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在苏美最高级会谈时提出至少让两名苏联宇航员搭乘美国航天飞机以换取苏联将美国宇航员送上和平号空间站进行长期载人飞行的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2.
1979年4月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访问莫斯科时,与苏联达成了联合载人空间飞行的协议。这是苏联继1975年7月苏美“联盟-阿波罗号”对接飞行后第二项与西方合作的项目。今年4月19日,苏联发射了“礼炮7号”轨道空间站(商发278×219公里、周期89.2分钟、倾角51.6度),从而实现了预定在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3,(6):680-680
冷战结束后,太空竞赛会演变为国际空间合作吗?《国际空间合作》一书讲述了高技术领域欧洲各国是如何开展国际合作的。11月27日,《国际空间合作》中译本首发式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举行,由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主持,原书作者、欧洲空间局原副局长、国际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罗格·博奈教授发表了题为“国际空间合作”的主题演讲,之后同译者李磊研究员针对现场媒体和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高灵敏度探测问题,对频率分集抗角闪烁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分集雷达的高灵敏度目标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高分辨信号的相关性提高检测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提升空间非合作目标的高灵敏度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5.
空间垃圾威胁着人类的航天活动,它给人类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带来了阴影。清除空间垃圾和防止空间的进一步污染是所有从事航天活动的国家,特别是航天大国义不容辞的义务。作者在本文中对解决空间垃圾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其中包括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中国愿意积极参加和研究制止空间垃圾危害人类和平利用和开发外层空间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国际空间合作发展态势分析(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空间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增多.空间合作的渠道在拓宽,合作的领域在延伸。由于通过空间国际合作加强了技术交流,降低了参与国的空间开发成本,解决了某些航天项目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加快了世界空间事业发展的步伐。实践证明,国际合作是解决空间领域某些难题的一条经济可行的快捷之路。那么,国际空间合作的发展态势究竟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广言 《中国航天》1999,(5):13-15
图1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组成示意图看不见的战线——美国主要军事空间系统简介广言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的夙愿得以初步实现。然而,人类的航天活动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冷战时期,外层空间成了苏美军备竞赛的一个重要战场。...  相似文献   

8.
针对天基单星测角跟踪条件下的空间目标定轨问题,给出了空间目标的可探测条件,提出了基于超短弧稀疏光学跟踪数据的空间群目标天基定轨方法,建立了低轨监测星对高轨非合作式光学跟踪测量模型和定轨模型,围绕非合作式空间群目标天基单星仅测角跟踪定轨的收敛性和精度开展了定轨试验,结果表明联合两段短弧数据定轨半长轴,精度可达百米量级。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和诸如空间安全、空间碎片、轨道和频谱资源等问题的进一步凸显,航天领域的国际合作,特别是航天大国之间的合作,显得更加重要。然而,在中美航天合作方面,美国的航天政策和法律制度却设置了重重障碍,严重影响了中美航天合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
梁斌  何英  邹瑜  杨君 《宇航学报》2016,37(9):1080-1088
针对已有测量手段在空间非合作目标近距离测量中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ToF(Time-of-Flight)相机在空间应用中的可能性。首先总结了空间非合作目标近距离测量现状及已有测量手段;随后介绍了ToF相机的原理及发展,并以非合作目标典型特征为例对其性能指标进行分析;接着将ToF相机与现有空间近距离测量手段进行性能比较;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梳理;最后对ToF相机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在空间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非合作目标交会相对导航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涛  解永春 《航天控制》2006,24(2):48-53
本文对一类非合作目标交会的相对导航问题进行了研究。基于近圆轨道上运行的非合作目标航天器初始轨道、追踪航天器在惯性空间的瞬时位置及追踪航天器到目标航天器的视线仰角和方位角等信息,文章从相对距离和相对姿态的确定及相对导航滤波器的设计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等相对导航参数的获取方法。数学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张帆  黄攀峰 《宇航学报》2015,36(6):630-639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抓捕非合作目标/空间垃圾后需要对其进行回收/拖曳的精确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抓捕后保持阶段的振动特性辨识目标参数的方法。首先,根据质量特性参数辨识的需要,推导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不同于以往将本体卫星和被抓捕目标简化为质点的动力学模型,本文针对任意的目标抓捕位置,在考虑重力梯度影响的基础上,利用拉格朗日法获得系统各广义坐标的动力学公式。然后,分析非合作目标和系绳在后抓捕保持阶段的姿态运动。最后,在非合作目标与本体卫星没有任何信息交互的情况下,利用后抓捕阶段目标卫星和系绳特有的振动,并使用具有鲁棒性可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法,提出了包括转动惯量和质心到任意抓捕点距离在内的质量特性参数辨识算法。  相似文献   

13.
