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艺术之路     
刘瑞江 《航天员》2009,(4):58-59
有这样一个人,他是第四个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而他的画家身份又为业内人士所熟悉;他在航天和绘画两个领域都取得了足以让世人感叹的成就;不管是他在航天之路上的拼搏精神还是艺术领域内的独特才能,都足以成为他名载史册的资本,  相似文献   

2.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目光。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是几代中国航天人所具备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陈斌 《航天员》2008,(6):14-17
五年前,他奔赴发射场时义无返顾的背影让国人难忘、振奋;五年前,他登箭入舱时淡定自信的微笑和向人群告别时挥动的手臂让国人感慨,动容;五年前,他在火箭点火倒计最后几秒时向全国人民所行就的那个军礼,更是让无数的国人流下了他,就是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相似文献   

4.
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激动人心,普天同庆。但谁能想到,提供中近程自动对接重要设备和负责交会对接的微波雷达、微波应答机研制的有一家陕西的民营科技公司。他是企业老总,管理着一家200人规模的公司;他是研发人员,不计成本改善管理只为争取更多研发时间;他是民营企业的老总,却在航天工程中占了一席之地。他滔滔不绝,对自己的技术充满自信;他淡定自如,时刻感激着政府对民企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华棣 《宇航学报》2009,30(2):765-768
计算绕太阳运行的航天器轨道的长期进动需要考虑广义相对论。然而,作者发现爱因斯坦
用他的广义相对论解释行星近日点进动的文章有误,他的计算行星近日点进动的公式是建立
一系列错误上的杜撰。本文详细分析了爱因斯坦的失误,尤其是他的积分错误,并用计算机
的数值积分直接验证了他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庞丹 《中国航天》2012,(7):57-60
每次见到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他总是在为工作忙个不停。好不容易,他能挤出点时间接受采访,第一句话就是"多写写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吧,他们才是最值得宣传的。"但实际上,性格低调的他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从1993年起至今,他就一直跟着火箭走,方案论证、研制生产、综合测试、发射试验……十几年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攻克技术难关二十几年前,荆木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保送上了重点高中。1980年他又顺利地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87年从自动控制专业硕士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一部11室,历任可靠性组工程组长、副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14时18分,在54米高的咸阳航管楼管制中心塔台指挥大厅内,塔台管制室党支部书记史德宝感觉有人从后面摇他的椅子,他下意识地回过头去……。此时此刻,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场震撼世界的灾难来临了。  相似文献   

8.
洪菁菁 《航天员》2008,(5):30-31
张瑶的笑容和刘伯明的极其相似,安静而活泼、踏实又幸福,俨然成了舒服的自处。自得其乐的人说起话来也娓娓道来,慢慢的、淡淡的,不经意间,已然是篇美好的故事:"我们俩是老乡,又是一所中学的,他比我高两届。我母亲当时是中学校长,刘伯明高二时,母亲代过他们班语文课,当时他就给母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考上飞行员也是我母亲送他去的。从那之后的五六年间,他一直和我母亲保持通信,汇报学习和工作,谈人生、谈理想。有一次,我母亲就问他有对象没,想找个什么样的。他说还没有,找个能独立理家的就行。"说到这儿,张瑶的脸上多了一抹灿烂。  相似文献   

9.
张玉梅 《航天员》2010,(2):34-34
海胜终于在不断地努力与拼搏后实现了他的梦想,在成功的完成神六任务后.他再度获得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学位。这一路走来.作为他的赛子.我为他高兴、骄傲、自豪。  相似文献   

10.
陈丹 《航天》2009,(9):62-64
5米海尔望远镜——将梦想变为现实 在主持了一系列大望远镜的建造之后,1928年海尔又开始为一架5米(200英寸)的卡塞格林式望远镜筹集资金。他找到著名的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家族,此时他已经名声远扬,因此他的筹款工作马到成功,筹到6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怀念钱学森     
2011年12月11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他是我们十分敬仰的科学大师,我们格外想念他.  相似文献   

