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9月18-20日,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五届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学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承办。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9月18-20日,中国航空学会第十五届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学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顺利召开,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主办、中航工业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承办。会议代表共计82人,分别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军工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贵州航空发动机研究所、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  相似文献   

3.
一、’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与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联系主办,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承办的“’99固体火箭推进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9月8~12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航天培训中心召开。到会人员41人。会议共怍到论文38篇,经过审稿后录用36篇。二、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学术研讨会由中国航空学会动力专业分会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专业委员会(简称气动热力专业委员会)、江苏(苏鲁皖)航空航天学会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简称动力装置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学院联合举办的1999年学术年会于19…  相似文献   

4.
夏济宇  周洲  徐德  王正平 《航空学报》2023,(11):140-15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旨在通过结合理论模型与工程经验模型,实现对矢量电推进系统气动与推进性能的实时快速评估。为了准确描述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效应,首先,结合涵道推进增强系数公式与工程经验模型,建立涵道推进模型;紧接着建立了涵道气动模型,并基于推进效应影响完成了模型修正;然后,分析了涵道气流抽吸效应对机翼的影响,根据涵道是否倾转分别进行了讨论,完成了耦合推进系统的机翼增升模型的建立;最后,将所有模型统一至机体坐标系下,得到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并依据CFD仿真计算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涵道增推与机翼增升效应,能在极快的运算速度下保持较高精度,满足动力学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实时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5.
<正>涡轴发动机部件法建模的主要建模思路是根据发动机各部件的气动热力学关系逐步建立各个部件的气动热力学方程,用相应的气动热力学方程代替涡轴发动机的真实工作部件,再由发动机工作必须遵守的气动热力学和转子动力学平衡关系将各个部件串联起来,形成共同工作方程组,对这些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即可得到发动机所有参  相似文献   

6.
2007年9月25日《人民日报》报道: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部委联合征集10000个科学疑题。在此之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周盛教授、王强教授和候安平副教授就已提出了飞机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方面的若干疑题,这是很有前瞻性的,现刊登出来,既是对四部委征集科学疑题的积极响应,也希望有更多的有志之士尤其是年轻人关注此事,以达到提出疑题、促进发展的目的。——编者  相似文献   

7.
<正>《推进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研究生办联合指定的重要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主要刊登航空、航天和航海推进技术各领域理论研究、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综述,总体与系统,气动热力学,燃烧传热,结构强度可靠性,测试与控制,材料推进剂燃料,航海推进,电推进和其他推进。曾4次荣获  相似文献   

8.
正《推进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研究生办联合指定的重要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内容涉及航空、航天和航海推进领域。主要刊登各类飞机、无人机、导弹、运载器和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在理论研究、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学术前沿,气动热力学与总体,叶轮机械,燃烧与传热,结构、强度与振动,控制、测  相似文献   

9.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  相似文献   

10.
曾庆福  谢光华  李挺 《航空学报》1997,18(5):563-566
 建立铰接式、叶片为刚性的非线性旋翼模型和发动机的非线性气动热力学模型以及简化的供油系统和传动机构模型,并将各子系统模型组合成旋翼/发动机一体化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体化系统模型对操纵量改变的动态响应以及供油系统改变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  相似文献   

12.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  相似文献   

13.
正《推进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研究生办联合指定的重要期刊。1980年创刊,月刊,内容涉及航空、航天和航海推进领域。主要刊登各类飞机、无人机、导弹、运载器和航天器的推进系统在理论研究、设计、实验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主要栏目有:综述,总体与系统,气动热力学,燃烧传热,结构强度可靠性,测试与控制,材料推进剂燃料,舰船推进,电推进和其它推进。曾4次荣获航天科技期刊一等奖,两次荣获全国科技期刊评比二等奖,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空间站各系统密封材料的使用环境及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对空间站中气动系统、推进系统和液压系统使用的密封材料进行了配方研制;重点对气动系统密封材料的环境适应性与空间卫生性给出了评估。结果表明,材料满足航天器使用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出现了用涵道风扇矢量推力系统取代常规的尾桨和尾翼的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然而,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各部件间相互作用很复杂,从理论上确定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的气动特性尚有相当难度,为了研究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气动特性,利用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试验模型,通过试验实测该系统在轴流状态的气动力及舵面偏角和设计参数对系统气动力的影响,得到了一些涵道风扇矢量推进系统所特有的气动现象,其结果可作为理论建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简要总结了国外电弧加热喷气火箭发动机研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实验研究系统的主要设备、发动机结构、零部件测量参数等,给出了实验研究的一些主要结果和结论,归纳了理论分析和数值分析的主要研究内容,并将电弧加热喷气火箭发动机气动热力学过程同化学火箭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输、试验与测试技术、轻型燃气轮机、微小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发动机软科学等。  相似文献   

18.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输、试验与测试技术、轻型燃气轮机、微小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发动机软科学等。  相似文献   

19.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输、试验与测试技术、轻型燃气轮机、微小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发动机软科学等。  相似文献   

20.
正各有关单位:中国航空学会动力分会拟于2018年第三季度召开中国航空学会第九届动力年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征文内容1.航空发动机各相关专业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进展和有关学术问题。包括:推进系统气动热力学、叶轮机、燃烧与传热传质、结构强度振动、可靠性、自动控制、机械动力传输、试验与测试技术、轻型燃气轮机、微小型发动机、火箭发动机,以及发动机软科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