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移动通信发展很快,利用通信卫星进行车辆、船舶、飞机等移动体的通信已经开始实验,并取得了实验数据。日本通过技术试验卫星5号和6号确立这方面基础技术;国际海事卫星组织利用海事卫星Ⅱ试验飞机卫星通信;美国和加拿大的移动体通信卫星即将发射。本文介绍移动体卫星通信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2.
技术试验卫星V(ETS-V)是日本最早的静止三轴定位卫星,它采用了多种最新技术,1987年8月用H-1三级火箭发射成功。ETS-V上装有叫作AMEX移动通信用的转发器,利用AMEX可以对飞机、船舶、陆地移动体进行各种通信实验以及测位实验。  相似文献   

3.
刘殿文 《国际太空》1990,(12):19-20
澳大利亚卫星公司(AUSSAT)和日本邮政省通信综合研究所于1988年秋季,利用日本ETS~V卫星进行移动体通信实验。AUSSAT公司现在使用两颗Ku频段(14/12GHz)的通信卫星AUSSAT-A,经营固定卫星通信业务。1991年澳大利亚将发射第二代通信卫星AUSSAT-B。AUSSAT-B卫星上装有移动体通信用的L波段(1.6/1.5GHz)转发器,进行陆地移动体卫星通信业务。  相似文献   

4.
天兵 《太空探索》1996,(4):18-21
今年4月3日,第三代第一颗“国际移动卫星—3”(原名“国际海事卫星—3”)由美国“宇宙神”火箭发射成功,它将开辟移动体通信的新天地。 移动体卫星通信的诞生 在没有移动体通信卫星之前,在舰船、飞机和车辆等移动体上,人  相似文献   

5.
日本飞机商社的ITC航空航天公司,和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公司就卫星应用的移动通信业务企业化共同磋商,已取得一致意见,预计1992年春天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有所突破。在系统开发上,由于得到美国通信卫星公司的技术援助,相互间开始了协商。在通信卫星公司的协助下,日本将进行移动体定位和通信实验。 3家商社的一致意见是利用Ku波段之外的频带的移动卫星通信系  相似文献   

6.
自1960年世界最早的通信卫星“回声1号”发射以来,以国际通信、国内长距离线路、专用网以及异常灾害时通信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卫星通信,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纠误编码技术、高频电路技术以及无线技术等发展,使图象分配网、高速数字专用网、运用小型地球站的专用网,以及为移动体提供通信业务的移动体卫星通信不断发展扩大。使用的波段也从6/4GHz(C波段),14/12GHz(Ku波段)扩大到30/20GHz(Ka波段)。卫星方面则采用大天线、多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提高了发射功率和通信容量。一、日本国内卫星通信的现状和动向  相似文献   

7.
日本邮政省为了利用太空站进行通信实验,正设想在卫星上采用直径10米的两个天线平台,作移动通信及毫米波通信实验。倘若这些通信技术予以确定,就能够用超小型天线实现个人卫星通信。设想的通信实验平台有三种系统:1.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在移动体与卫星之间采用超高频段(900/800兆赫);地面站与卫星之间使用12/14千兆赫与20/30千兆  相似文献   

8.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到达地球表面的信号弱,易受干扰,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而机会信号可有效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针对目前陆基机会信号(广播、数字电视和移动基站等)存在的覆盖性、可用性限制,提出了利用铱星系统实现天基机会信号定位。通过对铱星信号的通信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瞬时多普勒定位数学模型,提出了利用铱星信号的单音信号获取多普勒频率信息,并结合轨道预测模型计算的卫星轨道信息实现铱星定位的方法。实测数据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实际铱星信号能够实现精度优于200 m的定位。研究成果对基于机会信号的定位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深入发展,利用通信卫星为飞机、舰船导航,实现空中和海上管制的研究计划已经在世界范围展开。日本运输省和邮政省早在1975年前后,对飞机和舰船的卫星通信和定位的构思进行了研究,并于1982年由宇宙开发委员会以移动体卫星通信为主体,决定在1987年发射ETS-V试验卫星。1983年电子导航研究所以改善海上航空管制以及支援舰船航行为目的,制定了利用ETS-V卫星支援导航的实验计划。自1987年11月开始实验,下面概要介绍航行支援使用的设备及实验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已将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工程,作为卫星导航定位应用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以下简称"北斗")是我国自行建设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和通信系统。它能为用户提供快速定位、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目前系统服务区覆盖我国和周边地区,可以保证我国重点用户在导航定位方面不依赖于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正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摆脱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依赖,克服其有意或无意干扰情况下无法工作等问题,可采用机会信号(SOP)实现定位,低轨卫星机会信号具备信号功率高、覆盖性广及无需增建基础设施等优点。提出了利用轨道通信卫星(ORBCOMM)系统实现天基机会信号定位。通过对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的通信体制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利用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获取多普勒测量信息,建立了瞬时多普勒定位及其几何精度因子的数学模型,并采用卫星TLE数据结合轨道预测模型获得的卫星轨道信息实现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定位。实测结果表明:利用ORBCOMM卫星机会信号可实现精度优于140 m的定位。研究成果对基于天基机会信号定位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概述□□随着航天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全球移动个人通信系统卫星”(GMPCS)将在20世纪末问世。卫星移动个人通信系统可满足世界对通信全球化和个人化的要求,是通信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全球星”就是这场革命中的一个先行者。全球星有限公司是1991年成...  相似文献   

