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噪声控制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载人航天器密封舱为航天员工作和生活的场所,需对航天员工作区和睡眠区进行噪声控制。文章以某中期驻留载人航天器为例,对其密封舱内的主要噪声源进行识别,并从吸声、隔声、消声、减振4个方面针对主要噪声源进行噪声控制。根据航天器实际噪声源和控制措施,构建了噪声计算模型,通过仿真分析获取了舱体内声压级水平分布,并对舱内噪声分布进行实际测试。仿真结果和测试结果表明噪声控制方案满足指标要求,噪声源识别准确,控制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斯噪声源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高斯噪声源。文中采用可定时播种的LFSR产生均匀分布随机序列,其中ADC采集系统噪声产生真随机种子定时为LFSR播种,由此得到的高速均匀分布序列。应用Box-Muller方法将均匀分布序列变换为高斯分布序列。为了实现高速运算变换,以查表方法取代了开方等运算,同时论文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大幅度减少查表使用的片内高速存储资源,该方法适宜在FPGA内实现。经过仿真验证原理正确,设计合理,研制的样机合成高斯噪声样点输出率达到250MHz。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空间站在轨舱内噪声特性,给出舱内噪声地面模拟与测试方案,采用声功率等效的方法对单机噪声源进行模拟,以多输入多输出(MIMO)控制方法实现舱内多噪声源闭环控制模拟。声场模拟1/3倍频程误差在±3 dB以内,满足扰源模拟需求。并在真空罐内模拟出舱活动泄/复压环节的噪声,搭建噪声测试系统,对泄/复压工况噪声进行了测试,总声压级在100 dBA以下。测试数据可为后期空间站单机噪声条件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探讨宽波束天线噪声温度的计算方法及噪声温度对系统灵敏度的影响 ;提出天线自身噪声源、天线自身噪声温度、天线直流电阻、天线交流阻抗等概念 ,给出自身噪声温度的计算公式 ;对典型的 GPS天线的噪声温度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新机型CA6145i卧式车床进行噪声攻关试验,得出此型号机床噪声声压级超标,且主轴箱中伴有不规则的杂声。应用频谱分析法找到噪声源,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消除噪声,为车床的批量投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了火箭发动机超声速过膨胀射流形态及近场声压分布,研究了入口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比值(温度比)对声场的影响;将声源分解,基于Ffowcs Williams-Hawkings (FW-H)方程获取了不同位置噪声源的远场噪声,并根据声压级频谱和湍流形态分析了超声速射流噪声的产生机理。研究表明,超声速过膨胀射流气动噪声由湍流混合噪声和宽频激波噪声组成,近场噪声源以马赫波形式向大方位角辐射中高频噪声,下游大尺度湍流向低方位角范围辐射低频噪声,声压级峰值频率随观测角度增大而升高;随温度比升高,马赫波辐射角度增大,噪声指向性发生改变。该研究可为运载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或火箭发射段声学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机噪声受多种综合因素的影响,首先要了解电机噪声的形成,识别出主要的噪声源,从电机的制造工艺,装配角度上把好关,使其控制在技术条件要求的范围内,从而提高液浮陀螺电机批生产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消除无法获取相关噪声源情况下有用窄带信号中的噪声,根据窄带信号的可预测特性,采用自适应横向滤波器对噪声进行抑制。为进一步提高噪声消除性能,设计了组合自适应横向滤波器结构。采用该结构对窄带信号中的噪声进行消除,计算量明显小于采用普通自适应横向滤波结构,并且能获得更好的噪声消除效果。  相似文献   

9.
空间站舱内噪声评价与降噪技术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空间站舱内噪声对航天员危害严重,必须对其进行严格控制。文章首先分析了适用于空间站噪声评价的指标以及主要噪声源特点;总结了空间站的噪声预测方法和不同方法适用的频率范围、局限性;介绍了国际空间站的降噪工作,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不足;最后结合我国空间站噪声控制的研究现状,对我国空间站降噪工作提出了建议:降噪工作必须贯穿空间站设计、制造和在轨工作的整个过程,才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加法型模拟复相关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彪  李靖  姜景山 《宇航学报》2011,32(8):1840-1847
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的核心部分是复相关器。介绍了一种加法型模拟复相关器,它采用混合耦合器构成移相网络,在中频将电磁波信号相位调整到特定状态,从而实现了用加法思想获取全部Stokes参量。分别研制了分布参数和集总参数的移相网络,对它们测量并进行比较。最后对加法型模拟复相关器进行了整体测试,给出了噪声源测量下的相位反演能力测试。结果表明加法型模拟复相关器具有较好的极化测量性能。  相似文献   

