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全国第一座智能型旅客登机桥已于6月正式落户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LTQ-2000Y智能旅客登机桥采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图像自动寻找技术、液压自动调平技术、液压负荷传感技术、电液比例控制的差速转向技术等先进技术、使登机桥产品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LTQ-2000Y型智能旅客登机桥  相似文献   

2.
《航空港》2011,(5):58-59
黄果树奇石馆于2010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奇石馆总面积5800平方米,藏馆以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主线,由:"远古沧桑"馆、"雅韵天成"馆、"梦幻晶花"馆三部分组成。贵州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是一个多山的内陆省份,各种类型的高原山地占全省总面积的87%,平均海拔1100米,最大落差2763米。由于常年雨量充沛,因而造就了类型奇特、多彩多姿、极富观赏性的奇石,被誉为"神秘的奇石王国"。贵州还有"古生物化石王国"之称。1939年,古生物、地质学家许德佑、陈康、马以思等在贵州关岭、晴隆、盘县等地进行  相似文献   

3.
陆空通话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空中交通管制(ATC)中,陆空无线电通话语言有如一座看不见的桥梁,联系着空中和地面,使机组与空中交通管制员之间的指令信息传递与交流得以顺畅地进行。“桥”的通畅度直接与飞行安全、正点、有序及高效相关联。在运用无线电通话语言时,如不注意掌握其内在规律,忽略其语言特点,把握不住通话程序,就会造成通话障碍,影响管制指令的传递和执行,威胁飞行安全。本文所述是飞行员与  相似文献   

4.
我厂有一台三吨蒸汽模锻锤,由于长期使用,砧座产生疲劳裂纹,需更换。但因砧座重量大,楔铁紧固,很难拆卸。在拆卸2号砧座时,我们甚至用10吨吊车横吊一根直径300毫米,长2米多的钢棒,靠八、九个人使其往复冲击,也未能见效。后来,我们将液态氧(用  相似文献   

5.
印度尼西亚飞机工业有限公司(IPTN)已确定了新的100座级支线喷气机N-2130的3种初步设计方案,该机计划于2006年印尼航展时交付。IPTN目前已放慢研究进程,并准备在1997年初步设计开始前继续进行市场分析,预计到2003年完成。目前的设计是,基准型N-2130将是100座的,翼展长28.5米、机长29.1米、机身直径9.1米的双发喷气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49吨,最  相似文献   

6.
九寨/黄龙机场位于青藏高原东缘,岷山南坡,岷江源头,是我国旅游航班量最多的三大高高原机场之一,可满足B-737、B-757、A-319、A-320等机型的起降要求。该机场距九寨沟景区88千米,距黄龙景区54千米,在松潘县县城东北直线距离约24千米。机场建于红星岩西北一连续的山腰上,海拔高度3447米,机场北侧是一个逐渐展开的缓坡,东侧、西侧和北侧均有山谷或沟壑(沟深500米,宽2000米),机场南侧多山,50千米半径内有高山57座,位于机场东南东7千米处的红星岩顶海拔5003米,机场东南25千米处的岷山主峰雪宝顶海拔5588米。由于地形复杂,海拔较高,因此该机场区域既有山地气象特征,又有高原气象特征。  相似文献   

7.
赵鹏 《国际航空》2006,(1):54-55
笔者在参加2005年莫斯科国际航展期间,会晤了RRJ项目的销售总监佩多夫(Michael V.Petrov)先生,他详细介绍了这种基于安全、舒适、可靠、可操作性、维护简单以及绿色环保等全新概念的支线喷气客机,如采用全系统电传侧杆操纵,静暗驾驶舱,玻璃座舱等.RRJ飞机包括60座、75座和95座布局,分为基本型和远程型.其中95座基本型的设计起飞全重为45.88吨,航程4 590千米,巡航最大高度10200米,最大巡航速度为马赫数0.78.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的地面培训系统坐落在成都市以北广汉市,占地面积约400000米~2,两幢全新的教学大楼可同时容纳3000名学生上课,有两个4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两个游泳池及其设施齐全的航空体育器械,目前正在新建一座室内体育馆。它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员地面培训系统。  相似文献   

9.
图片消息     
由于国防预算紧缩和已有同种功能的设备,兰利的这座运行了64年之久的30英尺×60英尺(10米×20米)的全尺寸风洞已于10月底关闭。这座在1945年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风洞,在30年代及二战期间,曾为美国航空航天新产品研制作了大量试验工作。1976年经改建后,主要从事10~20%缩比模型的自由飞气动力试验。其关闭后,大部分自由飞试验工作将转到兰利的14英尺×22英尺(4米×7米)的风洞内进行。目前,NASA还不计划拆除这座关闭的风洞。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一个私营空间公司的首脑迈斯·拜吉尔设计了一座在太空修建的制药厂,美国宇航局宣布在八十年代末期将协助此项计划实现。这座太空工厂有两个车间,每个宽四点五米,长十点五米,每个车间仅有两名工作人员,主要操作程序都由电脑控制,生产所需的电力由两组巨型太阳能电池供给。工作人员一年顶多进车间两三次,任务是搬运原料,检修设备,以及把制好的药品带回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