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航空公司也全面开展了以飞行签派为核心的运行控制,飞行签派在航空公司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如今旅客和贸易量日愈剧增,航空器性能也越来越能适应高原地区特殊条件的运行.另一方面,由于旅客要求和航空公司的发展需要在高原地形条件下执行飞行任务.由于高原机场和高原航线具有十分恶劣的飞行条件,对于高原航线的运营,对飞行签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探讨了高原机场和航线的特点,然后分析了高原机场对飞机性能的特殊需求,以及在高原条件下对签派放行的影响.最后以高原航线成都双流机场和九寨黄龙机场为例,总结了签派放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的许多机场海拔均在2000m以上,空域复杂、气象条件多变、飞行难度大,如何保障在这些高原机场的飞行安全是所有航空公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地区高原机场的特点,就高原航线运行对航空器适航保障的特殊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我国疆域辽阔,东低西高的地形分布,使我国目前17个高原机场(其中6个高高原机场)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高原机场分为两类,一类为一般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另一类为高高原机场:海拔高度在2438米(8000英尺)及以上的机场。高原机场海拔高,大气压力低,气象条件多变,地形复杂等特点,增加了机场、航空承运人的运行管理成本和运行难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高原运行要求相关咨询通告,对比新旧版本咨询通告具体内容变化,从飞机主制造商的角度研究分析高原机场运行的基本要求和维护要求,在区分一般高原机场与高高原机场的基础上,给出民用飞机高原机场运行的需求,为飞机主制造商高原及高高原设计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高原机场的特殊环境以及大型运输机在高原机场安全起降和飞行必须满足的要求。依据大型运输机高原机场的使用特点,提出了满足高原机场使用要求的设计特点和相关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位于我国西部高原的机场,一般净空条件极差、气候复杂多变。高原航线地形复杂,航路安全高度高,航路的运行安全问题尤为突出。针对中国西部高原复杂机场及航线的特点,对飞机性能、特殊飞行操作、适航改装、机务维修进行分析及论述,对规范高原航线运行合格审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原机场和航线运行的特点 民用运输机的高原机场和航线运营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几个地区会涉及到.这些典型的地区包括:南美、中亚和中国.而中国的青藏高原无疑是所有这些地区中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  相似文献   

8.
九寨黄龙机场的新技术应用——运行条件复杂机场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寨黄龙机场是国内运行条件最复杂的机场之一,也是旅客吞吐量最大的高高原机场。在民航局的支持下,机场引进和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不仅降低了机场建设难度,改善了机场的适航性,提高了机场安全保障能力,而且还提高了机场和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益。一、机场的环境状况及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状况九寨机场地处青藏高原南麓,周围被群山环抱,并处于印度暖气流和北方  相似文献   

9.
辅助动力装置是保证飞机运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高高原机场的特殊性,分析了拉萨贡嘎机场一起APU运行故障,并就APU在高高原机场运行条件下的使用经验进行了探讨,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以"成都—稻城"航线为案例论述了高原航线的运行特点,根据航线的实际运行,提出运行控制的建议,研究表明:1)稻城机场天气报文中有17个小时为自动观测,需放行签派员与机场气象部门和场务部门联系确认发展趋势和跑道道面情况; 2)受四季气象特点的限制,推广新技术和适当增加航班备份燃油等措施对航班的签派放行和运行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3)对复杂天气的评估和一发失效及客舱释压应急处置程序是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难点; 4)签派员参加高原机场"全动模拟机"训练和高原机场航线实习,有助于提升高原航线运行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高原机场终端区飞行的特殊性和影响高原机场飞行闭环稳定性的各种不利因素,指出了在高原机场缺氧条件下对飞行员数学模型修正的必要性和修正方法.采用等效闭环系统方法分析飞机在高原机场环境下的闭环稳定性,利用该思路可以用常规的分析方法研究高原机场飞行员缺氧条件下的闭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地区修建了很多高原机场,飞机在高原机场会出现性能衰减,对飞行安全有影响。为提高高原机场起飞的安全性,首先,在分析影响高原机场飞机起飞性能因素的基础上,从外界环境的变化和飞机故障两个方面研究飞机性能降级对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的影响。其次,梳理性能降级后飞机在高原机场起飞的风险,总结高原机场起飞风险管控流程。最后,结合高原机场运行实际,制定风险管控措施,研究可知:1)飞机性能降级在高原机场安全起飞的影响更明显;2)当叠加恶劣天气后,会加深飞机性能降级的影响;3)起飞性能计算是解决飞机性能降级的重要措施;4)航空公司应制定完善的风险管控流程和措施,应对飞机性能降级后能在高原机场安全飞起,并根据实际情况持续优化流程和措施;5)做好相关运行控制团队的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为保障高原机场安全运行,提升高原机场起飞航班的有效载量,以安装鲨鳍小翼的空客A319-115执行“日喀则/和平—北京/首都”航线研究样本,分析各种因素对飞机采用需要授权的所需导航性能(RNP AR)对在日喀则机场起飞的性能影响,最后制定针对高原机场运行控制的标准化流程,为类似航线运行控制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民航的高原运行政策进行了介绍,提出了高原运行的基本方案和运行控制总纲.对成都双流和拉萨贡嘎机场的基本情况和待殊地形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成都-拉萨高原航线运行控制的特殊性,重点对航路相关问题和飘降程序进行了分析.参考A319-115飞机,在双拉航线上,以实际运行的限制因素为变量,着重对该航线发动机单发后的飘降问题和客舱释压进行了分析,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飞行校验是高高原机场安全运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校验飞机的运行与维修安全是高高原机场飞行校验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结合多年飞机维修方面的工作,以低空作业的飞行校验作业飞机为实例,对高高原机场的温度、空气压力、空气密度、地形等多方面因素对飞机飞行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高原机场的诸多因素共同影响对校验飞机的运营和安全维修...  相似文献   

16.
从航行角度浅析高原机场的建设和运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民航局对高原机场的定义,高.原机场包括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两类。一般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及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高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相对于低海拔平原地区,高原山区机场的建设和运行,有着很多的特殊性: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可用场地少,选址难度大,土石方工程量大;海拔高、空气稀薄,气象条件复杂等。诸多的特殊性客观上导致了高原机场的初建、改扩建难度上更大、建成后运行管理在人、财、物上的投入更多。这种情况在我国云、贵、川及西藏等地区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定义,高原机场包括一般高原机场和高高原机场两类.其中一般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1500米(4922英尺)以上,但低于2438米(8000英尺)的机场;而高高原机场是指海拔高度在2438米及以上的机场.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大型运输机在高原环境下的正常使用能力,现场调研了高原机场环境特点及运行条件,根据高原试飞特点及高原试飞目的,制定了具体的试飞任务方案,完成了高原试飞准备,依据既定方案分梯度开展高原试飞技术保障。结合具体型号试飞,对大型运输机高原试飞技术保障方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高原试飞技术保障可以支持大型运输机的高原试飞,可为之后相关的异地试飞保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地理上讲,海拔高度超过1500米的地方是高原;从飞机的起降包线划分,飞机在海拔高度超过2560米(8400英尺)的机场运行就需要进行特殊改装和重新审定。中国民航总局对高原机场的定义是机场标高1500米(含)~2560米的机场为一般高原机场,2560米(含)以上的机场为高高原机场。  相似文献   

20.
辛慧秋 《国际航空》2011,(10):76-77
高高原机场运行的飞机其环控系统具有一些特殊设计,为适航取证增加了难度。本文分析了国外几种机型环控系统取得高高原适航认证的案例,提出了飞机环控系统针对高高原运行的设计和适航认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