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借鉴民用航空适航管理经验,对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进行初步探索。首先探讨了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的定义和目的,并考虑其适航管理工作主体的职责及工作分工,浅析了研制方开展适航管理工作的要求,明确了军用发动机适航工作组织系统及相关职责;同时,对军方开展适航管理工作提出了想法和建议,论述了军方开展军用发动机适航审查工作的流程;最后分析了目前我国军用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本研究对我国军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管理工作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结合相关适航标准的要求,分别对燃油污染、滑油污染及空气污染试验的关键要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航空发动机研制工程技术人员开展流体污染适航验证试验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军用飞机适航性开展的趋势下,通过建立军用涡扇发动机适航试飞安全性验证要求研究方法,初步建立了安全性验证要求,为军用涡扇发动机适航试飞安全性验证工作提供验证指导和审查方向。  相似文献   

4.
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安全性需求,对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适航条款进行了解读与分析,明确了该条款的验证要求和方法.将功能危险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运用到该验证方法中,并提出了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的流程.最后对某型航空发动机进行实例分析,验证了发动机不可控火情对CCAR33-R2.75条款的符合性.该安全性验证方法能够为航空发动机CCAR33-R2.75条款适航符合性验证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与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适航取证过程中的标准化工作,分析了标准化工作对于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技术支持作用,指出了为满足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性需要解决的一些标准化问题,对今后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取证的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吸雨能力评估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发动机吸雨后性能改变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部件气动热力损失、机械损失和工质热力学通用模型,借鉴适航咨询通告初步定义了关键吸雨工况及水含量。基于商用性能分析软件,对一个大涵道比9的涡扇发动机各项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定量描述发动机吸雨能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从发动机吸雨后性能改变的基本原理出发,建立了部件气动热力损失、机械损失和工质热力学通用模型,借鉴适航咨询通告初步定义了关键吸雨工况及水含量。基于商用性能分析软件,对一个大涵道比9的涡扇发动机各项性能的变化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一种定量描述发动机吸雨能力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8.
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地面起动试验方法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冬兰 《飞行试验》2001,17(1):21-24,4
按照民用航空条例的规定,对新研制生产的装备运输类飞机及民用飞机的发动机,必须进行发动机适航取证试飞。本文主要以涡浆-5E发动机适航取证试飞为素材,探讨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地面起动试验的特点。介绍各种起动试验的方法,并和涡轮喷气发动机作比较。可供以后发动机适航取证试验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持续适航维修是保证民用航空发动机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给评估维修品质提供参考依据,应用因素分析法,基于卡方检验方法和广义Logistic模型,提出了1种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评估方法。选取具有研究意义的国内主要航空公司近20年来民用航空发动机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记录数据,参考发动机维修手册中硬物冲击损伤的分类与维修方法对风扇叶片硬物冲击损伤持续适航维修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维修特性涵盖的发动机类型、损伤类型与损伤处理方式等关键因素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特定的损伤类型更倾向于采用确定的损伤处理方式以满足持续适航要求。研究结果与航空公司持续适航维修方案一致,该评估方法能够为民用航空发动机持续适航维修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工程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国际民用航空组织(ICAO)对商用航空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nvPM)排放提出了新的要求,各 国适航当局也陆续发布了相应的适航规章。为了满足ICAO及适航规章中对航空发动机nvPM排放的要求,对nvPM排放适航符合 性验证方法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制定的新的航空涡轮发动机非挥发性颗粒物排放认证监管标准,结合国际民 用航空组织和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推荐的nvPM排放测试标准,总结了nvPM排放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包括验证路线、 nvPM测试系统搭建、测试程序以及后处理等内容,为搭建nvPM测试系统和开展nvPM测试奠定理论基础,可供商用航空发动机非 挥发性颗粒物排放适航审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航空涡扇发动机涡轮噪声适航性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涡轮噪声产生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建立航空涡扇发动机涡轮噪声级评估模型,编写了涡轮噪声级适航评估软件,使用该软件对比模型评估噪声与涡轮静态实验噪声,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结合某型发动机静态实验噪声数据和飞机噪声适航规章,对该型涡轮不同阶段的噪声进行适航性评估.结果显示:涡轮噪声在该型发动机进近转速下对发动机总噪声贡献量大,为了使涡轮噪声不影响发动机适航认证,该型发动机低压涡轮叶片数应小于50或者大于100,低压涡轮叶片直径应该小于0.9m.   相似文献   

12.
