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浩悦 《航天》2010,(5):30-33
俄罗斯是世界上首先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20世纪60~70年代,前苏联曾多次发射不载人的自动探测器对月球进行考察,并取得巨大成功。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第二轮探月高潮的兴起,俄罗斯又开始酝酿新的月球开发计划。正在执行的《2007~2015年俄联邦航天计划》中,已经有两个月球探测器项目开始实施,进一步的月球开发计划也在拟议当中。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与乌克兰联合成立的航天运输机构 (Kosmotras)明年将发射一系列美国探测器进行月球探测。这些探测器将由俄罗斯生产的“第聂伯”火箭发射 ,拍摄月球表面照片 ,之后登陆月球。最终这些小探测器能将商业货物运往月球 ,完成NASA的试验并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根据Kosmotras与美国转移轨道公司签订的价值 2 0 0 0万美元的合同 ,12月 2 0日“第聂伯”火箭将发射一个模拟月球探测器同时搭载 5颗分别来自阿根廷、德国、意大利和沙特阿拉伯的卫星。该合同下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将在 2 0 0 3年 10月发射 ,它将携带 2架相机…  相似文献   

3.
<正>据sputniknews网站2015年9月4日报道,俄罗斯正着手策划高技术月球基地,该基地将是俄罗斯宇航员、实验室、探测器发射与着陆点,甚至是天文观测台的集成。距离人类最后一次在月球上行走已经过去40多年,俄罗斯航天局正在打算送探测器到月球上,以评估月球基地的潜在位置。月球-25勘察探测器将于2024年在月球南极着陆。月球-25正在建造中,一旦完成,探测器将携带8  相似文献   

4.
庞之浩 《航天员》2009,(4):38-42
进入21世纪以来,欧洲、日本、中国、印度和美国纷纷发射月球探测器,从而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此外,俄罗斯、英国、德囿和韩国等国也在积极研制月球探测器,并将于不久以后升空。  相似文献   

5.
《中国航天》2014,(3):52-52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奥斯塔片科3月4日接受《俄罗斯报》采访时说,发展无人月球和火星探测器技术将是新的俄联邦航天计划的工作重点。月球探测第一阶段将包括3项任务。作为第一项任务,已长时间推迟的“月球”25定于2016年发射,将在月球南极着陆。另两项任务将分别是2018年发射的一个月球轨道探测器和2019年发射的携带寻找水冰用的钻探工具的一个极区着陆器。第二阶段将涉及采集月球土壤样品并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6.
东旭 《中国航天》1997,(8):22-23
俄将再次进行月球探测东旭由于缺乏资金和火星96探测器发射失败,俄罗斯的空间科学计划正在进行重大调整,开始采取“更小、更快、更省”的发展策略。作为这一改革的第一步,俄已开始实施一项不载人月球探测计划,其探测器定于2000年发射。这将是俄在20多年里首次...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4月10日,俄罗斯拉沃契金生产联合体总干事谢尔盖·莱米谢夫斯基表示,欧空局将与俄罗斯合作开展月球计划。目前已确定欧空局将为2019年的首个月球探测器提供着陆所必需的高分辨率相机。除此之外,欧空局还将为第三个月球探测器提供月球土壤采样装置。现在俄罗斯尚未选择其他月球探测器系统的供应商,欧空局很有可能参与第三个月球探测器的高精度着  相似文献   

8.
发射短讯     
, 《航天器工程》2012,21(6):148-148
ESA和俄罗斯打算10年后发射月球极轨探测器据中国航天网站2012年10月10日消息,美国航天网2012年10月8日报道,ESA和俄罗斯正在共同策划一项无人月球极轨勘探任务,打算10年后从月球带回冰冻土壤样本。它被命名为"月球极地样本返回任务"(LPSR),设想在月球南极或北极表面用钻探机器人钻孔,以得到月壤样本。月球两极地区几乎具有永久日照,具备钻探机器人工作的环境条件。他们希望LPSR项目能帮助当局获取多项开发新技术。LPSR定于2020年或2022年发射,将使用为欧洲"火星生物学"(ExoMars)任务研制的钻头技术。LPSR任务还  相似文献   

