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概述了型号弹身旋转模胎的结构和模体材料的变化以及编制其设计规范的现实意义,分析了设计规范编写的主要技术内容,并谈了几点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2.
美国航空运输公司最近研究出一种新的纤维缠绕法,即用地磁等变线路缠绕叶片,用以作飞机机身和导弹整流罩等大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加强肋.该公司研制成功一种5向缠绕机.该机装有多个缠绕头,可同时将一种线型的多个加强肋缠绕在机身或其它结构内.具体工艺是,两个缠绕头按照短程线路将叶片材料(一般为碳/环氧)铺放到芯模的槽内,然后与第三个缠绕头联合,用地磁等变线路编织一层或  相似文献   

3.
炭/环氧3D机织复合材料轴向和非轴向拉伸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是很有应用潜力的材料,但目前这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数据较少,影响了其可靠性的评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分析,客观地评价了4种不同结构炭/环氧3D层-层正交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沿0°、30°、45°、60°、90°方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实验结果表明,4种材料均具有明显的正交各向异性特点,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的极值均出现在轴向,非轴向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明显低于轴向值;带有衬经和衬纬结构的织物具有最佳的拉伸性能;4种材料的非轴向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彼此之间差异不是很大,拉伸过程伴随着剪切过程一同出现。  相似文献   

4.
邹近智 《上海航天》1995,12(4):55-58,61
介绍了64点导电环塑料组环座方案的选择、注射模的设计要素及模具型芯中64条环形槽的加工方案。使用表明,该导电环塑料组环的各项指标均符合产品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圆弧变截面空心薄壁碳/环氧辐射肋成型芯模,涉及芯模设计、制造、脱模、检测、校形等相关技术。采用该芯模制造的圆弧变截面碳/环氧辐射肋应用于高精度网状抛物面天线,芯模精度稳定,满足碳/环氧辐射肋成型要求,芯模制造成本低,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6.
我厂产品上的关键件,脱落插头是酚醛玻璃纤维压塑料和磷青铜的组合件.由于酚醛玻璃纤维压塑料电解除油时(温度为80°C),塑料表面亮膜遭到腐蚀后失去光泽变黑.以前我厂一直采取磷青铜插针先镀银后塑压的工艺方法.此工艺方法由于插针基体材料本身厚薄不均,(国家标准为1_(0.07)~(+0))而塑压上下模间隙固定不变.因而镀银后的插针在塑压过程中呈现出基体材料较厚的插针银层被模具划伤,而材料较薄的银层上复盖一层塑料.由于以上原因,造成该产品的合格率只有25.6%.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我们在1986年进行攻关,选用了一种新的工艺方法,经过一年多的生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介绍热塑塑料及其复合物的种类和在宇航领域中的应用;其潜力能否充分挖掘取决于是否能经济有效地设计和制造这些材料.正涌现出的热塑塑料在竞争激烈的工程领域有可能满足宇航应用的要求.添加合适的纤维加强物使中空成微球状来减小密度和个电特性,“塑性”材料就能广泛应用,热塑塑料当然是其中之一.但热塑塑料也不会完全取代热固性材料,它们只是相互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8.
M40/648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热循环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热循环作用的耐受性是决定碳环氧复合材料在轨服役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M40/648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热循环(温度区间:-150~+150℃)效应试验研究,分析了试验前后的材料质量损失率、层间剪切性能、微观形貌和表面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热循环作用后材料的质量损失率在0.04%~0.07%之间;200次热循环使材料层间剪切强度提高,而300次热循环导致材料层间剪切强度下降1.16%;热循环作用对材料断口形貌影响较大,同时造成材料表面碳元素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小模数塑料谐波减速器的设计计算参数及成形工艺。柔轮材料选用尼龙PA1010,刚轮材料为增强尼龙FRPA6·FRPC。经试验表明小模数塑料柔轮、刚轮谐波减速器产品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M40/环氧648准各向同性层板力学性能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M40石墨纤维为增强材料与环氧648-三氟化硼单乙胺为树脂基体材料组成的M40/环氧648复合材料,已成为我国应用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文中通过对其单向板工程常数测定,着重对M40/环氧648准各向同性层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了碳纤维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含量V_f对开孔层压板的抗拉强度σ、断裂伸长率ε的影响。采用T300碳纤维平纹织物为增强材料,经树脂传递模塑法(RTM工艺)复合而成T300/环氧TDE-85层压板,用岛津强力测试机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12.
以M40石墨纤维为增强材料与环氧648-三氟化硼单乙胺为材料基体材料组成的M40/环氧648复合材料,已成为我国应用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文中通过对其单向板工程常数测定,着重对M40/环氧648准各向同性层板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根据卫星天线系统的主要构件之一——碳/环氧复合材料支承筒的研究概况,着重阐述选材和材料特性试验、铺层设计、成型工艺研究及制品的性能试验等。研制成功的碳/环氧复合材料支承筒通过一系列的地面环模试验,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简要系统地介绍液体火箭发动机中所使用的各种不同材料,其中包括合金钢,各种合金,塑料,合成橡胶,石墨和陶瓷,以及复合材料等。重点介绍其性能、优缺点和应用范围等。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导电塑料的概念和原理出发,分析了其衍生产品在航天领域应用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航天器塑料化的发展路线建议。导电塑料的发明使得塑料从绝缘体跨入导体和半导体的行列,由导电塑料衍生出的塑料屏蔽薄膜、塑料太阳能电池、塑料蓄电池等高性能、低成本产品为航天产品轻小型化、塑料化开辟出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复合材料层合板受低速冲击后的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落锤装置,对玻纤/环氧和碳纤/环氧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进行了低速低能量的冲击实验研究。利用传感器技术记录了落锤冲击试样过程中的速度曲线,计算了冲击动能和材料损伤时的能量吸收,通过数学处理得到了冲击载荷和冲击点位移曲线。测量了层合板受冲击后的剩余弯曲强度和剩余弯曲弹性模量,得出了两种复合材料层合板的能量吸收门槛值。结果表明,碳纤/环氧的能量吸收门榄值比玻纤/环氧低,但是前者有较宽的能量吸收容限。和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碳/环氧复合材料两次表面镜基板的结构与铺层、选材与成型工艺,性能测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用量热法分别测试了低温推进剂输送管聚氨酯发泡塑料绝热层和CC2冷凝真空绝热层的热导率。结果表明:聚氨酯发泡塑料具有一定的绝热效果,C02冷凝真空绝热层的绝热效果更好,但CO2冷凝真空绝热的工艺实施较难。工程上低温推进剂输送管可采用聚氨酯发泡塑料进行绝热。  相似文献   

19.
高模量碳纤维 /环氧 6 48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于卫星结构的主要材料之一。文章对高模量碳纤维 /环氧 6 48复合材料的固化工艺进行了分析 ,最终选定合理的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20.
异形接点簧片设计时采用复合模结构,制造及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后改为级进模结构,采用浮动模柄导向机构,凹模孔内加弹顶装置,凹模采用镶嵌式。设计制造时选Cr12MoV作凹、凸模材料,45钢作卸料板材料,小凸模设计成阶梯式,与卸料板配合采用H7/h6。实践证明这种结构工艺性好,工作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