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田荣鑫  任军学  史耀耀  李剑勋 《航空学报》2010,31(11):2288-2294
 针对复杂结构零件五坐标加工设备变更带来的程序处理问题,分析讨论了直摆头-转台式和斜摆头-转台式两种五坐标机床之间的数控加工程序互换求解算法。根据不同的机床结构,建立了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机床自动跟踪模式下的数控加工程序后置处理和逆后置处理方法,提出了机床之间数控加工程序的互换算法;采用单步距走刀时间不变的控制方式,给出了加工进给速度的互换算法,实现了程序转换对工艺参数的继承。实际应用验证表明,该算法可有效解决直摆头与斜摆头五坐标机床数控加工程序之间的互换问题。  相似文献   

2.
结合惯性平台典型复杂零件台体的数控加工,解决了CAM加工坐标系(MCS)的设置及其与机床加工坐标系的协调一致问题、双转台式五轴铣加工中心的后置处理坐标转换问题,完成了台体的数控加工程序设计,提高了台体零件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3.
五轴数控机床后置处理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轴数控加工技术基于五轴数控编程理论,对五轴机床的结构形式和运动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后置算法求解,得到后置处理坐标转换公式,并将前置处理产生的刀位数据文件(CLFS)转换成机床执行的CNC程序,再利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创建坐标转换界面,实现数控程序自动转换。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径向蜗形凸轮在高速五轴联动加工中心DMU 70 eVolution上的数控加工方法.分析、研究了径向蜗形凸轮的数控加工原理;导出了数控加工程序的数学模型;解决了加工凸轮时不能使用刀具半径自动补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数控加工中,刀具的选择对加工效率、零件的加工质量以及能够实现正确的刀具轨迹都有直接的影响。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除具备传统加工的选择原则外还应遵循一些特殊的原则。结合UG软件,对数控加工中刀具选择的问题从数控用铣刀的特点、刀具的材料、刀具的种类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给出刀具选择的一般原则。应用这一原则,利用UG软件对一个零件进行数控编程,在数控铣床上用得到的NC程序进行加工,加工结果验证了NC程序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6.
以大批量数控加工的航空结构件生产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工干预环节集中化、数控加工过程自动化的理念,探索利用矩阵式数控加工进行多零件同时生产的应用方案。多零件集中装夹,通过系统自动读入每个零件的加工原点,自动调用零件的加工程序,完成相同(或不同)零件数控加工,在充分利用机床工作台面的同时,解决了批量生产过程中零件频繁装夹、找正、换刀和频繁调用加工程序的难题,达到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制定合理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实现了中心承力筒的数控加工,有效保证了孔的加工精度和
表面质量,提高了零件的加工效率。通过在5 轴联动数控加工中心上实际加工,证明该数控加工工艺切实可
行。
  相似文献   

8.
一、数模检验的必要性飞机外形由于空气动力学的要求,引起对外形要求严格的曲面需要以数学模型去表征,以飞机气动外形数据光顺处理之后,建立各部分外形曲面的数学函数方程,与外形计算有关数值直接传递到飞机零件上,因而提供给数控铣床切削加工的不再是历来沿用的零件图纸,而是计算机输出的加工程序,因此数模零件和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某机型钛合金承重框机械加工中的各个工段以及操作者所反馈的信息,找出了在技术上制约加工效率的生产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该零件的工艺流程和数控程序进行了优化,从而显著提高了加工效率。在处理转角加工工艺中,通过多次试验得到了加工转角的插铣编程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在加工转角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折刀问题。通过使用玉米铣刀解决了在加工基准面时由于余量不均引起的刀齿断裂问题,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为今后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型起动机涡轮叶片为例,通过对其工艺难点分析、切削参数选择、数控程序优化、完善测量等方面的探讨,解决了高精度整体空间涡轮叶片的加工难题,为类似零件的加工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叶栅试验件数控铣加工及组件装配工艺的改进研究,对传统加工工艺及组件装配工艺进行优化,选用三坐标加工中心加工叶片端面及榫头,保证了榫头的一致性;在榫头加工螺纹孔,利用螺栓穿过榫槽将叶片与栅板固定,解决了叶栅试验件组件装配尺寸问题。此方法可大幅减少加工时间,提高零件合格率。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建立“水剂清洗系统”是我国解决机械清洗的基本技术路线。着重介绍了清洗工艺、设备、槽液、废水处理和管理等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钛合金的热氢处理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韩明臣 《宇航材料工艺》1999,29(1):23-27,50