13.
全球个人通信系统(PCS)是一个发展中的新概念。1990年初开始提出利用静止轨道以外的其他轨道通信卫星的设想,最好是利用低轨道(LEO)卫星。使用低轨道卫星就像把地面蜂窝网搬到天上,并能提供与之相仿的业务。文章评价了利用移动的和个人终端的通信卫星网;给出了未来低轨道卫星网的前景;对其中一些有关问题作了归纳。同时,描述了个人通信系统的功能性构成,并对一些网络的主要技术参数作表比较。  相似文献   

14.
正大规模自然灾害发生时的共同特点是对灾区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损害,导致的结果是使灾区的对外交通、通信、电力中断,外部难以及时了解到灾区的状况,执行救援任务的人员和物资也很难准确定位到受灾位置,增加了快速有效的救援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卫星通过强大的遥感监测、应急通信和导航定位功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26日,2016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于北京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主题为"天地海三位一体的卫星服务".大会集主题报告会、设备展览会、卫星技术讲座、圆桌讨论会于一体,是业界探讨卫星通信、卫星广播、卫星遥感与导航定位等应用发展方向的开放平台.  相似文献   

16.
新闻摘要     
▲法国里昂信贷银行加拿大分行不久将能与其巴黎的总行建立直接卫星通信。该刚络允许在一条固定64kbit/s链路上供3条电话线和两条数据传输电路同时使用。▲中国在位于北京西南约270英里、将是世界最大的煤矿安太堡安装7.3米卫星网地面站,主要用于话音通信。它将利用国际通信卫星与外界通信。▲在移动业务世界无线电行政会议上,美国获得了它为移动卫星业务所要求的一部分频率,会议还同意了美国的建议,给称为无线电测定卫星业务(RDSS)的卫星跟踪和定位系统留出一些频段。  相似文献   

17.
最近,美国航宇局与加拿大政府签订了一项联合研制试验性移动通信卫星的协议,航宇局负责卫星的发射,加拿大负责卫星的设计和制造,将于1987年或1988年用航天飞机发射入轨,定点在西经106.5°的地球同步轨道上。移动卫星是一种可为步行、乘船或乘车的人们提供通信服务的卫星。这种卫星既可为运动的用户,也可为不运动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但它主要是为个人提供无线电广播  相似文献   

18.
“国际移动卫星”系统及其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通信的终极理想是个人通信,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与其他人以任意方式的通信。因为地面通信的覆盖面积受限,所以卫星通信将在个人通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为了实现包括海洋在内的更大范围的通信,人类已经构建了若干个全球移动卫星通信系统。在这些卫星通信系统中,国际移动卫星公司所拥有的“国际移动卫星”(Inmarsat)系统是提供服务最早、  相似文献   

19.
到1987年底,全世界共发射各种通信卫星大约700颗,仍使用的卫星转发器约2000台。卫星通信已成为人类通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但通信卫星的发展目前遇到了两种大的挑战。这就是,卫星固定通信业务地球站一般建在远离城区的空矿地带,并使用几米~几十米口径的大型天线,因此,卫星电波基本上是在地球与36 000公里的地球轨道间上下传播,信号基本不受山、林、高大建筑群的遮挡。显然这种业务无法满足在山、林中移动作业和运动中飞机、船舶、车辆的通信需要,因为这些场合对卫星通信信号存在着遮挡、反射、折射等恶劣地理环境的影响,地面移动情况又不能使用大型天线,因而无  相似文献   

20.
李宇英 《国际太空》2014,(11):90-90
10月28-30日,201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在北京新世纪饭店召开,同期举办"2014中国国际卫星应用技术与设备展览会"。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中国卫星通信应用产业的未来之路—移动宽带"。大会由中国通信学会主办,中国宇航学会卫星应用专业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卫星通信委员会协办,杨千里教授为大会主席。为纪念中国首颗通信卫星发射30周年,也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卫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2014中国卫星应用大会规模空前,信息量也达到历年之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