):90-94
介绍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变稳纵向控制系统输出响应反馈法的极点配置,该方法可处理单输入一多输出系统中反馈量的个数小于方程阶数的极点配置问题,理论与实践表明:该方法在应用到单变量控制的变稳纵向控制系统中的极点配置时,具有足够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王凯  章卫国 《飞行力学》1997,15(1):56-59
讨论了一种具有飞行与推力综合舰载机自动着舰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国产某型收音机首先分析了基于俯仰姿态的升降速率控制系统的结构与控制规律;然后,对飞机进场功率补诉结构与控制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同时考虑飞行控制系统与发动机推力补偿控制系统的条件下,对该综合系统的控制规律进行了设计与仿真,并提供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飞行控制系统的逆标架正规化设计理论和方法,证明了正规传递函数阵具有相同特征轨迹的鲁棒稳定性定理,并用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实例说明了这种方法的应用和优点。  相似文献   

17.
改进型LQR方法在飞机控制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线性二次型状态反馈(LQR)理论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中的优势。针对现代飞机飞行控制系统非线性、多回路和强耦合的特点,典型的介绍了纵向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选择反馈信号以及升降舵等变量作为输出量.使传统LQR最优控制中对加权阵Q和R的选择变为对降维的加权阵Q的选择,并通过真实飞行速度进行动态调参,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航空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参数和防喘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绍基 《推进技术》2006,27(1):15-19
主要研究了航空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的设计和研制,特别是研究了当战斗机发射导弹时温度畸变对发动机的影响。引入的温度畸变参数包括:进口相对平均温升δT;进口温升率dT/dt;当量热区角Φe;连续温度畸变时间tB。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的设计准则,发动机防喘控制系统的研制和飞行试验证明了该设计准则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直接力控制的特征结构配置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战霞  王建培 《飞行力学》2001,19(1):30-32,37
以现代控制理论和飞行力学原理为基础,针对直接力控制器设计中存在的模态耦合问题,提出一种应用状态反特征结构配置进行解耦的方法,并出相应的公式。分析表明,用此方法对系统的极点和特征向量可以进行希望的配置。并能达到设计要求,同时仿真结果说明,用状态反馈特征结构配置法设计的控制系统比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方法设计的控制系统解耦性能好,响应速度快,并且解决了输出反馈特征结构配置不能确保闭环系统稳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彭可茂  赵超  申功璋  文传源 《飞行力学》2001,19(2):17-20,25
基于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镇定方法和航迹准稳态运动概念,研究了现代攻击机的综合飞行/推进控制系统的鲁棒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条件。生成航迹准稳态运动的期望控制量和状态量,以航迹准稳态运动为基准运动建立综合系统的线性系统族模型,采用凸多面体线性系统族鲁棒镇定方法设计了综合控制系统的反馈调节控制器。数学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控制系统对攻击机推进系统输出推力的变化具有大范围的鲁棒性,在推力开环控制下能够获得良好的系统动态性能和战术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