热氢处理是一种新的钛合金加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钛合金中,本文综述了钛合金热氢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工艺以及热氢处理对钛合金铸件、残钛、钛铝化合物、钛基复合的组织、力学性能物加工性能的影响的近年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刘东  罗子健 《航空学报》1997,18(1):37-43
直接时效(DA)锻造工艺已成为生产GH4169合金涡轮盘锻件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实施DA锻造工艺时,锻造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求严格控制,而且要有足够吨位的设备。参照在压力机上实施DA工艺的终锻过程,用有限元变形-传热耦合分析方法对直径520mm和高度190mm的GH4169合金坯料在不同情况下的镦粗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大量计算结果表明,在压力机上实施DA锻造工艺时,为了获得优质GH4169合金涡轮盘锻件,应合理确定压力机滑块速度,尽可能改善润滑情况及适当提高模具预热温度。对于GH4169合金涡轮盘锻件,采用等温DA锻造工艺可能是最佳的选择。研究结果对于在国内的生产条件下实施GH4169合金DA锻造工艺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无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模拟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用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中心锥增进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热混合流场的影响 ,推导了非正交曲线坐标系下有无中心锥圆排波瓣喷管引射器内流场的基本方程 ,采用 SIMPLEC算法和一种完全压力修正方法 ,以物理平面速度分量作为求解变量 ,以逆变速度作为界面流速 ,在同位网格上求解了有中心锥波瓣喷管引射器内的流场控制方程 ,并与实验测量结果和无中心锥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与测量值符合较好。有中心锥的低温等值线可以延伸至中心轴线 ,与在没有中心锥的情况下 ,混合管中心轴线处的温度始终保持为高温状态有很大的不同。从而找到了有中心锥的圆柱混合管热混合效率大于没有中心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郭鑫鑫  陈哲涵 《航空学报》2021,42(10):524227-524227
数值仿真是研究激光增材制造过程中各类物理现象、揭示零件缺陷形成机理、优化增材制造工艺参数的重要手段,该领域学者针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热分析、金属粉末颗粒性质分析、微观结构分析、质量缺陷成因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和方法。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的数值仿真是一个在空间和时间上均跨越多个尺度的复杂问题,微观、介观、宏观尺度下数值仿真所关注的对象和所使用的方法各不相同;多数研究聚焦于某一尺度下的过程仿真,另一部分研究则基于不同模型的数据关系建立模型间的耦合关系,实现热-相、热-力的综合分析。对现阶段激光增材制造数值仿真领域的主要技术进行了综述,在梳理数值仿真基本流程的基础上,对其中涉及的热源模型,粉末模型,力学模型以及微观结构模型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其特点和适用性;结合相关技术领域的发展,探讨了激光增材制造数值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旨在为本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几何模型是虚拟加工系统中的关键功能和关键性软件,是任何虚拟加工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仿真系统的成败。它采用一种很简单并且很实用的表达方法,表达了数控铣床的整体结构,包括机床体和常用铣刀,并采用OpenGL技术进行了真实感处理,所建立的数控铣削仿真模型真实形象,满足了教学需要和生产中对仿真模型的要求,通过对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仿真验证,得到了让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催生和促进了物联网(IoT)的发展。RFID原始数据的海量性和语义隐含性等特点对RFID数据处理提出了挑战,为此将复杂事件处理技术引入RFID数据处理中。把RFID数据定义为事件,按照给定的规则,检测出相应的复杂事件。现有基于树的复杂事件检测方法不支持事件的数值属性的条件约束,提出了一种RFID复杂事件描述规则和基于规则匹配的检测框架,能够高效地处理RFID数据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了RFID复杂事件检测方法(RCEDA),提高了时序约束下非自发事件的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机床加工性能和刀具切削性能的提升,航空结构件的高效高精加工成为可能.航空结构件薄壁加工特征多,在铣削过程中易发生变形,因此预测与控制航空结构件的加工变形是切削加工领域内亟待解决的难题.通过总结了航空结构件的特点及加工难点,对加工变形形成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加工变形影响最为关键的铣削力模型进行归纳;阐述了航空结构件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某型航空机匣铸件改机加工,结合航空企业智能制造实施应用,通过制定攻关方案,选择铣车复合工艺路线、定制外购刀具,选择自制夹具,优化数控加工工艺,完成了智能制造模式某型航空机匣在航空制造企业工艺验证与实施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