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航天》2000,(7):35-35
形状颇像南瓜的一个大气球穿越土卫六大气橘红色的、朦胧的雾霾,向这颗土星卫星的表面降去。吊挂在气球下方很远处的有效载荷上,一台台探测器正不停地对着土卫六的表面拍照。一个探头从有效载荷上伸了出去,接着从土卫六的烃类化合物海洋中舀取了“沧海一粟”。完成预定任务后,不载人的这个大气球又穿过冰冷、稠密、以氮分子为主的大气层向上飘去,并在太空边缘处把采到的样品交给在轨道上运行的一艘飞船…… 上面这段文字描写的是美国航宇局超长期气球(ULDB)项目将来实施时的一幅景象。这一项目的实施将表明,无人浮空器(也称轻…  相似文献   

2.
空天瞭望     
惠更斯成功登陆士卫六欧空局的惠更斯着陆探测器1月14日用2.5小时的时间成功穿越土卫六的大气层,降落在土卫六表面上。它所携带的6台仪器表现出色,传回了大量价值非凡的数据。今后几年,科学家们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唯一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卡西尼探测器两个传输信道中的一个发生故障,导致风速测量数据及约350张照片丢失。除了照片和天气数据,惠更斯还传回了土卫六大气层的声音信号。  相似文献   

3.
《中国航天》2004,(12):39-40
卡西尼土星探测器2004年10月26日从距土卫六1200公里处飞过,并拍摄下了迄今为止最好的土卫六照片。在其4年的探测期间,卡西尼共将45次飞越土卫六.其中有些飞越的距离将比这次更近。它还将在今年底向土卫六的表面部署惠更斯着陆探测器。卡西尼发回的清晰照片也给科学家们带来了一个很大的谜团。照片显示.  相似文献   

4.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耀  姚伟  王超  吕晓辰  马蓉 《航天器工程》2014,23(6):105-113
气球型深空探测器能够大大提高深空探测的机动能力,它不仅可以获取区域范围内的高分辨率观测数据,而且还可实现不同高度大气的原位测量。文章针对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按技术特征进行了分类,并简述了各类气球探测器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总结了各类气球探测器在金星、火星和土卫六上应用的研究现状。针对我国未来的气球型深空探测器技术发展,提出首先以火星热气球为发展方向,与地球临近空间浮空器技术的发展彼此借鉴,促进关键技术领域的技术突破等建议,可为我国未来深空探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国从1971年正式开始研制航天飞机。这种航天飞机由一个轨道器、一个外贮箱和两台固体助推器组成。近年来,为了改进航天飞机的性能,提高其有效载荷能力,使它能完成更多更复杂的任务,已提出了几种新的改进方案,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海因斯研制进展顺利欧空局已和美国航宇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一起完成了该局海因斯探测器的关键设计评审。这种探测器将在2004年落向土星最大的一颗卫星土卫六的表面,并在下降飞行过程中采集土卫六大气的数据。目前法国宇航公司作为承包商队伍的牵头单位正在完成该探测器...  相似文献   

7.
1990年底,美国空军在NASA的梅溪站对大力神4火箭的新有效载荷整流罩进行了分离与抛罩试验。有了这种新整流罩,美空军就可以用大力神4火箭发射像航天飞机所携带的那样大的有效载荷。 试验中所用的整流罩是大力神4火箭有效载荷整流罩系列中最大的一个,重4500公斤,长26.2米,直径5.1米。其内部有效载荷净空间的尺寸与航天飞机轨道器货舱大体相同。相比较而言,用于天空实验室发射的整流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工程》2017,(1):12-19
航天测绘可通过多台线阵相机立体成像、单台线阵相机姿态机动成像、面阵相机立体成像等多种体制实现。文章针对大比例尺(1∶5000~1∶2000)航天测绘任务的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降轨双线阵立体成像、双星编队立体成像等新型实现体制,从原理上分析了不同体制的技术特点,研究了不同体制对于系统设计、有效载荷、卫星平台、地面处理等环节的要求,从测绘效率、测绘精度、工程实现难度等方面对可行的体制进行了比较,可为我国大比例尺航天测绘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苏联已拨款1亿美元用于研制1994年飞往火星的两个探测器所需的试验设备。这次飞行将进入火星轨道,并使用法国制造的探测气球,把带有土壤穿透器的舱段降落在火星上。 轨道器将对火星进行遥感和大气观测。气球将提供一种地球式的气象站网络,这些气球白天在火星表面“跳动”,并利用火星温度的变化影响其跳动,晚上则停泊在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需求与军事需求的牵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因其良好的驻留能力和适用于对地观测、通信、打击的大视野和驻留高度,受到广泛关注。文章结合临近空间平流层不受云、雨、雪、雾干扰的气象特点和距离地表高度20~100 km之间的高度特征,分析了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在有效工作时间、成本、设备工作效果相对于卫星和飞机的优势,以及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在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上的参数约束和目前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具体分类。根据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的负载能力和运动特性对比当前卫星和飞机上实际应用有效载荷种类和有效载荷性能需求,对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进行了讨论。文章着重论证了合成孔径雷达(SAR)有效载荷、可见光有效载荷、红外有效载荷、通信中继有效载荷、武器有效载荷在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上的可行性和应用优势,分析了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的发展趋势,为临近空间慢速飞行器有效载荷的发展和有效载荷的应用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蓉  李勇  姚伟  范春石  宋坚 《航天器工程》2013,22(4):116-125
根据土卫六星体环境特征和科学探测任务要求,结合美国自主飞艇技术研究进展,分析阐述了深空探测飞艇覆盖范围大、驻空时间长、能源消耗少等性能特点,以及可实现未来空-天-地一体立体式精细化的探测应用,并重点讨论了土卫六自主探测飞艇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可为我国今后研制深空探测飞艇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空间短时飞行试验是指以探空火箭、气球、亚轨道重复发射工具等为主要实现手段,将待试验对象发射到一定高度,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的研究方法。对空间短时飞行试验工具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对探空火箭、气球、亚轨道重复发射工具在科学观测、新技术试验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总结和概括,以NASA飞行机会计划FOP为例,对其在有效载荷技术成熟度评估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重点阐述,结合我国空间科学探测和空间技术试验的迫切需求,对空间短时飞行试验工具在我国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13.
从轨道上返回实验结果或样品有两种可能性;1)同可返回的(地基的)有效载荷运载器一起返回;2)利用空间的轨道系统(如哥伦布舱)上的专用再入舱返回。所推荐的TAURUS返回系统可在空间站运行期间将小有效载荷(m<20kg)频繁地返回地面。本文根据OHB系统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提出了TAURUS返回方案,叙述了主要的系统部件。即有效载荷舱、弹射装置及辅助装置。根据TAURUS任务的详细分析,并考虑了可能的有效载荷和轨道力学要素,确定了TAURUS系统方案。此外,为了论证系统适应性,还讨论了该系统对轨道系统和有效载荷的可能影响。  相似文献   

