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深静穆、高妙之境是画家杨俭朴所追求的艺术境界,正是有了这样的追求使得他的画充满了意境。他努力在寻求画的意境美,这美是稳定、深入、细腻、永恒的。因此,他的画特别耐人寻味,也特别耐看。画中那些悲壮的勇士,隐于林泉、乐山乐水的智者,问酒杏花村的诗人,柴门送别的朋友……其诗意与画面相辅相成,令人回味不绝。读俭朴的画总能使读者在悦目于画面形、色之美以外,跟随他的诗思,驰骋自己的想象:在幽深静穆的诗意中,在充满意味的形式感和生动的笔墨里,是画家平静、自然、豁达、超逸的内省体验;通过托物寓意、笔情墨趣、诗画结合,丰富的表…  相似文献   

2.
<正>他是歌手、演员、制作人,也是老板;他是舞台上活力动感的"霹雳虎",更是荧幕里武功盖世的"大侠"、"英雄"。他喜欢挑战自我,热爱用每分每秒的奇遇诠释自己的热情。如果说,这世界上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能够挑战他——吴奇隆,那一定是包罗万象的澳大利亚!在这个南半球春暖花开的时节,吴奇隆空降这个被海洋包围的国度,他挑战各种跋山涉水、上天入海的任务,开启一段段充满趣味的奇妙旅行。正如吴奇隆所说,他喜欢在旅途中发现新的自己,体会下一秒未知的惊喜。来追随这位"大侠"的脚步,在澳大利亚快乐玩耍吧!  相似文献   

3.
陈强 《航空港》2011,(5):78-79
晴秋人精致,在现如今物质与浮躁的上海不多见。她像三十年代上海知性女人气质得体、典雅。晴秋又是游走于自我色彩中的精灵,一个忠于自己灵魂的画家。她的作品没有沾染浮华之气,在喧嚣市侩的夹缝中还保持着独立的自我品格,她的作品始终流露着她对绘画的那份原始的热情。置身于当今多元陈杂的图像时代,人们总期望着通过画家的作品,去梳理并揣摩他的创作心态,感觉和感受他精神层面的意绪,从而复原出画家的理想、追求、观念和价值。"画如其人",意为作品和作者在气质上的一致,透  相似文献   

4.
绚烂的孤寂     
《航空港》2014,(10)
<正>玩味艺术了解郑在东的人,再品味郑在东的画,才不会流于教条主义的刻板与自以为是的偏颇。因为,郑在东是个特殊的画家,特殊之处在于,郑在东活在当下,适应当下,以开阔的心面对当下,却又倾力追寻中国古代文人雅士旷逸的精神与方式。或许可以这么认为,郑在东一直以来在艺术道途中,与自古以来中国文人艺术家"寓生活于艺术"的特征符节合拍。而另一个重点是,郑在东的人也好,画也好,不刻意,不矫情,以自己对历史文化血  相似文献   

5.
吴泉棠早年专攻花鸟画,又经中国美院的基本功训练,已得传统绘画之精髓,笔墨功力坚实。20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在写意花鸟画方面取得不菲的成绩。他的山水画从一开始,便在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表现这两个方面,对传统予以改造和突破,注重描绘自己的感受和印象,强调自己感情的抒发。他没有像古代文人那样去画几无人烟的观念性山水,也没有像他的同代人那样走进名山大川去长林崇岗、旷野高山,更没有像"全盘西化"派那样照搬西方潮流,毁灭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6.
余欣的山水画具有扎实的传统功底,使得他的作品更显示出醇雅秀润的气质。其绘画在技巧上追求笔墨意味,线条之抑扬顿挫和墨色的铺陈晕染都十分妥贴沉稳,令人赏心悦目。余欣的绘画中的确存在着与传统的气韵生动有血脉联系的东西,这是对于传统绘画在精神层面上的契合的一种物化表现。他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体悟上是极其敏锐的,他对中国画所拥有的领悟力,以及由数十年砍田耕耘炼就的笔墨功底,使得他可以在当今绘画潮流之外默默地营造自己的艺术天地。纷纭的画坛,风格流派之多,让人目不暇接;其中不乏自成一家的智者,冲破规范的勇者,他们为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7.
《航空港》2008,(7)
反复品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闻的《周闻山水画集》,一种美感扑面而来,一种"宁静和谐、清逸感人的韵味"和"豁达超越的意境及笔墨灵动、构图严谨、气势磅礴"的艺术魅力令人折服。这是他多年来的执着于绘画天地、孜孜以求,藉以沟通人与自然、人生与艺术、心灵与现实的发现与感悟,是着意构筑自己精神家园的一方展示,亦是他追求表现自我意绪、心境、审美品格、精神境界的结晶。  相似文献   

8.
王若星 《航空港》2012,(11):48-53
问题和困境不是来找你麻烦,而是来帮助你,帮助你找到你自己,帮助你内在成长,变成一个更接近你自己本质的人。"张德芬"这个名字,经常可以在商业圈、文化圈和娱乐圈的谈话中听到。与之相关联的经常有"心灵"、"幸福"、"自我提升"。张德芬的人生经历颇为传奇,从国立台湾大学企管系毕业后,她在美国的加州大学洛杉矶分  相似文献   

9.
莱辛的《拉奥孔———或称论画与诗的界限》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美学著作,指出诗与画的界限。他认为诗擅长表现时间艺术,即行为;而画擅长表现空间艺术,即物体。他的理论纠正了屈黎西派提倡描绘体诗的偏向和温克尔曼的古典艺术对静穆的片面看法,把人的动作提到首位,建立美学中的人本主义理想。里尔克是20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其作品《豹》被视为他最负盛名的佳作。《豹》表现关在铁笼里的豹的形象,抒发作者在探索人生意义时的迷惘、仿徨和苦闷的心情。通过分析这首"咏物诗"的代表作,诠释莱辛所认为的"诗是表达空间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航空港》2017,(4)
在中国生活哪怕只是来旅行的人,对农民画都不会陌生。城市的街头巷尾、建筑工地的防护墙上,报纸电视网站的广告里,到处都是这种色彩鲜艳的民俗风情画,配有各种应景的口号和宣传标语,绝对是"中国一景"。事实上,自从中国文化部在1988年命名了35个农民画创作突出的县乡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之后,很多省市县将其所在地的农民画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