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适航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广泛应用已是必然趋势,而目前国内尚无相应的适航管理程序。依照与发动机数控系统适航相关的CCAR33.28条点,根据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流程,并结合安全性、可靠性参数分配方法,给出了一种符合适航安全性要求的系统层级划分以及分配方法,为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安全性提高以及适航取证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王涛  胡殿印  王荣桥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12):2957-2964
对《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新增条款CCAR33.64(静承压件)进行解读与分析,结合试验设计法、数值模拟法开展针对航空发动机静承压件适航条款的符合性验证方法和验证流程的研究.提出针对CCAR33.64的符合性验证流程,并以某型航空发动机低压涡轮后机匣的模型为例进行验证.选取机匣的最大工作压力和1.1倍最大工作压力分别作为加载条件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最大等效应力分别为453MPa和534MPa,最大机匣变形分别为0.366mm和0.432mm,不会出现永久变形或机匣破裂的情况,满足适航要求.验证了该流程的适航符合性,为制定航空发动机静承压件适航指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轻型通用飞机发动机功率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轻型通用飞机总体设计阶段的参数设计中,快速准确地预估发动机总功率数值是其重要的一步.选定发动机型号,根据设计目标与适航要求等约束条件,统计大量轻型通用飞机的相应总体参数数据与发动机信息,研究得出经验公式及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发动机总功率的对应取值区间.结果表明:在同时满足设计目标与适航要求的约束条件下,可获得发动机总功率数值的取值交集,对更加快速准确地选出合适的发动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全面回顾了航空发动机适航规章CCAR-33R2第33.87条持久试验的演变历程,在解读适航规章条款要求的基础上,深入跟踪了当前国际上针对33.87条持久试验的研究动态。跟踪研究发现,自1957年规定了6 h×25阶段的150 h试验谱以来,涡轮发动机持久试验的主体要求基本保持不变,而涡轮发动机设计则出现了显著的发展。发动机设计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与适航规章要求不协调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当前国际上已开展了150 h持久试验替代试验的探索性研究及应用,虽然现阶段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澄清和解决,但相关研究为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符合性方法及适航标准制定与修订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持续深入跟踪国内外适航技术动态,及时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条款研究工作,对于提升我国适航技术规章的编制和修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机双发或4发在相同油门杆/操纵杆角度下的推力/功率一致,发动机控制系统可使用来自飞机的环境温度、 压力信号。适航要求当飞机信号发生错误时发动机推力变化不超过3%,因此发动机控制系统需要具备飞机信号容错能力。为满 足以上要求,以发动机传感器信号为基准,根据适航条件计算飞机各信号的加权系数,综合发动机传感器基准信号、飞机信号加权 系数及其优先级顺序,设计出飞发系统之间多余度信号加权平均综合表决算法。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在同时满足飞机多台发 动机推力一致性需求和适航要求的前提下,可选择出精度、可信度较高的信号,在信号选择状态发生变化时,能够保证发动机推力 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发动机型号合格取证信息化管理水平落后的现状,加快适航取证工作进程,在对航空发动机型号取证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以PD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为平台,使用Java语言和Eclipse工具,对Teamcenter进行定制和二次开发,设计开发了发动机型号合格取证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对发动机型号合格取证工作总体进度进行监控,并且实现了对取证文档、审定流程和取证人员及其权限控制的一体化管理。提高了航空发动机型号取证工作效率,推动了发动机适航取证工作的信息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其适航取证迫在眉睫,型号合格审定是整个适航审定的基础和核心,对其方法的研究很有应用价值。在《航空器型号合格审定程序》基础上对型号合格审定程序作了较充分地研究,在所获得研究成果基础上以Teamcenter为平台开发了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可用于对民用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信息的管理与审定流程的控制,可为更好地管理民用航空发动机适航信息以取得型号合格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某航空活塞发动机要取得适航型号合格证(TC)须按CCAR-33部《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第33.51条进行回火试验的问题,通过对单缸发动机回火试验的研究,提出了采用光电信号进行发动机回火检测的测量方法.试验验证表明:光电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到发动机回火现象.在此基础上,通过试验确定了调节燃油伺服器的贫富油操纵杆逐渐调贫发动机的燃油流量来诱导发动机回火的试验方法.回火试验结果表明:所测活塞发动机在其整个工作状态下存在回火倾向,但在人工诱导57次回火后,发动机状况良好,满足适航认证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润滑系统对航空发动机的润滑、散热、清洁、防腐等有重要作用,润滑系统的安全影响着发动机整体的安全。研究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审定基础与安全性对我国自主研制发动机润滑系统十分重要。首先对航空发动机润滑系统涉及的适航条款及标准规范进行分析,再针对润滑系统的功能和部件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简称FMEA)展开研究。最后从润滑系统设计、润滑系统部件试验、滑油姿态试验、滑油中断试验和整机试验5部分展开审定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润滑系统安全性审查方法指南,为局方提供润滑系统的适航审定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