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了提高航空器的安全性能,需量化飞参预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预测模型的置信度评价流程。针对航空器导航系统中的飞参数据,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开发预测算法,对选定的飞参数据进行预处理和训练,实现高精度的目标飞参预测。综合考虑了模型搭建中的认知不确定性和数据层面的偶然不确定性,采用模型集成的方法来捕获认知不确定性,通过双头网络捕获数据中的偶然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构建多源不确定性模型,实现了飞参预测模型的置信度评价。经过试验测试,在正常飞参数据中植入噪声模拟实际工况的不确定性,结果显示所提置信度评价方法能有效地表示飞参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航空器飞行决策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飞参数据是调查飞行事故的重要依据,在飞机研制/试飞、训练、状态监控、视情维修等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飞参数据记录系统的发展,飞参数据的应用前途广阔。因此,深入挖掘飞参的应用价值,对确保飞行安全、提高部队战斗力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外飞参应用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对试飞阶段5种可靠性时间信息采集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比较得出,飞参数据发掘是可靠性时间信息采集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基于飞参数据的可靠性时间信息采集方法中,可靠性时间特征参数选取和关联规则的制定是关键技术,对于数据的准确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基于某型飞机,给出了基于飞参数据的可靠性时间信息采集流程和数据处理软件,证明了基于飞参数据的可靠性时间信息采集方法在型号评估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飞参数据的典型选取问题是单机寿命监控以及飞行品质分析中压缩数据的储存空间关键。针对飞参数据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ELM极限学习机的飞参数据选取的模型。利用极限学习机ELM神经网络、文化基因算法MAS优化的方式,克服了算法中存在早熟收敛和局部极小的问题。实现了对飞机不同部位载荷自适应选取不同飞行参数的效果,有效获得评估出飞参数据的重要度。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ELM-M模型比传统选取飞参模型的精度得到了极大提高,泛化能力增强,说明了方法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王强 《航空计算技术》2009,39(5):118-121
以JR-260型航模直升机为研究对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开发一套微型组合导航与控制系统。系统硬件采用了组合导航系统MNAV100CA和嵌入式飞行控制计算机Stargate,集成了固态的加速度计、角速率传感器、磁航向计、大气机和GPS接收机,以及R/C接收机脉位调制(PPM)航模舵机接口。软件设计采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和状态监视方法实现了导航系统设计,基于实时Linux线程机制编制了航模舵机的驱动程序,以802.11b无线网络实现空中飞参信号的实时下传,并在便携式地面站上实现了实时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6.
某型飞机在使用维护过程中,FC-03A飞参系统的保险经常烧断,严重影响了飞参系统的正常工作。本文通过对飞参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针对保险烧断的故障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飞参数据处理系统大多缺乏快速处理能力,分析智能化程度较低,导致机务维修保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分析和判读,效率较低.本文在依据现有推理机模块的基础上,探究基于规则的飞参快速处理判据的编制方法,辅助数据分析人员快速处理数据,有效减轻飞参数据判读人员工作量,提升工作效率,提高飞参处理系统发现故障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人工判读飞参数据效率低且易出现误判和漏判的不良状况,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稀疏自动编码器(Sparse auto-encoder,SAE)的飞参数据异常检测方法。首先构建了SAE的基本框架,然后以滑动窗口的形式生成训练样本。其次,用正常样本并结合BP算法对整个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以得到相应的正常样本重构误差分布阈值。最后,根据测试样本的重构误差对飞参数据中的典型异常进行检测。实验证明,该方法可在样本不平衡的情况下,仅利用正常样本构建参数空间,并得到正常样本重构误差分布门限,准确检测出飞参数据中的异常,实现飞参数据机器判读。  相似文献   

9.
在深入分析总结国内飞参使用现状、不足和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飞参在飞行训练、事故分析、故障诊断等方面的关键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飞参记录仪工作中存在数据缺损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复合神经网络(CNN)对缺失数据估计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可以有效地解决飞参缺损数据的问题,并且能够提高飞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高增益,全权限数字电传操纵系统飞行试验的需要,利用已研制成功的多台地面飞行模拟器和BW-1纵向,IFSTA三自由度空中飞行模拟试验机,模型自由飞研究以及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机载数据采集记录和地面实时监控系统等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了电传飞机的飞行品质和飞控稳定性等问题的研究,包括试飞输入设计,电传飞机飞行品质,电传飞控系统稳定裕度等。最后,提出了对下一代飞机飞行力学和飞行控制方面需要研究的试飞  相似文献   

