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泽源 《航天员》2011,(4):44-46
自人类诞生起,浩淼的星空一直是人类敬畏和向往之地,太空中闪烁着的点点繁星似乎在呼唤着我们前往。虽然人类已经将自己的活动疆域拓展到了外太空,但登陆火星这颗美丽的行星邻居似乎依然是我们遥远而旖旎的梦想。不过,无所畏惧的地球人却已经悄悄吹响了火星集结号,你听到了么?  相似文献   

2.
王山而 《航天员》2009,(1):68-69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人类为安全进入太空而千淘万漉,吹尽黄沙始到金,才有了现在的太空成就。然而,谁曾想到,地球上却有一种生物,不需要多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不需要穿价值万金的航天服,就可以在太空环境中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3.
沈羡云  唐承革 《中国航天》2006,(9):38-39,43
人在离开地球重力环境进入太空后,身体会出现大量适应失重环境的变化。研究者们为减少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理改变,维持他们像在地球那样的健康状态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太空中,航天员进行自行车功量计及其他的运动对于防止失重引起的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变化是有帮助的。想像  相似文献   

4.
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封闭空间内,脱离自己的生活,没有家人和朋友,你能够坚持多久而且不至于精神崩溃?一天、一周还是一个月?很明显,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在距地球几百千米以上的太空,在完全失重的条件下,航天员却是长期这样生活着。这种生活使他们的心理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面临哪些挑战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生活在地球上,人们时刻感受着重力的作用,身体上是踏实的感觉。在短暂的太空飞行中,很多航天员对于失重还是感觉很新鲜,但若是长时间的太空生活,微重力就会带来不适。心理学家最需要了解的是在失重  相似文献   

5.
遥在技术     
“遥在技术”是把人与机器人连接起来的人工现实技术。是一种用户技术。操作人员坐在控制室里操纵远离操纵者的太空或危险地区工作的机器人时,常常需要对现场进行观察。而“遥在技术”就是把遥远的工作现场“搬”到你的眼前,使你虽不在其地,却有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6.
张京 《航天员》2012,(5):51-53
“从太空看地球,她的壮观美丽不禁令我热泪盈眶。遥望地球,你会发现她没有边界,没有民族和种族之分,你的看法就会完全改变,你想到的不会是你的家或者你的国家,你放眼看到的是整个人类的家园——地球。”——阿努什·安萨里  相似文献   

7.
哪里有探险家.哪里就有法学家。然而,在太空,人类法律的制定却似乎远远滞后于探索的进程,以及其在太阳系中的发展。尽管许多空间探索目标是要在地球以外的星际传播人类文明,但这其中同样存在着一个法律问题:国际法学家仍有义务为太空制定法律框架,然而这种框架却总是不能满足未来空间发展的需要。甚至连满足当前空间探索的需要都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涉及到人类太空移民的司法、商业和管理等问题时,这一缺陷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前哨 《航天》2009,(11):35-37
神奇的太空飞绳 未来人们乘坐太空电梯到太空旅游,最多只能将你送到36000千米的对地静止轨道高度,如果你要到月球去旅游,月球与地球的距离平均为384400千米,中间还相差348400千米的路程,这段路程太空旅客将使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7答案是“太空绳索”。  相似文献   

9.
沈羡云 《航天》2014,(5):31-35
请看一看下面这张图吧!这是一张通过电脑生成的地球周围太空垃圾图。图中,我们美丽的地球被一层层紧箍咒样的太空垃圾包围着,失去了它往日的风采。多达50万个人造太空垃圾以每秒8.05千米的速度围绕地球运行,它们随时可能撞击飞船,造成船毁人亡,毁坏价值连城的卫星,造成太空垃圾泛滥,更可能威胁到出舱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0.
白瑞雪  任珂  田兆运 《航天》2014,(11):40-45
当一群曾经摆脱地球引力的人聚会,他们谈论些什么? 9月10-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举行,来自18个国家的91名航天员参会。他们向新华社记者讲述了自己的飞天之旅——太空飞行那些事,真的很奇妙。  相似文献   