11.
GPS/INS制导系统中自适应天线阵列的干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GPS/INS制导已成为精确制导武器的核心.根据组合制导系统中自适应天线的特点,通过对微带自适应天线阵列的抗干扰性分析,着重研究了对GPS/INS组合制导系统中自适应天线阵列的分布式干扰.通过实验结果得出:要提高干扰效果,需要增加分布式干扰机数目、增大干扰机的运动速度和集中投放干扰源.  相似文献   

12.
分布式干扰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简要分析旁瓣对消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建模与仿真对多干扰机分布式干扰对抗雷达旁瓣对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干扰机分布式干扰是对抗旁瓣对消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矩阵博弈作为博弈论中的一个重要模型,采用矩阵运算方法,帮助利益冲突方在对手行动意图不明了的情况下,选择最优行动方案。将矩阵博弈理论引入到雷达有源干扰策略决策中,建立了干扰方与雷达方的对抗关系矩阵,并采用迭代法-Brown算法求解,得到了干扰方的最优干扰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控制系统的性能,对直/气复合控制导弹的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以俯仰通道为例,用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导弹俯仰通道控制回路,用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获得控制律。给出了加权矩阵的选取方法:依次调整表征过载偏差、角加速度和角速度的权重,使求出的反馈增益系数满足要求。针对状态反馈控制律无法快速抑制直接力开启带来的干扰问题,用自抗扰控制(ADRC)理论改进了控制器,通过构建状态观测器在线实时估计外界干扰并予以补偿,快速抑制扰动。仿真结果表明:用最优控制/自抗扰控制设计的控制器跟踪速度快,动态过程平稳并具有较强的干扰抑制能力,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5.
某型号卫星微振动试验研究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号卫星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1 m,对成像质量要求很高。微振动成为制约该型号成像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完成微振动对成像质量影响的仿真分析后,对仿真分析的有效性和正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该卫星微振动试验按照单机、分系统、系统和大系统4个层次展开:单机级试验主要通过六分量力测量微振动源的动态特性;分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结构加速度响应测量解决微振动传递特性是否正确的问题;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成像质量来验证微振动对光学系统影响的分析方法;大系统级试验主要通过在轨图像分析验证相关结论。上述试验对微振动从产生、传递到影响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测试和验证。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微振动相关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图像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6.
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在电源系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若铭  王均 《航天控制》2012,30(3):88-92
为了解决卫星这类复杂系统采用单一的智能故障诊断技术的诊断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相结合的诊断方法。选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添加动量因子和可变学习速率,并通过计算十个相同结构神经网络输出的标准差获得诊断结果的可信度。采用基于可信度的专家系统不确定性推理,给出了可信度计算方法。采用代数积与代数和模糊算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综合评判。成功地应用于某卫星电源系统的故障诊断中。结果表明诊断的可信度和诊断的正确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Ma(马赫数)<6的飞行器典型部位的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分析及试验验证技术。气动加热计算模块采用的是工程算法,同时将其集成到自主开发的结构有限元三维温度场计算ASTSA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分析功能。在结构地面热试验方面,成功研发了全方程热流密度PLC控制热模拟试验系统,并利用该系统进行了高速飞行器结构气动加热与热响应耦合地面模拟试验。试验与数值分析的结果对比显示,二者吻合较好,验证了本数值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压力变送器及智能仪表的箱压自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长敏 《火箭推进》2011,37(1):57-60
目前发动机地面试验过程中的泵入口压力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介质贮箱内压力来实现的.介绍了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试验中介质贮箱压力自动控制的一种新方法,这种方法集试验过程信号采集、动态工艺参数显示、上下限设定值显示、报警显示输出及自动控制为一体,减小了手动调节箱压继电器的操作误差,使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100 Me V质子回旋加速器(CY CIAE-100)的单粒子效应辐照装置,测量了典型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的质子单粒子翻转截面;利用Space Radiation 7.0软件计算了卫星搭载该器件在典型轨道条件下运行的在轨错误率;同时研究了航天器在不同轨道高度、轨道倾角和屏蔽条件下对质子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在轨错误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航天器运行于地球同步轨道高度及以下时,质子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在轨错误率均高于重离子的,最高可相差3个数量级左右。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消除外干扰对自对准精度影响的方法。双位置法自对准通过估计两个位置水平陀螺的输出并计算求得方位角,因此快速精确估计水平陀螺输出是高精度快速自对准的必要条件。采用零力矩法并将水平加速度表输出经二次积分得到位移序列,由位移序列多项式拟合系数估计水平陀螺输出可以有效减小估计误差。为了缩短对准时间,粗调平结束立刻开始用零力矩法测试,由多项式拟合系数精确估计粗调平剩余水平角并在估计陀螺输出时补偿。典型干扰条件下的仿真结果说明了该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