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当前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使得大学生出现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不稳定的现象。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核心概念,开展丰富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而自觉地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相似文献   

2.
《航天员》2009,(5):4-4
9月14日,中国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奠基,正式开工建设。在新中国即将迎来六十华诞之际,此举标志着中国新建的新型现代化航天发射场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将对中国航天事业未来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卫星应用》2010,(2):11-12
2010年4月10日,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卫通)重组并人一周年。2009年的这一天,中国卫通按照国家深化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剥离基础电信业务后,整体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在集团公司党组的亲切关怀下,在集团公司总部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卫通已建设成为中国航天服务业的核心企业和卫星运营服务领域的主导企业,整体实力及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重组带来的效益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4.
林小 《航天员》2009,(6):46-49
无国界友谊 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在国外很受重视。会议期间,各国参会航天员非常友好,他们诚挚地欢迎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加入世界航天员大家庭。特别是来自亚洲的航天员。他们表示支持中国举办协会年会和建立分会,并期待能到中国交流,  相似文献   

5.
《航天器工程》2009,18(3):7-7
据央视网2009年4月10日报道,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卫通)重组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通过资源整合,中国航天将形成卫星制造、发射、运营、地面应用完整的产业链。中国卫通原是我国六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之一,整体拆分后,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人中国电信集团,中国卫通及其卫星运营和卫星应用业务并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并人资产约66亿元。今后,中国卫通将重点发展卫星空间段运营、地理信息与位置服务和卫星地面应用三大主营业务,着力构建天地一体卫星运营服务体系。目前中国卫通在轨运行的卫星有8颗,分为商用通信广播卫星、广播电视专用卫星和直播卫星三大类。随着中国卫通的整体并入,航天科技集团将从传统意义上的“研制卫星”拓展到“卫星研制与运营”,延伸了宇航系统的产业链。据了解,未来5年我国还计划发射7颗通信广播卫星,到2015年,我国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拥有量将达到15颗,数量进入世界前五位。  相似文献   

6.
《航天返回与遥感》2009,30(2):F0002-F0002
《航天返回与遥感》是目前中国唯一报导航天器返回技术的科技期刊,并且也着重报导航天器遥感器技术。1999年,中国资源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和第一颗载人航天试验飞船一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使中国在世界航天技术领域树立了崭新的形象,中国和世界科学技术人员迫切需要一个介绍和了解中国航天器返回技术和航天器遥感器发展的科技期刊,而《航天返回与遥感》是他们最合适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2013,(3):I0002-I0002
3月28日,以“飞天梦中国梦”为主题的“李锦记航天奖学金启动仪式”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前副总指挥、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张建启中将.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中国首飞航天员、航天英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少将,神舟九号航天员刘旺、刘洋,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等嘉宾出席,共同支持这项致力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航天员》2011,(5):47-48
2011年9月5日,第24届太空探索者协会年会在俄罗斯拉开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应邀参加会议,一同前往的还有中国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费俊龙等人。  相似文献   

9.
道义奇称中国卫星发射有坚实基础国际宇航联合会主席道义奇先生在京接受采访时说,中国的卫星发射有着坚实的基础,前景十分美好。道义奇先生说,中国选择的航天科技工业发展道路是非常正确的,中国的卫星发射能力在不断增强。虽然中国的卫星发射出现过失利,但这种失利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于1970年4月发射了本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截止1997年6月,中国共发射了49颗本国的卫星,成功率80%。在中国的卫星中,中国空间技术研究负责研制的有;东方红系列卫星,实践系列卫星,风云1号和风云2号气象卫星,返回式遥感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11.
雨水 《航天》2011,(12):62-63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送入太空。火箭升空后585秒,天宫一号进人预定轨道,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的大幕由此拉开,中国人梦中的“太空摇篮”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3,(10):15-16
神舟5号飞行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中国周边国家到远隔重洋的法国、巴西、南非,各国报纸上都刊载着“中国发射载人飞船”的消息: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英国广播公司到卡塔尔半岛电视台,中国航天员的画面不断出现。许多国家的政要向中国发来贺电。几千万海外华人奔走相告。国际空间站上传来俄美宇航员的问候。联合国内到处是对中国的祝福。此时此刻,中国人感到无比自豪。  相似文献   

13.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一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中国司法权威的现实状况,提出和谐司法理念、和谐的司法方式、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司法组织的和谐是实现中国司法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国际空间站(ISS)的建造计划即将在下一次航天飞机任务后全部完成,但是,在地球低轨道上的建造热潮似乎至少还要持续十年时间。4月底,中国公布了将于2020年部署自己空间站的计划,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对该计划最详细的披露。中国的空间站计划似乎已经解决了不断的推迟以及来自内部的阻力问题,正逐渐成为中国初步发展起来的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司法权威在中国社会一直未能得以充分的确立,法律信仰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公众的内心理念,而和谐社会这~概念的提出为中国社会树立司法权威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文章分析了和谐社会与司法权威的内在联系,中国司法权威的现实状况,提出和谐司法理念、和谐的司法方式、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司法组织的和谐是实现中国司法权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中国航天》1996,(9):29-30
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总览1970年4月24日,中国用自行研制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自此,中国迈入了世界航天国家的行列。到1996年7月止,中国已发射了37颗卫星,其中科学技术实验卫星10颗,返回型遥感卫星1...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都面临着改革税收制度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问题,对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近年来,欧美国家一些税制演变的新趋势、新特点很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当前中国需要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收制度,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新路,减轻宏观税负,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8.
红云  叶子 《航天员》2014,(5):18-20
2014年9月9日至15日,由太空探索者协会(ASE)主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承办的第27届ASE年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合作:共圆人类航天梦”为主题,包括中国在内的19个国家、93名航天员参加了此次会议。这是ASE年会首次在中国召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宇航学会第五届第七次常务理事会于2006年3月2日至3日在南京召开。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吴卓、马兴瑞,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张丽辉,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跃以及常务理事和部分常务理事的代表共32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张庆伟理事长主持。  相似文献   

20.
孔哲文 《卫星应用》2007,15(2):35-44
中国探索太空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市场,而不是想将太空变成战场。因为中国必须优先发展经济,所以中国的兴趣几乎全部集中在对太空的和平开发利用上。但是有一些因素可能改变中国的这一进程,从而带来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