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锋、张海迪……这些光辉的名字曾经伴随着我们一起成长,他们的故事让我们热血沸腾,他们指引着我们把宝贵的青春毫无保留地献给祖国。新时代的青年人需要新的指引,时下电视剧《士兵突击》中一个朴实的、有些傻里傻气的年轻军人的名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记住,他就是“傻子”许三多。我们因“傻”而感动,因“傻”而动容。他的“傻”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黄希 《航天》2011,(3):9-9
谈判的主战场——玻利维亚首都拉巴斯,海拔达3000米~4100米,一到夜间,盘绕在山间的街道灯火通明,就像天上的银河,蔚为壮观。看到这一幕,玻星项目组成员都会想起一部老电影《三进山城》。而他们也把自己的出访之行戏称为“山城摘星”。  相似文献   

3.
2008年初,英国政府颁布了《英国民用航天发展战略(2008—2012及更远)》(以下简称《战略》——编者注)。《战略》是由英国国家航天中心(BNSC)研究提出,经过英国创新、大学与技能部批准通过。《战略》赋予了英国国家航天中心在推动民用航天发展战略方面的领导职能。  相似文献   

4.
《航天员》2013,(5):76-76
亲爱的《航天员》编辑部: 你们好! 在翻阅今年第二期《航天员》杂志时,看到了你们向广大读者约稿,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顿时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阅读贵刊的感想与你们分享。但我又犹豫了,作为一名从未向刊物投过稿的学生,不知道自己的稿件是否能达到这样一本严谨、专业的杂志的标准而被采纳。而内心想一吐心声的冲动,终于在这炎炎夏日里驱使我提笔。  相似文献   

5.
《红旗谱》曾是新中国文学创作的"一个重大收获",小说所表达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曾经激励了一代人,成为老一辈人难忘而珍贵的历史记忆与精神财富。但在当今评论界,对《红旗谱》的评论存在全盘肯定或否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论文认为,《红旗谱》最大的不足是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缺乏真实,而最大的成功之处是逼真传神的日常生活描写。生动活泼的民俗与自然真实的情感大大增强了《红旗谱》的艺术性,使《红旗谱》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孙梦婕  张潜 《航天员》2011,(2):71-74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1903年,苏联的一位科学家发表了世界上第一部喷气运动理论著作《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空间》,提出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的构思和原理图,并推导出了在不考虑空气动力和地球引力的情况下,计算火箭在发动机工作期间获得速度增量的公式;十月革命后,他又在喷气飞行原理方面提出了燃气涡轮发动机方案,解决了航天器在行星表面着陆的理论问题,研究大气层对火箭飞行的影响,首次探讨了从火箭到人造地球卫星的观点。他就是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科幻作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康斯坦丁·爱德华多维奇·齐奥尔科夫斯基(Kostantin E.Tsiolkovsky)。  相似文献   

7.
2011年8月16日,在美国喜剧中心频道(即C.C.频道.ComedyCmltral)的《科拜尔报告》节目中,主持人史蒂芬·科拜尔(StephenColbert)与前不久凯旋而归的STS-135乘组航天员——指令长克里斯·福格森(ChrisFerguson)、飞行员道格·赫利(DougHurley)、任务专家桑迪·玛格努斯(SandraMagnus)和雷克斯·威尔海姆(RexWalheim)做了一次幽默风趣的交流,让全场观众乐开心怀。  相似文献   

8.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着划时代意义的阿波罗登月,其真实性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据统计竟有约1000-2500万美国人认为:所谓美国人前6次登上月球,是NASA制造的一个科技史上空前的大骗局。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放映的—部美国电影《摩羯星一号》,讲述一家公司伪装登火星的计划,骗取政府钱财的故事,即影射阿波罗登月行动。此外,一位曾在NASA工作过的工程师比尔·凯恩,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我们从未登上月球》,在书中列举了大量的史实说明阿波罗登月的不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祁首冰 《卫星应用》2014,(11):52-54
2014年5月30日,韩国航天政策最高决策机构——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第一次卫星应用综合规划——实现"卫星应用3.0"(2014-2018)》(以下简称《卫星应用规划》)。《卫星应用规划》由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以下简称"未来部")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制定,在征求产、学、研、官相关专家意见后,提交韩国国家航天委员会审议并通过的航天领域的重要政策性文件。此次《卫星应用规划》是韩国政府首次出台卫星应用相关的国家综合规划,提出了"卫星应用3.0战略",体现了韩国政府大力发展卫星应用及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意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9,(6):46-46
日本内阁府宇宙开发战略本部4月27日最终确定了一项5年航天政策规划。根据规划.日本可能会在2013年前发射一颗用于探测国外导弹发射的预警卫星.并将把侦察卫星数量从现在的3颗增加到4颗。《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这是日本首次以书面形式规定航天技术可用于国防目的。由于战后和平宪法的原因.为军事目的而运用技术在日本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日本JAXA2025规划及其航天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小桦  何继伟 《中国航天》2006,(3):24-28,31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于2005年3月31日推出了《JAXA长期愿景——JAX.A2025》。这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民用航空航天规划。该规划将送至政府的航天活动委员会(SAC)审批。一旦获得政府批准,今后每年要在航空航天开发方面花费25-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快速计算白塞耳日数和恒星视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法特点如下。不需查《中国天文年历》更不需内插,可把《中国天文年历》中的所有一千多颗恒星按所给的时刻算出其视位置。计算内容包括:1.岁差、章动;2.光行差;3.白塞耳日数;4.日、月位置;5.恒星视位置……。用微机就可实现,而且计算速度快。计算精度为0″.2,完全满足了快速自动选星检测当前我国已投入使用的各种精度的经纬仪系统差等实际需要。可以扩展到其他更多的恒星星表的视位置计算。本法已编成软件并首  相似文献   