12.
针对民用飞机仪表着陆系统(ILS)航向道信标(LOC)接收功能试飞中机载LOC接收功能定量评估存在困难的问题,通过对LOC基本工作原理和机场LOC地面台信号的分析,并结合机场LOC地面台的飞行校验方法和校验结果,将试飞使用跑道LOC地面台本身存在的误差以及飞行校验的设备误差纳入考量,结合民用飞机机载LOC系统试飞科目的试飞方法和试飞内容,以相应系统规范的精度要求为依据,分为“飞机沿航向道飞行”和“飞机与航向道成夹角飞行”两种情况,制定出了一套现实可行的机载LOC接收功能定量评估方法。此外,用实际的试飞数据验证了该套方法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可作为目前国内仅作定性评估的有力补充和支撑,并且可为类似的系统提供定量功能评估思路、方法及验证路径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航天器控制语言的东三平台卫星遥控作业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东三平台卫星的飞行任务要求,分析了地面测控系统和卫星飞行程序,提出了遥控作业的数据接口及设计原则,并通过作业例程验证了该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设计的系列遥控作业目前已应用在东三平台卫星的测控工程中。  相似文献   

14.
航班地面保障是机场运行的重要环节,为了提升航班地面保障效率,针对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流程构建AOE 网,通过该机场A-CDM 系统记录的航班节点数据求出该机场航班地面保障作业的“关键路径”。通过对关键路径上可压缩工序的分析,对该机场的地面保障作业流程进行优化。以我国西南地区某机场航班地面保障的实际数据为基础,剔除不可抗力造成的不正常数据,分别计算保障流程优化前后的航班过站时间。结果表明:在33 组航班数据中,该机场使用AOE 网络优化后的保障作业流程比优化前平均减少地面保障作业时长6.1 分钟/架次,说明通过合理地优化航班地面保障进程,可以有效提高机场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The 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FAA) is currently upgrading secondary surveillance radars with systems which will have an integral data link capability, the Mode Select (Mode S) beacon system. These new systems will allow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s between ground systems (e.g., weather databases and Air Traffic Control (ATC) systems) and aircraft that are equipped with data link compatible Mode S transponders and suitable display and input devices. Initial data link services include both weather information and ATC advisories. The MITRE Corporation* is developing an in-house capability to perform end-to-end operational evaluation of data link services. Initially, a low-cost, portable pilot position man-machine interface is being developed for use in general aviation operations. The objective is to explore operational issues in laboratory and limited flight test environments, and to demonstrate these services on a data link I/O device, a laptop portable personal computer (PC) with touch panel. A group of pilots will bench test the interface design, and the results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design used in flight test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ject's objectives and results to date, including implementation details and pilot test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军用飞机的航空电子系统在飞机飞行过程中所产生和使用的飞行数据因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往往容易被窃取,甚至在危急时只能以毁掉数据存储卡里珍贵的数据为代价来保密。本文分析了几种密码算法的原理及其脆弱性,提出了一种综合运用对称密码技术和非对称密码技术来对飞行数据进行加密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民用飞机甚高频通信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进行可靠的空地、空空通信,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简称VHF)通信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航空通信方式,VHF通信系统通过与机上音频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外部的语音通信,通过与机上数据链系统交联实现飞机与地面的数据链通信。如何确保民用飞机VHF通信系统可靠、稳定地工作,一直是型号设计和适航部门关注的重点,也是型号设计的难点。首先从VHF通信系统的功能定义出发,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而提出了VHF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最后重点阐述了VHF通信系统的机上设计要求以及系统功能验证过程,对型号设计和工程排故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发动机飞行试验台进气扰流装置由一组安装在被试发动机吊舱进气道内的插板组成,通过安装不同数量的插板可以在被试发动机进口造成10%~60%的6种堵塞比。通过采用在发动机飞行台试验吊舱进气道上安装进气扰流装置对被试发动机进行逼喘试验,探讨了飞行台发动机插板逼喘试验的试验程序和方法。为进行被试发动机空中插板逼喘试验,测量被试发动机进口流场压力分布,对发动机飞行台试验吊舱的过渡段壁面加装了静压座,并安装了总压测量耙,对被试发动机进口的总压、静压及动态压力进行测量.在试验过程中,首先进行均匀流场地面试验,获得均匀来流下被试发动机进口总压流场,然后再安装30%、40%及50%的插板进行被试发动机地面逼喘试验,最后安装40%的插板进行被试发动机空中逼喘试验。研究了在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台上采用插板方式进行逼喘试验的方法,包括试验设备、测试方法、试验程序,并对地面和空中试验的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无人机数据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无人机及其数据链,重点对无人机数据链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为地面试验和空中飞行两个阶段。在地面试验阶段,提出了一种研究数据链性能的方法和两个测试指标,初步了解了地面操纵性能;在空中飞行阶段,着重分析了数据链受干扰情况下对地面操纵的影响及一些应对策略,评价了地面遥控状态下的飞行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设计了一种第一视角飞行模式,同时观察图像与导航数据来控制无人机飞行并实现着陆.第一视角飞行是一种基于无人机上加装无线图像传输设备,在地面看屏幕操控无人机的操作模式.无人机操纵员通过观察前视探测器拍摄的图像和导航数据控制遥控器,地面控制站捕捉遥控器的输出信号并把该信号通过数据链传至机载飞控系统,从而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该飞行模式的实现,提高了无人机飞行的机动性,突破了小型无人机只能在本场着陆的限制,使无人机可以在远离本场情况下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