14.
<正>欧空局"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上携带的"菲莱"着陆器2014年11月12日成功地在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表面上实现软着陆,成为在彗星表面上登陆的首个人造探测器。此次着陆使67P彗星成为人造探测器登陆造访的第7个天体。另6个天体分别是金星、月球、火星、土卫六以及爱神星和丝川小行星。欧空局局长多尔丹称,继成为首个进入绕彗星运行轨道的人造探测器之后,"罗塞塔"彗星探测计划现在又再次被载入  相似文献   

15.
据报道,预计苏联要研制数种型号的能源号大型运载火箭,其中最大的一种型号可将215吨有效载荷送入低地轨道。 1987年5月15日发射的第一枚能源号运载火箭包括一个芯级和4个捆绑的助推器以及一个安装在侧面的上面级,上面级装有一台姿控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未能正常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美空军为SDI计划发射大推力火箭(HLV)的要求,洛克威尔公司打算将现有航天飞机改造成无人的改进型,即将目前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和助推器原封不动地使用,而将轨道器代之以无人三角翼机(滑翔器).滑翔器同轨道器一样有三台主发动机,背部有较大的有效载荷空间,长为24.4 m.有效载荷为63094kg(轨道而度 278km,  相似文献   

17.
阿里安是三级火箭,由西欧十国投资研制,但法国起着重要的支柱作用,占总投资额的2/3.阿里安1型的地球同步轨道的有效载荷为1,700公斤.阿里安2的第三级比原型长,发动机的推力也大;阿里安3有两台捆绑式助推器;阿里安4有六种方案,以助推器的捆绑方式来区分:40—不捆绑助推器(有效载荷  相似文献   

18.
太空新航线     
《航天》2010,(9):16-17
美欧火星探测任务有效载荷选定 8月2日,美国航宇局和欧空局从19次方案中选定了“外空火星微量气体轨道器”要携带的5台科学仪器,分别是火星大气微量分子掩星光谱仪、高分辨率掩日与天底点光谱仪、外空火星气候探测仪、高分辨率立体彩色成像仪和火星大气全球成像实验设备。这标志着双方在2009年7月一次会议上达成协议的一项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启动。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海因斯行星际探测器目前正在为其7年的旅程进行最后的准备。这种着陆探测装置的探测目标将是上星最大的一颗卫星上卫六。它将对这颗卫星上古老的冰冷世界进行细致的观察,采集那里的大气和土壤样本,从而有望揭示太阳系演化初期可能存在过的生命的基本要素。海因斯是欧洲第一颗行星际探测器。它将和美国航字局的卡西尼轨道器一起飞往土星,并在ZOO4年年底在土卫六上着陆。它可望向地球发回土卫六的照片,从而增加人们对该卫星形成情况的认识。这项欧美联合计划还有望取得有关土卫六组成、大气化学活动能源。云物理、风和温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从通信卫星的一般任务出发,讨论了有效载荷的原理、组成及其技术性能;综述了有效载荷的主要设计技术;并以我国通信卫星的研制为基础,对有效载荷发展的技术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