13.
2012,中国龙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近些年有关2012世界末日的话题在全球炒得沸沸扬扬。如果玛雅预言一开始只让人们感到神秘奇特。那么好莱坞灾难警示大片《2012》则用直接生动、恐怖怖厶的影视效应进一步唤起了.人们对自身命运的强烈关注。尤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离奇、越来越严重的世界范围的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火山爆发、水涝旱灾……更让人们忧心忡忡甚至感到恐慌。  相似文献   

1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J.D.塞林格的一部反映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生活和思想的杰作。被称为当代美国的“现代经典”。以往有关本作品在艺术上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其语言、叙事、象征等表现手法方面,本文是从对比的角度对文中意象展开分析,分析了作者如何运用意象中的对比使主题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依凡 《航天员》2014,(3):74-75
在《巴尔扎克像》的创作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罗丹在完成了作品之后让自己的学生赏析,他们对作品赞叹不已,于是罗丹就在学生们的惊叹之中砍去了雕塑作品中两只手,最终“身披着宽大的睡袍,两眼深深看着前方,好象是经过了一夜的辛勤笔耕,正在眺望着窗外的黎明,酝酿着一部新的巨著的问世”的巴尔扎克雕像就这样诞生了,并与罗丹的《思想者》、《青铜时代》等一同屹立在世界艺术杰作之林。我们只感受到了罗丹所塑造的《巴尔扎克像》所散发出来的艺术魅力,似乎没有听闻过他创作过程中所发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一、《航天工艺》是经航天工业部报国家科委批准的综合性工艺技术期刊。它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反映我国航天工业制造工艺技术;立足部内,面向全国;促进同行业的交流,为“四化”服务。  相似文献   

17.
《南极大冒险》是时下一部热门的美国影片。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世界,八条雪橇犬的鲜活生命,因为人类的科学探险做出牺牲而更显侠义风范。人与狗,狗与科学,似乎一直就有着一种联系。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举行的“宇宙生物学研究室成立47周年座谈会”上,22名老科学家再聚首同回忆往事,揭开了一段尘封近40年的往事——中国曾在1966年培养“太空狗”并将它们送入太空,为后来的生物探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树春、朱治平、龚文尧三位老科学家为我们讲述了40年前那个关于中国“太空狗”的难忘故事。  相似文献   

18.
《再入遥测技术》──一本内容新颖具有特色的书林秀权(国防工业出版社编辑部)此书是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脉冲体制微波再入遥测系统》的科学实践为基础而编著的一本学术专著,具有理论上的创新及技术上的成熟性,反映了该学科的前沿和最新进展。由谢铭勋等编...  相似文献   

19.
据《航讯》一九八○年十月廿三日报导:休斯公司最近进行的试验证实,一种基本上还没有被发现和利用的雷达体制——毫米波雷达——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制导导弹是很有希望的。在三次成功的发射试验中,目标被浓烟和悬浮微粒所遮蔽。在这一系列试验的最后一次试验中,尽管被烟笼罩的能见度又由于下小雨而更糟了,但“陶”式反坦克导弹还是被导向了目标。这项试验性制导计划是陆军导弹实验室的几项毫米波计划之一,也是有待完成的第一个全制导飞行试验计划。  相似文献   

20.
王萍 《中国航天》1995,(9):12-15
日本航天发展展望1978年,日本宇宙开发委员会制定了日本第一部航天长远发展规划《日本宇宙开发基础大纲》。宇宙开发委员会是日本首相在航天政策方面的一个常设咨询机构,由5人组成,科技厅厅长兼任委员长。它所作出的决策一般被认为是国家最高决策的反映。第一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