12.
正"德尔他" 4系列火箭是美国发展的一款大推力、低成本、高可靠性的运载火箭,它延用了"德尔他" 3的上面级和"德尔他" 2的制导系统,新研制了配备有RS-68液氢液氧发动机的公共助推芯级。"德尔他" 4火箭能将4.18~13.13t的有效载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与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采用的三垂模式不同,"德尔他" 4运载火箭采用三平模式。"德尔他" 4系列火箭共有5种衍生型:"德尔他" 4M运载火箭、"德尔他" 4M+运载火箭[又分3种型号:(4,2)、(5,2)、(5,4),前者代表整流罩的外径,后者代表助推器的数量]和"德尔他" 4H运载火箭。"德尔他" 4系列火箭共用一个通用芯级,即公共助推芯级,整流罩直径有4m和5m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13.
没有探寻苍穹的飞天壮举,没有众星捧月的荣耀,在航天员大队这个光芒四射的集体里,他似乎只是喧嚣背后的陪衬。他的理想并不宏伟,只想当飞天路上的一块小小铺路石,却用最不起眼的工作赢得了英雄们金子般的赞誉。神六航天员费俊龙深情讲述他所尊敬的共产党员——炊事战士阙宏武。  相似文献   

14.
与4年前执行神七任务时相比,景海鹏健谈了很多。不过,他在言谈举止问流露出来的那股实在和认真劲儿,一点都没变。今天,身为神舟九号任务指令长,景海鹏身上的担子越发重了,但多年踏实艰苦的训练一直孕育着他的十足信心。面对镜头,他请全国人民放心。而最终的事实也证明,  相似文献   

15.
《航天》2011,(11):47-49
1955年11月22日,钱学森正式到中国科学院报到。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他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去东北参观考察和讲学。郭沫若告诉他,这是周恩来的意思。  相似文献   

16.
刘瑞江 《航天员》2009,(5):48-49
列昂诺夫的朋友们说,他是一位很让人不解的人,他能够驾驶世界上最复杂的交通工具直上云霄,他敢冒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险去首次出舱行走太空,  相似文献   

17.
1984年4月3日发射,这是苏联的第11次国际飞行任务,乘组中作为科研人员的是35岁的印度航天员马杰·拉凯什·夏尔马。指令长是42岁的尤里·马雷舍夫上校,这是他的第二次飞行,与他同行的飞行工程师是先前不走运的43岁根纳季·斯特列卡洛夫,这是他的第三次飞行(他的第四次飞行包括“联盟T-10A”)(如图1)。  相似文献   

18.
唐·佩蒂特(Don Pettit),NASA航天员,国际空间站第30、31长期考察组任务专家,他通过本文表达了自己对航天服的复杂情感,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他对航天服强烈的“敬佩和疼爱”之情,同时也能感受到他对航天服的畏惧,相信他的此番表达也正是说出了所有穿过航天服的航天员们的心声。  相似文献   

19.
一床被子,一副钢丝床,一套仪器仪表,是他随时出发的行囊;天山,黄河,戈壁滩,是他心中的坐标图;在15年的工作生涯中,他曾驻扎施工西安咸阳机场、银川河东机场、兰州中川机场、敦煌机场、内蒙古雅布赖导航台、青海格尔木机场等15个机场和40多个导航台、雷达站,足迹踏遍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区几乎所有的机场,他主持  相似文献   

20.
日月 《航天》2009,(5):56-57
20世纪人类最了不起的成就之一就是人登上了月球,真正第一个踏上月面的“月球人”正是美国航天员尼尔·阿姆斯特朗。阿姆斯特朗于1930年8月5日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在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的一个晚上,6岁的他独自一人在庭院中玩耍,而她的母亲正在厨房中洗碗,她当时听到院中传来了蹦蹦跳跳的声音,于是她忍不住问儿子:“宝贝,你在干什么?”他则大声回答道:“妈妈,我想要跳到月亮上去!”这位年轻的母亲听后,没有责怪他想入非非,也没有斥责他顽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