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迎接21世纪的历史时刻,我们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专家亲切聚会,展示“数字地球”相关领域已经取得的丰硕成果,探讨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交流对“数字地球”理论、技术、应用等各方面的认识,展望“数字地球”的前景,倍感欣慰。“数字地球”既...  相似文献   

2.
董宝青 《卫星应用》2003,11(3):24-32
数字北京工程是北京市面向21世纪的战略工程,是“数字地球”在北京市的具体实现。北京市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结合现阶段“数字地球”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提出了数字北京工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总体框架,并提出了未来5年内数字北京工程的行动计划。北京市认为数字北京工程的总体框架可分为三个层次、十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代号为“33340”的行动计划。同时,北京市对数字北京工程中的信息基础设施、软环境、关键技术、组织模式、资金投入等方面进行了规划设计,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构筑数字地球促进中国和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是在‘99数字地球国际会议上的报告。论述了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中国发展数字地球的战略方针--“需求牵引、统筹规划、阶段发展、择优支持、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数字地球是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31日提出的新概念,是继“信息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理论”之后,集科学、技术和工程于一体的一项宏伟的科学体系,该文从政治、一半、技术、经济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球的背景,简单描述了数字地球的目标和关键技术,在此基础上,对“数字化战场”科学工程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周长宝  厉冬玲 《卫星应用》2000,8(2):56-58,61
数字海洋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21世纪数字海洋资源开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使命。因此必须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及其它新系统、新技术和新方法探测、监测和开发海洋。本文论述了我国海洋国土资源开发的紧迫性及新的需求,并从海洋应用出发介绍发展我国自己的卫星合成孔径雷达的设想,对我国合成孔径雷达参数及卫星轨道参数提出了要求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卫星遥感厂家数字地球公司2月21日宣布要同沙特政府组建一家合资公司,以建造至少6颗小型光学对地观测卫星,从而对其现有的大型高分辨率卫星编队形成补充。这些分辨率优于1米的小卫星拟在2018年和2019年发射。数字地球公司的沙方合作伙伴是TAQNIA航天公司和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后者已是  相似文献   

7.
李树楷 《卫星应用》2000,8(1):10-19
遥感科学及技术系统的性质和应用领域反映了其一体化集成技术体系学科的特点。遥感在认识自然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成为形式成数字地球概念的重要基础。实现数字地球又迫使遥感召懊高效自动化方向发展。该文在分析以往遥感技术系统特点和能力的基础上,认为高效、自动化技术体系的建立将在理论、技术和方法上较之以往有突破才可能,这是一种巨型科技创新工程。根据国际化就及中国国情提出了星--帆--地一体化及“定性”、“定位”、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是城市发展与竞争的世纪,要赢得经济主动权,须按照城市经营理念构筑和谐社会。本文从现象、理论、具体实践,探讨了“和谐廊坊”城市经营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0,8(1):25-32
概述了数字地球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阐述了数字地球对发观测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发展数字地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发展国数字地球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简述数字地球的涵义和特点,介绍数字地球的基本框架,并对目前数字地球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标准化建设状况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正>二、商用遥感卫星接收站布局1.美国数字地球公司接收站数字地球公司在接收站建设方面实行两种策略,既建有自己的接收站,也通过"直接接入计划(DAP)"方式出售数据接收站。自有接收站负责接收公司的QuickBird、WorldView系列和"地球之眼"(GeoEye)系列卫星数据,用于提供常规数据接收服务。DAP接收站则直接向用户出售可以接收数字地球公司卫星数据的接收站,并按固定额度收取费用。当前,数字地球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在迎接新世纪的历史时刻,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聚会北京,回眸从长城烽火到网络通讯的历史轨迹,检阅航空航天遥感、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与数字通讯网络等领域的最新成就。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世界上第一个有关“数字地球”的国际会议在北京顺利举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独具技术应用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四级递进的技能训练体系”两个方面探索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而从人才观、教学观、创新观的更新,提出了面向21世纪医疗仪器维修大专教育发展为医学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袁俊 《中国航天》2004,(3):42-44
太空战这种新的战争形态,将在21世纪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在21世纪能否拥有太空这个战略制高点,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标志。为了凭借强大的太空军事优势,实现称霸太空、攻击全球的战略目标,美国空军空间司令部于2001年1月22日至26日,在科罗拉多州以东的施里弗空军空间作战中心举行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代号为“施里弗-2001”的首次太空战演习。  相似文献   

15.
针对面向21世纪“电工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基于校园网,提出了网上电工学教学系统:“网上电工学CAI教室”、“网上虚拟电子电工实验室”、“网上电工学习题库”、“网上答疑教室”和“网上教学评估”等一些全新的方案。建立了“大电工学”模块式课程体系结构和多层次的大电工实验平台,并且利用校园网作为新教学体系的实施载体和信息传递的平台。对于开拓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日本航空宇宙技术研究所于1987年开始实施“21世纪革新航空宇宙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第一年为此拨出50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0万元).  相似文献   

17.
从分析空间科学技术的现状(特别是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卫星全球定位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发展战略研究之间的适应性入手,阐述了空间科学技术在数字地球创造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日本众议员、经济计划厅厅长近藤铁雄在美、日开发利用空间讨论会(1985.12)上倡议,在21世纪初建立太平洋航天中心,作为国际合作和航天活动的基地。根据近藤铁雄的倡议,日本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的山中龙夫于1986年5月以“21世纪航天活动与太平洋航天港”为题,提出建立包括太平洋航天港、太平洋空间城市和太平洋航天大学在内的太平洋航天中心的设想。本文由太平洋航天港研究会提供的文献所改写。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航天》2006,(1):45-45
美国数字地球公司已宣布要再造一颗高分辨率卫星,以扩大其对地成像产品的范围。新卫星称“世界观察”2,定于2008年发射。在此之前,该公司将在2006年利用德尔它火箭发射其首颗0.5米分辨率的“世界观察”1。该星现正由鲍尔宇航与技术公司建造,而“世界观察”2的建造合同也已在谈判中。两星所用的有效载荷均已开造。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计划震惊世人,21世纪美国重树奔月雄心。充满勇气和智慧的星座计划为人类再次登月量身打造,取名为希腊战神的“阿瑞斯”火箭将高耸入云,奥利安飞船力图扬长避短,登月器决心旧貌换新颜,这一切都只为了一个目标——重返月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