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航天》2011,(7):F0002-F0002
5月24日凌晨6时27分,搭载着国际空间站第26-27长期考察组三名航天员的“联盟”TMA20载人飞船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这三名航天员分别为俄罗斯航天员、指令长康德拉吉耶夫、美国女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和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他们已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59天。载人飞船飞越大气层轨道时,超负荷飞行耗费了航天员们很多体力和精力,  相似文献   

2.
萱萱 《航天员》2014,(2):42-43
既能上天又能入海 斯科特·卡彭特1925年5月1日出生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他是一名工程师,也是美国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的航天员。父亲马里昂·斯科特·卡彭特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后,  相似文献   

3.
天浪 《航天员》2009,(3):62-63
国际空间站上,常驻3名航天员,到今年5月底,常驻航天员也不过6名,在地球上来说,就如同一个普通之家。这个国际“家庭”,本应像以前一样同甘共苦,和谐相处,如美国航天员迈克尔·芬克所说——“在太空中没有政治的空间”。然而,就在最近,俄美两国就共享国际空间站上的卫生问和健身自行车发生了争执。准备要“分家”。且根据最新的规定,俄罗斯航天员还被禁止与美国航天员分享食物……  相似文献   

4.
李建辉 《航天员》2009,(2):46-47
发射推迟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5日19时43分(北京时间5月16日7时45分)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此次共有7名航天员乘坐“发现”号升空,其中李·阿尔尚博担任“发现”号指令长,托尼·安东内利担任飞行员。包括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在内的另外5人担任任务专家。若田光一替换美国航天员桑德拉·马格努斯加入国际空间站考察组,马格努斯与“发现”号其他机组人员一道返回地球。若田光一也由此成为首位空间站长期考察组成员当中的日本航天员。  相似文献   

5.
易林 《航天》2011,(8):34-37
5月24日,美国航宇局在其官网中揭开了其研制的最新型宇宙飞船MPCV——多用途载人飞船的神秘面纱。作为以"猎户座"航天器(Orion)为原型的下一代宇宙飞船,MPCV拥有能够承载4名航天员并在6个月内飞抵火星的飞船设计,其将成为未来美国航天员进行深空探测的全新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6.
《航天》2009,(6):F0002-F0002
美国东部时间5月11日下午2时左右,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机上7名航天员将对哈勃空间望远镜进行最后一次维护。  相似文献   

7.
陈曦 《航天员》2013,(1):46-47
莫斯科时间12月19日16时12分,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Roman Romanenko)、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本(TomMarshburn)和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chriSHadfield),搭乘“联盟”TMA-07M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开始近5个月的太空值守任务。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09,(1):6-7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2009年1月16日说,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当天在站内实施了修补技术演习,以应对空间站可能发生的泄漏事件。参与修补技术演习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以及桑德拉·马格努斯。  相似文献   

9.
1973年5月14日“天空实验室”空间站发射,随后有3个“阿波罗”航天员乘组分别进驻该站,并各在那里生活和工作了28d、59d和84d。“天空实验室”是人类的足智多谋战胜在当初看来似乎不可避免的技术灾难的一个辉煌例子。至1974年2月8日第三批乘组溅落,美国已证明其航天员不仅能几乎无限期地在太空生活和工作,而且能更换坏了的设备,临时提供的修理达到的程度是航天飞行开始时认为绝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蒋迅 《航天员》2013,(5):36-38
6月18日,在纪念美国首位女航天员萨莉·赖德(SallyRide)1983年6月18日进入太空30周年之际。NASA正式宣布了2013年新选定的8名准航天员,包括4男4女。其中女性比例为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11.
美国航天飞机飞行一览(1993年)1993年内,美国航天飞机共飞行了7次,载航天员41人次(其中包括3名外国航天员)。第五十三次飞行(STS-54)轨道器奋进号(第3次飞行)飞行时问1993年1月13~19日航天员卡斯帕(指令长)、麦克莫纳格(副驾驶...  相似文献   

12.
《航天员》2011,(6):50-50
11月15日起,NASA开始公开招募新一批航天员,这是NASA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航天员招募活动。 这次招募面向美国全体公民,应聘者身高需在1.57米至19米之间,视力良好,血压正常;学历至少是大学本科。专业为工程学、生物科学、物理或数学;有至少3年相关工作经验或1000小时以上喷气式飞机驾驶经验。招聘启事中还写道。有教学经验,包括有教授从幼儿园到高中课程经验的教师也可以申请应聘航天员。鉴于美国航天飞机退役,航天员近期需要搭载俄罗斯“联盟”号飞船来往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月底,两位美国航天员先后宣布从NASA退休。这两位航天员都是极富传奇经历的资深航天员。其中,身为美国第一批女航天员之一的香农·露西德有过5次飞天经历,而杰里·罗斯则是目前世界上有过7次飞天经历的两名航天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吴国兴 《航天》2009,(2):24-27
50。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顺利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有什么具体规定? 为了保证航天员安全和顺利地完成太空行走,美国航宇局在计划航天员的太空行走时,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其中主要是:第一,在航天飞机起飞后72小时之内不安排航天员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5.
宋尧 《航天员》2012,(6):55-57
2012年6月22日,加加林航天中心举行了国际空间站第32/33长期考察团的新闻发布会。主乘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马连琴科(“联盟—色船指令长、空间站工程师);美国航天员苏尼塔·威廉姆斯(飞船工程师、第32考察团工程师,第33考察团指令长);日本航天员星出彰彦(飞船工程师、空间站工程师)。备份乘组的3名航天员分别是俄罗斯航天员罗曼·罗曼年科、加拿大航天员克里斯·哈德菲尔德、美国航天员托马斯·马什伯恩。  相似文献   

16.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4,(10):10-13
韩首位航天员辞职惹争议 8月12日,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韩国首位航天员李素妍已因个人原因从该院辞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称,李素妍向该院发了辞职信,该院同意了她的要求。李素妍现年36岁。她2008年在耗资260亿韩元(2540万美元)的韩国航天员培养计划下同两名俄罗斯航天员一起乘飞船进入太空,成为韩太空第一人。在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完成两年的义务服务期后,她2012年突然提出休假并前往美国攻读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2013年8月,她与一位韩裔美国人结婚,之后取得美国绿卡。李素妍的辞职让韩首项航天员计划终结,引发政府浪费纳税人钱财的批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欧空局2009年5月产生的新一批女航天员中的萨曼莎于2012年1月30日发表在欧空局网站上的博文,讲述了她和同伴冬天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来了解航天员自己笔下的特殊生活。  相似文献   

18.
阳光 《航天》2014,(5):16-16
搭乘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美国航天员的俄联盟TMA10M载人飞船北京时间3月11日上午离开国际空间站,随后在哈萨克斯坦中部安全着陆。目前国际空间站上还驻有俄、美、日各一名航天员。他们组成了新的第39宇航组,由日本航天员若田光一领导。若田由此成为国际空间站首位日本指令长。  相似文献   

19.
冀廿 《航天》2012,(4):40-43
2012年2月,美国航宇局隆重举行纪念美国太空第一人约翰。格伦首次航天飞行50周年庆祝活动,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航天员阿姆斯特朗向他的前辈,美国第一个进行轨道飞行的航天员格伦致敬。  相似文献   

20.
~~“应用中国宇航学会邀请,美国航天员卢杰博士及夫人于2006年10月21~29日来华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