刘静 《航天》2014,(5):28-30
作为发展中的航天大国,中国十分重视空间碎片问题,致力于空间碎片减缓和防护研究,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995年6月,中国以国家航天局的名义加入了“机构间空间碎片协调委员会”(IADC),开始了空间碎片领域的研究。今年5月12—15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将在北京主办IADC第32次会议。本刊特邀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专家刘静介绍空间碎片问题的国际环境及应对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近程自主跟踪过程中目标可能会由于不确定原因出现轨道变动时的近程自主跟踪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全局鲁棒最优滑模控制器方法。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自主跟踪问题的标称系统,由基于无限时域的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理论,获得最优调节器,再构造一个积分滑模面,使系统开始即在滑模面上,消除了传统滑动模态中的趋近模态,并使控制系统滑动模态与对应标称系统的最优动态有相同的形式,则滑动模态亦是渐近稳定的,且具有完全的鲁棒性;为保证滑动模态的存在,设计了滑模变结构控制器。该方法吸取了最优控制和滑模控制的优点,可在优化燃耗的同时满足全局鲁棒稳定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用该法可实现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轨道变动时的自主稳定跟踪,保证跟踪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星编队的空间非合作目标联合定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光明  廖瑛  文援兰  陈忠贵 《宇航学报》2010,31(9):2095-2100
针对单颗卫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的纯测角跟踪定轨系统存在观测几何条件差和定轨误
差较大的缺点,提出利用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协同观测。该方法引入平方根无迹
卡尔曼滤波(UKF)算法,并融合地面站观测双星编队信息、双星编队星间测量数据以及双星
编队对空间目标光学观测信息进行整网定轨,实现在纯测角条件下双星编队对空间非合作目
标的实时跟踪。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改进观测几何条件和提高空间非合作目标的跟踪定
轨精度。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了一份重要的空间政策演说,指示美国航宇局(NASA)将工作重点放在2020年实现人类重返月球,将来还要把人类送到火星或更远的星体。布什要求其他国家本着合作和友好的精神参与美国提出的空间新设想,为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空间探索合作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胡启阳  王大轶 《宇航学报》2020,41(11):1410-1417
针对面向在轨服务的非合作空间目标测量感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目视觉的相对导航与惯性参数辨识方法。利用目标表面的特征点建立几何坐标系,并分别设计了姿态测量和相对导航滤波器,实现了目标姿态、角速度、轨道,质心位置与惯量比的高精度估计。在此基础上,通过黏附卫星与非合作目标形成组合体,利用相对导航算法获得的质心位置和惯量比在黏附前后的变化,实现了目标质量和转动惯量的辨识。数值仿真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仿蝗虫腿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缓冲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龙  葛泽宇  田应仲  张泉 《宇航学报》2021,42(9):1090-1098
针对空间机器人在太空高速工况下,难以平稳地着陆且黏附在目标航天器表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仿蝗虫腿非合作空间缓冲吸附机构。为了得到机构最优的缓冲参数,使得其与目标航天器碰撞时不发生回弹且减小碰撞力以保护自身,提出了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缓冲的动力学模型,该模型研究方法基于连续碰撞力方程。通过对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的腿部胫节、股节以及整机的受力分析,求得其不同受力工况下的动力学方程。采用线性弹簧阻尼结构等效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缓冲过程,建立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动力学模型,并结合实际碰撞缓冲参数设计出空间缓冲吸附机构碰撞过程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最后利用动力学仿真进行校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机构所受碰撞力大幅减小且不发生回弹,证明了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孙施浩  赵林  贾英民 《宇航学报》2014,35(7):802-810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设计一种绝对运动等效代换方案以在地面试验中实现空间合作目标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同时再现。首先应用量纲分析法给出空间合作目标轨道姿态动力学问题地面试验的相似准则;然后,提出绝对运动等效代换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运动再现地面试验模拟器的轨道姿态动力学方程;最后以航天器交会对接最终逼近段地面验证试验为例给出地面试验系统验证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并通过仿真算例说明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国外运载器、航天器从地面到空间自然环境标准的分类及其主要标准 ,综述了各类标准制定的背景 ,简介了美国宇航局陆地环境标准化手册、欧洲空间合作标准化组织空间环境标准和美国空军空间环境标准的主要内容 ,并对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我国的运载器、航天器相关环境标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