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构建一个能够与实际卫星导航系统长期保持时空一致的平行系统,可为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提供一个监视与评估平台。针对建设该平行系统所需的高逼真轨道计算问题,引入平行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历史精密轨道的基础上,提出高精度轨道计算与预报方法。该方法以不断更新的精密轨道作为输入,利用PID增量式算法或时变加权法进行数据平滑,使得轨道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际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卫星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卫星轨道长期保持在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2.
构建一个能够与实际卫星导航系统长期保持时空一致的平行系统,可为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提供一个监视与评估平台。针对建设该平行系统所需的高逼真轨道计算问题,引入平行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历史精密轨道的基础上,提出高精度轨道计算与预报方法。该方法以不断更新的精密轨道作为输入,利用PID增量式算法或时变加权法进行数据平滑,使得轨道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际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卫星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卫星轨道长期保持在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3.
构建一个能够与实际卫星导航系统长期保持时空一致的平行系统,可为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提供一个监视与评估平台。针对建设该平行系统所需的高逼真轨道计算问题,引入平行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历史精密轨道的基础上,提出高精度轨道计算与预报方法。该方法以不断更新的精密轨道作为输入,利用PID增量式算法或时变加权法进行数据平滑,使得轨道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际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卫星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卫星轨道长期保持在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4.
构建一个能够与实际卫星导航系统长期保持时空一致的平行系统,可为导航星座自主运行提供一个监视与评估平台。针对建设该平行系统所需的高逼真轨道计算问题,引入平行系统理论的思想,在分析历史精密轨道的基础上,提出高精度轨道计算与预报方法。该方法以不断更新的精密轨道作为输入,利用PID增量式算法或时变加权法进行数据平滑,使得轨道计算结果始终与实际系统保持高度一致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卫星轨道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卫星轨道长期保持在分米量级。  相似文献   

5.
光压摄动对卫星姿态轨道耦合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随着卫星对地测量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 对卫星轨道的精度要求也随之提高. 目前Topex, Jason-1, Jason-2等一系列海洋测地卫星的轨道计算精度已经达到厘米量级, 相应对卫星动力学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 以Topex海洋测地卫星为背景, 考虑卫星帆板有规律的运动, 将其几何形状简化为高精度轨道计算中比较通用的Boxing-Wing模型, 计算了Topex卫星的Boxing-Wing模型在轨运行中受到的太阳光压力及光压力矩. 考虑卫星姿态和轨道耦合的情况下, 计算了太阳光压力及光压力矩对Topex卫星轨道半长轴和卫星姿态的影响. 通过一个轨道周期的计算可知, 光压对卫星轨道半长轴的影响大约为9cm, 对卫星滚动角和俯仰角的影响在6°左右, 因此, 在高精度的轨道计算和姿态控制中这个影响是应该考虑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双星系统定轨原理的分析,结合卫星的动力学模型,采用联合多时刻观测系统的数据融合方法,得到了一种解算卫星轨道状态的解析方法,同时还给出了误差传递方式。该方法不需要标称轨道,计算方便。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表明,方法确实可行,且定轨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7.
星上运动部件对气象卫星姿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下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为对象,分析了有效载荷扫描镜运动和太阳翼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效载荷的正常扫描运动和太阳翼的步进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小,但有效载荷的黑体校准运动对卫星姿态的影响很大,必须进行补偿控制,否则卫星有效载荷扫描镜的指向精度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地球观测卫星轨道,由于各种干扰因素的摄动,导致轨道的不断变化。为完成卫星对地观测的飞行任务,必须采用轨道维持系统。轨道维持的方式、方法很多,本文着重探讨维持轨道的形状及橢圆长轴方位的方法,并提出一种较为简便的轨道维持方法,即沿卫星飞行方向安装两台小发动机,采用脉冲式推力,进行轨道维持。给出了小发动机工作位置,工作时制动速度的大小、方向等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一组长寿命、近地、近圆太阳同步轨道的摄动量及轨道维持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
一个称为“内卫星”的验证质量块位于外卫星的内部空腔中,不与外卫星接触而自由飞行,由于外卫星的屏蔽,其不受大气阻力、太阳光压等干扰作用,沿着纯引力轨道飞行。外卫星会对内卫星产生万有引力作用,是内卫星纯引力轨道的主要残余干扰。根据卫星相对运动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万有引力干扰对内卫星纯引力轨道影响的分析模型;基于将外卫星绕轨道面法向旋转以调制万有引力的策略,建立了外卫星自旋对万有引力干扰影响的抑制模型。以内编队纯引力飞行系统为例,对比计算了外卫星有无自旋时万有引力干扰对内卫星纯引力轨道的影响。基于模型的分析表明,外卫星自旋能够显著抑制万有引力干扰对内卫星纯引力轨道的长期影响;实例计算表明,万有引力干扰的天长期影响能够降低5~7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卫星在轨太阳辐射热流计算过程中计算参数多,计算过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在分析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之间空间几何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计算坐标系,在计算坐标系中对卫星、地球和太阳的位置进行了重新规定,并在此坐标系中推导了卫星太阳辐射热流的计算公式。运用此方法对卫星太阳辐射热流进行分析求解时,轨道参数之间的空间角度关系更为简单,仅需对7个主要参数进行计算,与传统方法相比较计算量减少了约2/3。  相似文献   