9.
知识资料窗     
知识资料窗月球深测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自然地成为空间探测的第一个目标。自1959年1月2日,前苏联发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月球1号以来,美、苏两国已发射了60多个月球探测器和登月载人飞船。对月球探测的方式有:(l)在月球近旁飞过或在其表面硬着陆,利用这...  相似文献   

10.
《中国航天》2008,(5):45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正计划用一个小型轨道器来研究月尘的秘密。称为“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的该探测器将耗资8000万美元,拟搭乘发射另一个探测器的火箭飞向月球,发射时间是2011年。此次探测任务将持续100天,研究对象是月球非常稀薄的大气和无处不在的月尘。NASA正在推进重返月球计划,拟在2020年前让宇航员乘“牵牛星”着陆器重返月面。为此,对月球大气及其附着性很强的尘埃有清楚的认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器动力系统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联和美国的月球计划进行了综述,结合苏联/俄罗斯和美国月球计划的探测器动力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我国探月计划的探测器动力系统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我国探月计划探测器动力系统发展应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嫦娥二号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发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2月6日,探月工程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在北京发布,表明我国探月工程又取得了一项重大科研成果。嫦娥二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  相似文献   

13.
谭乐 《中国航天》2009,(8):40-43
继日本、中国和印度2007~2008年相继发射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又在2009年6月18日一举发射两个月球探测器.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猛烈撞击。这将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4.
广 《中国航天》2009,(7):41-42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6月18日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使用宇宙神5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月球侦察轨道器”(LRO)和“月坑观测与探测卫星”(LCROSS).用于对月面进行测绘,并寻找水冰。这是NASA自1998年发射“勘月者”探测器以来首次发射月球探测器。这两个探测器是NASA为重新把人员送到地球轨道以外的地方而派出的首批机器人开路先锋。  相似文献   

15.
谭乐 《航天》2009,(3):30-33
继日本、中国、印度在2007年-2008年先后各发射1颗月球探测卫星之后,美国将在2009年4月24日一举发射2个月球探测器,并且其中一个要对月球进行十分猛烈的撞击式探测,从而使全球月球探测活动趋向白热化。  相似文献   

1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12,33(2):59-59
据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2011年发射的"圣杯"姊妹月球探测器已准备好绘制出月球引力场的分布图。该分布图将帮助科学家解开一系列月球之谜。  相似文献   

17.
月球探测技术--发展历程和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介绍了人类发射月球探测器进行的主要探月活动以及月球探测技术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月球探测轨道设计与地球卫星的区别 ,给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设计原则。最后 ,对探测器总体系统设计中的构型技术和各分系统的特点及其设计要求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掀起月球车研制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月球探测系统工程的正式立项与实施.我国月球探测的二期工程蓝图也浮出水面。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将发射月球探测器登陆月球.而实施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月球车。月球车又叫“登月机器人”、“月面自动探测器”等。据有关专家透露,目前国内已经有一批高校和  相似文献   

19.
其他国家     
《航天员》2007,(1)
日本可能放弃"月球-A"探月计划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1月16日证实,考虑到修理或重新打造探测器费用过高,该机构已向文部科学省宇宙开发委员会报告了放弃"月球-A"计划的意向,但委员会还要经过讨论和评估才能决定是否正式放弃这项计划。"月球-A"计划早在1991年就已启动,主要内容是1995年度发射月球探测器"月球-A"。"月球-A"计划携带两个穿透式着陆器,并在接近月球后将它们发射。这两个直径14厘米、长80厘米的矛状观测装置中配有地震仪和热流量计,观测装置可扎入月球表面1米至3米,对月球内部的构造、组成和热状态等进行探查。虽然探测器在1996年度就已开发成功,但如何使着陆器承受住扎入月球表面时的剧烈冲击却迟迟不能解决。经过6次延期,着陆器的研发问题已被攻破。然而此时,在仓库中沉睡10多年的探测器已严重老化,不能再发射。  相似文献   

20.
袁越 《中国航天》1998,(3):30-32
雅典娜将月球勘探者送往月球袁越图1雅典娜2运载火箭起飞的情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雅典娜2运载火箭1月6日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进行了首次发射,有效载荷为美国航宇局的月球勘探者探测器。这是最后一艘阿波罗飞船发射25年来美国航宇局发射的第一颗专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