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已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15颗返回式卫星,通过这些卫星,科学家们不仅获得了许多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照片,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科学试验。比如搭载植物种子、动物卵和细胞组织、微生物以及矿物、工业材料等,研究它们在太空环境里产生的变化、探讨未来建设太空农场、太空工厂的可能性。 1987年8月,以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教授蒋兴村为首的科研小组搭载了一些青椒的种子,经过8年的试种、优选,已经培育出了高产、优质、抗病性强的青椒新品系,已在黑龙江省大面积推广种植了约3000  相似文献   

2.
《太空探索》2010,(5):61-61
航天育种技术是一种培育优良种子的新技术。是通过返回式卫星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利用太空微重力、太空辐射、无空气等特殊环境,对种子诱发变异,返回地面选育新品质、新材料,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夏光 《国际太空》2010,(1):1-2,F0003
<正>2009年12月15日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中国首颗科普公益微小卫星希望-1,与遥感卫星-8一起由长征-4C火箭成功发射。在希望-1卫星上承载了诸多"希望"。第一个希望来自希望-1卫星的用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将开展一系列希望-1卫星应用体验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航天、探索太空的热情,架起广大青少年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是我国开展航天育种实验30周年。1987年8月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九颗返回式卫星,与众不同的是,这颗卫星除完成既定的科研任务外,还破例搭载了辣椒、小麦、水稻等作物种子。正是这颗卫星开启了我国航天育种的大幕。太空就像一个综合加工厂随着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探索太空已经不再是梦想,科学家们逐渐发现太空具有很多地面不具备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让种子能发生神奇的变化。太空就像一个超级实验室,这个  相似文献   

5.
<正>1概述2022年全球在太空攻防和太空服务领域的发射活动呈蓬勃发展态势,全年共成功发射14颗卫星,其中美国发射8颗卫星,占比58%,包括3颗民商卫星,5颗军用卫星;欧洲发射3颗卫星,占比21%,均为民商太空服务卫星;俄罗斯发射3颗卫星,占比21%,均为军用攻防试验星。2022年,全球太空攻防和太空服务领域发展进程显著加快。一方面,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航天国家和地区均将太空服务列入航天发展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
最新消息     
科日 《国际太空》2000,(2):32-27
云烟太空种子返回高原  1月 1 4日 ,昆明卷烟厂厂长从云南航天管理局局长手中接过在太空飞行了 2 1 h的 1 0 g云烟种子。这 1 0 g云烟种子于去年 1 1月搭乘我国第 1艘试验飞船神舟 - 1成功进入了太空 ,这是云南第 1次把自己的农产品种子送上太空 ,也是我国的烟草种子首次在太空进行太空育种试验。利用高新技术对烟草种子进行太空处理探索试验 ,目的是通过太空的特殊环境 ,激发烟草种子产生诱变 ,力争使处理的烟种获得一些有益的品质变异。有关专家分析 ,烟种在真空、微重力和强辐射的太空条件下 ,会有效地改变叶绿体、亚纤维结构和植株株型…  相似文献   

7.
<正>9月26日,首颗"天基太空监视系统"(SBSS)卫星由"米诺陶"4火箭发射升空。这种卫星可以在太空中观察到其他各国侦察卫星的一举一动,也可帮助民用卫星规避太空碎片。这将是太空态势感知的革命。  相似文献   

8.
腾月 《太空探索》2013,(3):40-41
在茫茫的太空中,几年之后很可能将盛开一朵朵"太空之花"。它们就像是太空中的向日葵,始终迎着灼热的太阳,收集着来自太阳的光和热。这些"太空之花"并非奇异的外星生物,而是美国研究人员正在研制的新型卫星,它们可将收集来的太阳能输送到地球上为人们照亮。夜幕降临之时,孩子们有时会问:"太阳公公哪里去了呢?"父母们则会  相似文献   

