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窄带非高斯噪声中窄带信号的离散时间检测。考虑三种情形的信号:已知初相的相参脉冲串,未知初相的相参脉冲串,以及非相参脉冲串。在本文第一部分,对每种信号分别导出局部最佳检测器的结构,指出它们可在窄带高斯噪声中的Neyman-Pearson最佳检测器里引入适当的零记忆非线性处理而成,并且许多实用检测器具有与局部最佳检测器相同类型的结构,只是细节特性不同。导出每类检测器功效和渐近相对效率的通用表达式,以及它们在若干重要检测器情况下的具体表达式,这些检测器是局部最佳、线性、平方律、Dicke-fix、对数、二进积累、中位数检测器。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较多的参数情况计算了Dicke-fix CFAR雷达检测器和平稳白高斯噪声中的最佳参量型相参积累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当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较小,并且信噪比较低,或相参脉冲串脉冲个数较大时,前者比后者有效。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一类用于雷达信号非相参检测的双样本非参量秩检测器的结构和性能。导出局部最佳秩检测器(LORD)的结构,发现其形式为在窄带高斯噪声中的N-P最佳检测器中引入求秩器和局部最佳秩零记忆非线性(LORZNL)。许多实用雷达秩检测器属于与LORD相同类型的结构。导出这些检测器的功效表达式。做为例子,在高斯噪声情况下,求出LORD为修正Savage检测器,并把它的渐近性能与常用的秩和、秩量化检测器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本文讨论几种实用的非参量雷达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这些非参量检测器是用于相参检测的Dicke-fix检测器,和用于非相参检测的秩和(RS)以及秩二进积累(RQ)检测器。通过解析计算和Monte Carlo模拟,给出这些非参量检测器和相应的平稳白高斯噪声中的最佳参量检测器即相参和非相参积累器的小样本性能,并作比较,说明当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和信噪比较小时,非参量检测器可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采用Monte Carlo法模拟了修正型广义符号检测器(MGSD)和双极点滤波器检测器(TPFD),给出了它们在Weibull噪声中的虚警概率检测概率和测角精度曲线。与TPFD相比较,MGSD不仅当参考单元的样本为独立同分布时能提供恒虚警检测,而且在Weibull噪声中低信噪比时的检测概率和测角精度较高,额外目标的影响也减弱了。Weibull分布的形状参数越小,MGSD的这些优点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解析方法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证明了在Weibull噪声中秩二进积累检测器小样本最佳门限的存在,计算了小样本最佳门限系数的近似值,并总结了它的变化规律。对秩和检测器,秩二进积累检测器(具有最佳门限)和线性检测器在Weibull噪声中的性能进行了分析、计算。最后给出了这三种检测器的详细性能曲线,说明在Weibull噪声形状系数较小,信号/噪声中位数较低时,秩检测器(本文指秩和检测器和秩二进积累检测器两者)此线性检测器有效,而秩二进积累检测器比秩和检测器有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随机间隔脉冲串雷达信号,给出了该随机序列的模糊函数数学表达式,对推导过程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思路作了详细叙述,并分析了调制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探针式光纤探头的有效检测深度。采用扩散方程描述光在强散射生物组织中的传播规律,运用纽曼边界条件,使用灵敏度矩阵对有效检测深度进行了研究。灵敏度矩阵和光源与检测器的空间位置分布密切相关。光源与检测器对的灵敏度矩阵定义为:光源位置和检测器位置分别作为光源的光场分布的乘积。设计了6组针对不同参数的模型,参数主要包括光源、检测器光纤芯径、光源、检测器光纤中心距、光纤探头所处的深度、生物组织的吸收系数和散射系数。对探针式光纤探头在各组模型中的有效探测深度进行了仿真,重点研究了六种参数对检测深度的影响。所得结论可以推广到分析光纤检测器的空间分辨率和多光纤检测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9.