11.
赵洋 《航天员》2013,(1):74-75
茫茫的太空中,有一艘沉默的飞船正在飞往地球它是“诺斯托摩”号太空货轮,任务是将大量的太空矿石运回地球.长路漫漫,船员都在冬眠。突然,飞船屏幕上有一个无线电信号闪动起来。信号是由中央电脑监视测到的,它十分奇怪,显然不是来自人类。  相似文献   

12.
像以往的探险家一样,我们也进行了太空探险,这种探险带来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探知远离我们的世界。在太空探险过程中,我们对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进入太空,在地球以外的空间中正常生活。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可以使人在太空中生活一年以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在人进入太空之前,先是用火箭将动物发射到太空,来帮助人们了解在没有地球环境保护的情况下,生物体是否可以生存.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有动物进入太空,前苏联发射的一枚探空火箭中有1只猴子和11只鼠。实际上这还不是一次真正意义的轨道飞行,只是一次直上直下的火箭飞行,动物是活着回来的。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观察在一定高度上辐射和失重对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志魁 《航天员》2008,(4):64-67
公元2700年,地球上到处是垃圾,人类作为罪魁祸首却乘坐豪华太空船移民太空,仅留下Buy n Large公司派遣的机器人清理垃圾以恢复生态环境。大批大批的机器人经受不住地球环境的考验相继坏掉,只剩下一台机器人坚守自己的岗位。他的名字就是地球废品分装员(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Earth,WALL-E)。  相似文献   

15.
身居太空的国际空间站上设有一个由七扇窗户组成的观景台,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长期考察组成员可以通过它来观赏太空和地球美景。在这座特殊的观景台上,有随时可以拍摄宇宙的长焦相机,每一组用大约半年时间在空间站坚守执行太空任务的长期考察组成员都会在这里拍摄到很多有关太空和地球的美丽画面。  相似文献   

16.
郭亚光 《航天员》2011,(2):24-27
太空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在空间站,人只要轻轻碰一下舱壁,就会像羽毛一样漂浮出去。在太空。铅球可以浮在空中。羽毛也可以浸入水中……太空与地球竟有着如此的“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17.
腾月  思飞 《航天》2012,(6):41-43
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太空观光最便捷的方法是什么?答案很简单,乘坐太空电梯。然而,要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计划却十分不易。这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尽管如此,日本一家公司还是迎难而上,准备在40年内建成太空电梯,每次可搭乘30名乘客升到距离地球3.6万千米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18.
太空圣诞     
水客 《航天员》2010,(1):66-67
又是一年圣诞节。圣诞节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是西方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在这天,亲人团聚,互赠礼物,互道祝福。而时至今日,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圣诞老人都会盛装走来。如今,在太空遥远的国际空间站上的圣诞节欢乐气氛,也向地球家园洋溢开来。  相似文献   

19.
安睡太空     
全世界有将近1/4的人深受失眠的困扰,有过失眠经历的人更是数不胜数。患失眠症的人多种多样,如果有人告诉你失眠症也同样困扰着太空中的航天员,你恐怕不会相信。在不少人看来,航天员每天的工作量很大,应该倒头就能呼呼大睡,更何况是在失重状态下睡觉,他们应该很快乐地享受这种奇妙的感觉才对。其实,太空中影响航天员睡眠的因素远比地面多。哪些因素可以影响航天员的睡眠?航天员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太空中睡个好觉?读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初步的答案。  相似文献   

20.
不久前,瑞士苏黎世联合技术学院在洛桑宣布,他们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清洁太空”1号新型卫星。这是一种空中“吸尘器”,造价1100万美元。它能够“抓住”太空垃圾,并将它们“扔”回地球,而垃圾会在与大气层的摩擦中燃烧为灰烬。虽然瑞士只有两个卫星进入轨道,而且每个都比面包箱还小,但他们却很关注卫星在未来停止运作后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