11.
卫星轨道保持的一类控制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球赤道静止卫星希望其定点位置固定不变 ;采用轨迹重复的近地轨道的对地遥感卫星 ,需要具有固定的地面轨迹位置 ;如果这类遥感卫星还同时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则还要求降交点地方平太阳时固定不变。上述这三种情况虽然其物理机制各不相同 ,但其变化及控制过程可以抽象出一种共同的模型。文章首先给出这个统一的模型并对其进行讨论 ,然后将结果应用到所述的三种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2.
利用频谱分析方法,对静止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在轨调焦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判断,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时所发遥控命令的调整方向和步长等,避免了单向调出焦距极限位置时,对辐射计造成永久性损坏。文章首次提出的二维频谱法,即使在图像定位精度不高的情况下仍然适用,可以得出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The Earth Radiation Budget Experiment (ERBE) consists of radiometers on a dedicated spacecraft in a 57° inclination orbit, which has a precessional period of 2 months, and on two NOAA operational meteorological spacecraft in near polar orbits. The radiometers include scanning narrow field-of-view (FOV) and nadir-looking wide and medium FOV radiometers covering the ranges 0.2 to 5 μm and 5 to 50 μm and a solar monitoring channel.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validation procedur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Each of the radiometer channels underwent extensive ground calibration, and the instrument packages include in-flight calibration facilities which, to date, show negligible changes of the instruments in orbit, except for gradual degradation of the suprasil dome of the shortwave wide FOV (about 4% per year). Measurements of the solar constant by the solar monitors, wide FOV, and medium FOV radiometers of two spacecraft agree to a fraction of a percent. Intercomparisons of the wide and medium FOV radiometers with the scanning radiometers show agreement of 1 to 4%. The multiple ERBE satellites are acquiring the first global measurements of regional scale diurnal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radiation budget. These diurnal variations are verified by comparison with high temporal resolution geostationary satellite data.  相似文献   

14.
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气象卫星扫描辐射计的辐射定标。包括卫星发射前的地面定标,飞行中的星上定标及星地对比定标。指出飞行中的可见光波段的定标至今还未能投入业务使用,仍处于研究阶段,而静止气象卫星的飞行中定标,无论红外或是可见光波段只能做到相对定标。为解决绝对定标问题,必须寻求星体外的客观目标作为定标源。采用这一途径,即使星上定标设备失效,也不致影响卫星数据的使用。  相似文献   

15.
精密GPS卫星钟差的改正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分析了GPS卫生钟差的变化特性,探讨了利用GPS地面跟踪站的观测数据估算GPS卫星钟差的可行性,建立了相应的算法和软件系统,并把由地面跟踪站的实测数据估算的卫星钟差用于星载GPS定轨计算,得到优于1m的定轨精度。  相似文献   

16.
近地球赤道面轨道上磁性刚体卫星的混沌运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地球磁场中非自旋磁性刚体卫星在近赤道平面圆轨道上平面天平动的混沌问题.利用Melnikov方法预测出现混沌的可能性并数值验证混沌的存在性.研究表明地球磁场的周期扰动能引起卫星的混沌运动,扰动增大则混沌加强.   相似文献   

17.
The analysis of satellite solar power station (SSPS) is carried out for some specified locations (Delhi, Mumbai, Kolkata and Bengaluru) in India and consequent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is evaluated for 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 (GEO) based SSPS, low earth orbit (LEO) based SSPS and Molniya (quasi geostationary) orbit based SSPS for sites located at different latitudes. The analysis of power; received energy over a year and weight of the rectenna array for the same beam intensity showed varied results for Molniya orbit based SSPS, LEO based SSPS and GEO based SSPS. The power delivered by the LEO SSPS was highest which indicated that this SSPS may be efficient for the short term power requirement. However, it is observed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energy received over a year that the GEO based system is suitable for base load power plant as it is capable of delivering constant energy through out a year. Further, the weight of the rectenna and hence the space required for ground station for same power output is smallest for Molniya orbit based system for a range of rectenna array radius considered. It is thus envisaged that the Molniya orbit based system would be a better choice for commercial use of SSPS. These findings may help for judicious selection of satellite orbit and ground station location for placing the satellite for SSPS for various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对同步轨道自旋稳定卫星提出了一种 32列圆柱阵的电子消旋天线。该天线每列有 4个辐射单元 ,通过开关矩阵和数字可变功分器 ,对相邻五列阵顺序馈电形成覆球波束 ,在 0°~ 360°范围内周向扫描。利用星载地球敏感器输出脉冲作为角度参考 ,通过控制软件实现自主消旋 ,并获得了周向约 1 6°的波束跃度和电平起伏小于 1dB的平稳消旋结果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目前通过星上配置敏感器进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自主轨道估计的问题,利用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测量信息进行轨道估计.根据地球静止轨道的特点,结合Hill方程,利用太阳敏感器和红外地球敏感器的测量信息以及轨道的摄动特性,建立导航系统的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数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估计出卫星的经度漂移,是一种可行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自主导航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卫星摄影系统象移补偿速高比计算。从飞机上拍摄地面景物时,象移补偿速高此中的速度为地面相对飞机的速度,通常称为地速。但是,从卫星上拍摄地面照片时,如果把速高比中的速度取为地面相对于卫星的速度,则会导出谬误。为此,作者对速高比的定义进行了推广,对于这种拓广的速高比定义,也能适用于从飞机上拍摄地面景物的速高比计算。本文在推导公式过程中,把地球视为旋转椭球体,卫星轨道为椭圆轨道,导出了计算星下点速度和速高比的公式。最后与把地球视为正球体,忽略轨道偏心率的计算结果相比较,速高比的相对误差不超过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