在密集的电子环境中,侦察接收机的输出是一串交迭脉冲序列。用计算机对这些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必须要将这串交迭脉冲序列中的每个脉冲的到达时间,迅速地变成二进制数保存在计算机内存中。 本文叙述了用Z-80微机产生采样门波的方法。在采样期间,一个16位计数器将每个视频脉冲的到达时间变换为双字节的二进制数存入扩充的RAM中。同时,一个10位的计数器统计输入脉冲的个数。由于输入视频脉冲出现的时间是随机的,宽度也是各不相同的。为保证可靠地实现转换,视频输入先经过“选1”电路处理。 采样完毕后,微机对扩充RAM进行切换,CPU取出采样期间保存在扩充RAM中的数据进行分选处理。处理完毕再自动转入采样,这样就保证了固定的采样时间和灵活的分选时间相结合的连续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对检测器性能进行Monte Carlo模拟时,影响结果精度和计算时间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检验Gapon正则条件后推导了秩二进积累检测器的渐近相对效率和渐近损失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秩量化门限,使渐近损失达到最小。证明了该最佳门限约等于0.8(N+1),这里N是参考单元数。最小渐近损失随N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0.94 dB。虽然秩二进积累检测器的渐近损失比秩和检测器稍高,但其实现比较经济。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极性采样倒相编码数字脉冲压缩处理器的非参量恒虚警率(CFAR)特性。这种处理器实质上是简化的Dicke-fix,也是窄带信号的符号检测器。确定了高斯和非高斯噪声中的检测性能。说明了这种处理器相对于非相干匹配滤波器的信噪比损失随码长增加而减小;在高斯噪声中的渐近损失为1.96dB;在Weibull噪声中的损失随Weibull分布形状参数减小而减小,甚至可转为得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瞬时频率估计的双曲调频信号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双曲调频信号的特征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HFM信号检测方法——周期斜率方差检测器。根据不同信噪比下周期斜率方差的概率密度,给出了该检测器的二元假设检验模型,并对比了相同条件下该检测器与匹配滤波器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周期斜率方差检测器是一种恒虚警概率检测器,在较低信噪比下可有效检测双曲调频信号,并对多普勒失配有很好的适配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强反射和背景噪声给脉冲声源成像定位辨识带来干扰的问题,本文以波束形成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在强反射和噪声干扰下的脉冲声源成像方法。不同于常规的有效值输出模式的波束形成方法,本文在将各传声器阵列信号时延叠加后,以叠加信号的最大绝对值作为波束形成的输出,能够提高波束形成方法在强反射和背景噪声干扰下对脉冲声源定位辨识的灵敏度。通过在具有强反射和背景噪声干扰环境下的脉冲声源成像定位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技术应用于亚表面缺陷的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给出了铝合金和聚合物两种典型的金属和非金属试件的检测结果,并同传统红外热成像检测的对比度图像进行了对比。还对脉冲相位热成像检测技术中频谱分析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选择采集频率、采集窗口大小要考虑的影响因素,并分别采用组合平滑滤波、分段拟合的方法改善了相位变换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脉冲相位辐射测量技术与一般光热辐射测量相比,测量结果明显改善,增强探测缺陷特别是深度缺陷的能力,减小加热不均等表面因素对测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Rice杂波中SwerlingⅡ目标的离散时间检测。导出了杂波稳定分量相干及不相干时的似然比(LR)检测器的结构。得到了这些检测器的功效表达式。把LR检测器与传统的平方律检测器的渐近性能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杂波统计特性越偏离高斯情形,LR检测器的检测性能就越是优于平方律检测器,而且杂波稳定分量相干时的LR检测器的ARE比不相干时的要大一倍以上。  相似文献   

17.
提出一种简单的主动型边界检测方法。它首先通过噪声估计捕捉图象中可能存在边界的邻域,然后获取邻域中有关边界的空间参数,由此选择最佳微分滤波算子对相应邻域进行滤波,以获取边界点。该方法具有很强的处理针对性,因此它运算速度快、精度高、一次即可获取单象素宽的边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用微型计算机取代传统的可控硅驱动控制装置作了初步的探讨。共原理为将系统调节信号经定时器转换为移相脉冲串去触发可控硅进行三相全控整流。此项设计方案大大开拓了微型机的应用范围,在工业控制和新产品开发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统计能量分析(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SEA))是解决复杂结构高频动力学问题的经典理论。在具体的应用中,准确获取表征子系统能量耗散的内损耗因子是重要的使用前提。文章提出了基于噪声激励的板壳结构内损耗因子试验辨识方法,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稳态能量流和瞬态衰减法的不足之处,简化了试验过程。使用该方法通过试验获取一块铝板的内损耗因子。通过对比分析该方法和脉冲激励法的辨识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脉冲燃烧风洞及其在火箭和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近期美国X-43A的飞行试验数据表明脉冲式风洞能够预测飞行性能。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20多年来一直在发展各种脉冲燃烧风洞技术及其在火箭高空羽流、超燃发动机研究中的应用。典型的四喷管火箭底部挡板采用涡轮废气排气方案能大大减少底部热流,这是脉冲式风洞的成功应用成果;在60-80ms脉冲燃烧风洞中首次进行了室温煤油燃料的超燃模型发动机试验,测量了发动机内流道中壁面压力和发动机推力,比较了脉冲式风洞和连续式风洞的试验结果。研究表明:在M=5、6试验条件下,煤油自发点火延滞时间约4ms,因而工作时间为60-80ms的脉冲燃烧风洞能够十分经济奏效地进行超燃模型发动机研究。笔者亦介绍了正在研制中的大口径脉冲燃烧风洞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