9.
胡群芳 《太空探索》2005,(11):14-15
第22颗返回式卫星上搭载的太空蚕.在太空邀游了18天后,于9月18日在北京航天城“走”出了卫星返回舱.安全“回家”,表明由我国学生设计的太空科学实验——“蚕在太空中吐丝结茧”取得成功。这是我国卫星首次成功搭载青少年生物实验。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3月13—16日,2023年美国卫星大会在华盛顿举办。美国卫星大会自1981年开始举办,是以卫星和太空技术产业为主题的年度重要展会。来自120个国家、超过12500人、300多家厂商参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一网公司(OneWeb)、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美国亚马逊公司(Amazon)等均参会。大会主要包含4个主题论坛,聚焦卫星技术、低轨卫星/小型卫星、军工、决策管理等方面。本次大会最重要且最受参会厂商关注的主题之一是卫星通信,除此之外,技术主题论坛还聚焦于软件驱动、太空计算、  相似文献   

11.
1967年生效、有120个国家批准或签署的联合国《外空条约》规定,外层空间(太空)只能用于和平目的,以中国为代表的许多国家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平利用太空,反对发展太空武器,主张太空非武器化。然而,奉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某些空间大国,一直在发展攻击卫星的外空武器,以图称霸太空,控制太空。一旦在太空发生攻击卫星的行动,天战的爆发将是不可避免的。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为什么看不见,摸不着,远在天外的卫星会成为  相似文献   

12.
士元 《太空探索》2008,(1):48-51
继2007年6月8日美国德尔它-2火箭成功发射了首颗意大利军民两用遥感卫星"宇宙-地中海"之后,多次推迟发射的德国首颗军民两用雷达卫星--陆地合成孔径雷达-X卫星也于2007年6月15日由俄罗斯第聂伯-1火箭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3.
短消息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公布了太空、网络空间、海洋三大重点建设领域。在太空领域中,以遥感卫星为突破口,制定国家卫星遥感数据政策,促进军民卫星资源和卫星数据共享。2017年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通  相似文献   

14.
中国航天星箭共辉煌黑盔里的宝贝太空种子修炼记卫星专家笑谈三冠王万里长空追风逐月宇航联大会上见泰斗拉美之行有感俄罗斯导航科学院的中国院士中国航天推出生命计划巍巍长箭涉三关中国航天史  相似文献   

15.
小光 《国际太空》2005,(8):32-32
2005年7月14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了2006—2015年新太空计划。根据该计划,俄罗斯将在10年内研制70多颗新一代卫星。在未来3年内,俄罗斯将发射18颗卫星,其中包括7颗通信卫星、2颗气象卫星、3颗太空探测卫星、2颗搜索与营救卫星以及2颗远程遥感卫星。此外,俄罗斯还将致力于为其他国家提供太空业务。  相似文献   

16.
赵荣  张慧 《太空探索》2023,(5):55-61
<正>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成立太空司令部,澳大利亚作为跟随美国的一员,也成立了太空司令部。在太空领域,澳大利亚一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最早进行太空活动的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参与了卫星发射活动,1967年11月29日在本土伍默拉发射场利用美国的红石运载火箭发射了首颗卫星“武器研究机构卫星”,成为全球第七个拥有卫星的国家和第三个从本土进行运载火箭发射的国家;  相似文献   

17.
钟兴 《国际太空》2006,(10):27-28
2006年9月9日,中国长征-2C火箭成功地将世界首颗育种卫星实践-8送入太空.该卫星也是我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科学技术实验卫星.卫星运行在倾角63°、近地点187km、远地点463km的轨道上.卫星在轨运行15天共355h后,于24日在四川遂宁回收,留轨舱则进行留轨试验.  相似文献   

18.
许彤 《太空探索》2005,(1):F002
2004年11月18日.“试验卫星二号”成功发射.为2004年中国航天发射划上了圆满句号.至此.中国航天完成了全年发射8次的任务.共将10颗各型卫星送入太空.显示了中国航天综合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航天发射能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9.
11月5日8点15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启程,以一箭双星的方式,成功地将创新一号02星和试验卫星三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20.
香港亚洲卫星公司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14年采用后者的“猎鹰”9火箭发射“亚洲卫星”6和“亚洲卫星”8商业通信卫星。这两颗卫星部在由劳拉空间系统公司建造。用于静地轨道卫星发射任务的“猎鹰”9火箭型号还在研制之中。亚星公司由此成为继泰国通信公司之后太空探索公司在亚洲的第二家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